APP下载

粉黛巧妆:东西方女性妆容审美差异对比研究

2020-12-14林升栋罗予欣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底妆妆容化妆

林升栋,罗予欣,罗 睿

(1.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2. 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妆容能够改变人的自然样貌,构造出特定的风格特征,用非言语的形式传递出一定的信息,塑造出一个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的、更完美的自我形象。早期文明中,古埃及妇女用研磨铜绿和孔雀石形成的细粉来装饰眼周,用各色的花提炼出的颜料涂抹身体,化妆就这样出现了[1]。在后来的千百年中,妆容艺术不断发展进化,满足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想象。进入现代社会后,对颜值的看重有增无减,化妆变得不可或缺,甚至出现了女性出门不化妆等于裸奔的说法。汉斯·贝尔廷认为脸更像一个舞台,人们为自己带上不同的面具,反映着社会的期许。如果说人们想通过涂脂抹粉来使肌肤焕发光彩,那么面具在私人领域便是始终存在的,通过化妆能制造出一种人造美感[2]。不同的妆容隐含着不同社会的审美取向。

妆容审美在不同文化中有各自的特色,东西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以原定于2020年年初上映的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为例,电影宣传照中刘亦菲的妆容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从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来看,国内网民普遍对迪斯尼版木兰的妆容持消极评价,而在西方主流媒体上,这一妆容形象却大获好评。从外貌看,刘亦菲本人脸型比较圆润,同时嘴唇也比较饱满。在迪斯尼的形象塑造中,刘亦菲颧骨和面部结构更加突出,阴影感较重,眉毛粗且有钝感,肤色为小麦色肌底,反映了西方审美视角下的木兰妆容(图1)。相形之下,由国内知名摄影师柳宗源为刘亦菲拍摄的一组“花木兰”主题的杂志写真,则呈现出符合东方审美的木兰妆容特色:底妆更加白净清透,眉形平直,也不强调脸颊的阴影和颧骨的突出,整个妆面干净无暇,透出一股东方女侠的刚柔并济感(图2)。

1 东西方女性面部妆容的差异考察

图1 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宣传照

图2 柳宗源的“木兰”主题杂志写真

本文以油管和B站上的热门美妆视频为例,比较东西方女性面部化妆的不同。具体视频如下:(1)油管博主“It’s Jcnana 蒨蒨”拥有29.9万订阅量,在视频《Asian vs Western Makeup(亚洲vs欧美妆容)》中,她具体介绍了当下较为流行的东西方典型妆容的差别。她在中国台湾长大,现居住在北美,熟悉两种文化下面部化妆的不同特点。视频中她把自己的左脸化成东方妆,右脸化成西方妆(图3)。(2)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新加坡网红博主MONGABONG拥有8.91万订阅量,她在油管推出了一系列美妆教学视频,在视频《Korean Makeup vs American Makeup Tutorial(韩妆vs 美妆指导课)》中对韩美化妆方法进了比较。她也把自己左脸化成韩国妆,右脸化成美国妆(图4)。(3)B站博主“方方FANTASIA” 有18.2万粉丝,是B站知名时尚UP主,经常参加各种变装活动,且对欧美妆容颇有心得。他在视频《中国VS美国化妆大对决,欧美妆真的适合中国人吗?》中对中美化妆进行了对比。他也把自己左脸化成中国妆,右脸化成美国妆(图5)。(4)油管的As/Is是Buzzfeed旗下的一个视频频道,共有超过1080万的订阅量,内容覆盖美丽、时尚、女性经验和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在视频《American Makeup vs Korean Makeup(美国vs韩国妆容)》中通过左右脸对美韩妆进行了对比(图6)。(5)油管的UNPA TV是韩国人推出的一个视频频道,内容覆盖化妆、美妆经验、护肤等方面,视频《What happens when Korean teens and Western teens SWAP their makeup styles?(当韩国青少年和西方青少年交换她们的化装风格,会发生什么?)》的播放量超过125万次,节目对两名韩国学生和两名西方学生进行了美妆方面的采访,并让她们进行妆容互换(图7)。

通过这5个视频的详细比较,可总结出东西方妆容存在以下差异。

图3 蒨蒨脸部的东(左)西(右)妆容图

图4 MONGABONG的脸部韩(左)美(右)妆容图

图5 方方FANTASIA脸部中(左)美(右)妆容图

图6 As/Is中女模特脸部美(左)韩(右)妆容图

图7 两位韩国学生(上排)的西方妆和两位西方学生(下排)的韩国妆

(1)东方妆容的底妆更水润和自然,更追求皮肤的光泽和透亮的效果,遮瑕也较为轻薄;但西方妆容的底色则比较深,强调小麦肤色和阳光晒过之后的健康感,妆感比较强,且以哑光底妆居多。东方妆容并不过分强调轮廓分明,也不过分修容;反观西方女性,她们将修容、高光、阴影视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并把高光涂在脸部突出的位置,如颧骨、眉毛下方、鼻梁、内眼角等部位,并在额头和脸颊处强调阴影,以体现面部的轮廓感和立体感。

(2)东方女性更偏爱平缓且自然的眉毛,化妆时顺应自然的眉形,以塑造一种年轻、无辜的妆效;西方女性更喜欢轮廓分明的拱形眉毛,眉形线条饱满、粗犷、卷曲、棱角分明,眉形往往比较挑,也更具视觉冲击力,这样使人看起来更加性感和成熟。对眉形的不同处理大概是与欧美女性的脸型更加有轮廓,而亚洲女性脸部线条比较柔和有关。

(3)眼影方面,东方女生喜欢粉色、珊瑚色系的亮色眼影;而西方女生则喜欢化大胆的烟熏妆或者浓烈的猫眼妆,所用颜色以暗色居多。在眼线方面,东方女生选择的眼线是比较自然的上翘型眼线,化妆时往往沿眼睫毛深处向外延伸;而西方女生的眼妆则更粗更黑。在睫毛方面,东方妆容所使用的往往是轻盈、自然卷的睫毛;但西方使用厚重的假睫毛是非常普遍的。

(4)东方女性的唇妆往往顺应自身的唇形,喜欢用明亮的粉色、珊瑚色或红色点缀嘴唇,并营造一种渐变的效果,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妙龄少女般的甜美感;西方女性则喜欢先用裸色唇线笔勾勒唇部,然后涂上哑光质地的裸色口红以突出性感丰满的嘴唇,以此打造出更为成熟的妆感。

2 东西方妆容的整体风格比较

本文认为,东西方妆容的整体风格差异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2.1 塑形与传神

西方的妆容往往会有很重的阴影,在贴合面部骨骼构造的同时,更强调立体感,这与东方妆容中用阴影来修饰面庞有较大不同。西方妆容非常注重对眉、眼、鼻、嘴等部位边缘的勾勒,并使用鲜明的色彩,这使得西方的面部妆容看上去像是一件棱角分明的艺术品。

东方的妆容则偏向于整体意境的塑造。相比于西方,东方的妆容更强调一种以少胜多的留白感,用含蓄的方式为观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并传达出一定的情绪。美妆博主易烫YCC以一期专题视频介绍妆容的留白感,她认为留白妆容的关键在于皮相干净,五官量感(存在感)和脸部留白相比相对较轻,修容、腮红、高光不抢镜,只是让骨相看起来更加协调,整体妆容拥有点睛色,其他妆容的明亮度则相对降低。操作要点是:将脸塑造成干净的白宣纸;用同色系或亮色粉底液提亮面部凹陷处,使面中扁平以承接光线;眼线和睫毛保持清新、清爽、干净,不要刻意放大双眼太多;眉形不定,但是要有虚实和深浅的层次,要有深色和淡色区。在这样的妆容塑造下,面部会显得较有故事感,即使在不做大表情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传达情绪的效果(图8)。

2.2 性感成熟与可爱柔弱

西方女性的眼妆往往比东方女性的眼妆更上挑,尤其以向上飞扬的眼线和眼影为特征,就效果而言,向上飞扬的眼妆整体呈现出的是一种风情万种的妩媚。就像博主Mongabong所说,她的美式妆容会采用液体眼线笔画出猫一样的眼线,这会更性感迷人。在唇妆方面,西方女性更喜欢表现出嘴唇的丰满,这给人以想要亲吻的冲动。

图8 留白电影脸

与此相比,东方女性的外眼线则内敛许多,Mongabong在对东方妆容进行描述时,会偏好采用“可爱”“甜美”等词汇。她说东方妆容的眼线往往只是微微勾勒,甚至是“向下微垂”,这种微垂的眼妆以及偏红色的眼影呈现出的是一种清纯无辜的可爱动人形象,如同女子落泪后楚楚可怜的样子,给人以想要保护的冲动。在唇妆方面,她以一度大火的咬唇妆为例,说明东方的唇妆呈现出的更像是少女害羞时轻咬嘴唇的娇羞和柔弱。

2.3 大胆表露与趋同呈现

在B站搜索“美妆”词条后,出现得较多的是“日常妆教学”类视频,创意美妆类视频则较少见。而在油管搜索“makeup”词条后,创意美妆类视频出现较多,其中不乏James Charles、Jeffreestar等创意美妆类博主的视频,这类博主主页的妆容都很大胆夸张且色彩多样。

在东方美妆视频中,博主的化妆手法比较一致,呈现出的妆感相似度和重合度也很高,虽然西方也有比较固定化的化妆手法,但视频中的博主对颜色的使用更加大胆,呈现出的妆容也更加多样。这一点也可以从品牌方的彩妆销量得到佐证,比如东方眼影中的大地色系十分受欢迎,因为这被认为是永远不会出错的一种类型;但在西方,品牌方在市场上投放的彩妆类型往往颜色多样,且大胆夸张,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彩妆的多样化需要(图9和10)。

3 东西方妆容审美取向不同的原因

3.1 艺术欣赏的两种视角

图9 Colorpop英文官网眼影宣传图

图10 Colorpop中文官网眼影宣传图

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以裸体艺术为切入点,询问“为什么西方艺术中裸体随处可见,中国艺术中却鲜有裸体?”于连认为,在西方,裸体所象征的是逼人正视的本质性,是理性和纯粹的代表,通过裸体,人重得本质;而中国的绘画既画模糊与流动,也画变动,不受形式的局限[3]。西方人以几何、三角、色彩、透视学的眼睛去看自然,追寻它的精微而具体的演变与构造,中国人则把自然看作由阴阳、虚实的明暗起伏所构成的节奏化空间并感受其总体的、超具体的律动。如果用东西方的绘画艺术理论来观照东西方的妆容,会发现立体而精细的欧美妆容与西方代表性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轻盈透亮的亚洲妆容则暗含了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东方画派的一些特点。

油画对造型的刻画建立在严谨的绘画科学理论之上,素描理论、绘画透视学、艺用解剖学等理论是油画创作的基础。为了刻画出最真实立体的“照片式”人物形象,油画往往运用焦点透视法,在描绘的过程中注重人体骨骼的生长方向以及身体亮面与暗面的对比。欧美妆容与此类似。西方人骨骼相对突出,颧骨更高,眉骨更突出。西方女性化妆时会沿着颧骨生长方向打阴影,画出更加高挑浓烈的眉毛,塑造出与面部骨骼构造更加贴合、更符合正面第一视角的妆容。

而水墨画的表达更为含蓄,轻薄的宣纸难以承受西方画派的厚重颜料,且墨汁本身也无法通过反复涂抹来塑造质感,因此水墨画始终延续着以线条为主、色彩薄弱的型塑方式。工具本身的局限也造成了认识论的不同,着眼于线条造型的画法使得水墨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理论和形式——抛弃了严谨的明暗、结构和色彩,转而选择散点透视、晕染等技巧来表达意境;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每一笔的轻重和起落转折都有明确的意图,却又不仅仅是表达形体结构,而是更重在画家情绪的传达。同样地,东方妆容在塑造上也更偏向于散点透视所传递出的平衡感,整个妆容通常不会在某一个局部有极其抢眼的表达,而更倾向于通过各个部分的配合,达到整体化的和谐。在色彩的运用上,东方妆容也显得更为克制和含蓄。相较于欧美妆容,东方妆容有更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表达,如打在眼底的闪粉,画出的卧蚕,顺着眼尾自然下垂的眼线,刻意塑造的咬唇妆等,这些细节不仅仅是对面部结构的勾勒与修饰,更是在试图传递本人温柔可爱的内在气质。

西方的美是客观精准而理性纯粹的,艺术家以最本质化的、直视的、解剖式的形态来表现画面的情感,以形传神;东方文化欣赏的则是一种模糊而流动的美,如同用线条勾勒自然形态的山水,欣赏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意境,重“神”而不重“形”,展现的是一种非再现的、延宕的、超越了客观真实而展现主观情绪的努力。

3.2 男性眼光下的不同迎合

女为悦己者容,妆扮艺术实际上还含有对男性眼光的迎合。具体来看,西方女性的妆容中,上翘的眼线、丰满的嘴唇都给人以性感、外放、成熟的感知,西方往往以“盈”为美,凸显性感。东方的妆容比较内敛、含蓄,以“缺”为美。唐朝时期曾流行女子描画伤痕,女子以此来“示弱”,以柔弱之美赢得男性的怜恤。

古希腊时期之后,西方将性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提倡一种轻松愉快的给人带来肉体和精神享受的性观念和性活动方式,认为性就像游戏和运动一样平常。反观古代中国,长期以来便不鼓励暴露性的特征,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形体等方面,都表现出对性的回避。不同的社会氛围造就了东西方对性的不同态度——与西方直接的方式相比,中国更倾向使用娴静、端庄、文雅等具有羞涩含意的语言符号含蓄地表达性。

这种区别也体现在中西方的艺术作品中,恩格斯曾总结说:“性爱,在最近八百年间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旋转的轴心了”。而同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一直在回避着性爱的话题,许良光也曾表示说:“除了色情作品,性爱几乎绝迹于一切中国艺术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性观念一直是压抑和克制的,与西方“从不避讳对爱情的歌颂和性的追求”反差明显[4]。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中,性感并不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贬义词,女性也不会因大胆地追求性感而受到批判,因此,西方女性更敢于凸显自己“性的诱惑”,比如丰满的嘴唇等;而在东方的文化中,性感一词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正统社会的认可,女性也不会将自己性感的一面展示于公开场合。此外,传统的东方社会认为女性应该是柔弱而乖顺的,受此影响,东方的妆容不似西方那样强调成熟艳丽,而更强调柔美可爱。

3.3 社会规训的不同程度

在东方,社会的规训压抑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女性在趋同的心理下会放弃自己的个性。体现在妆容上,女性对妆容的修饰需要掌握好尺度。而在西方,女性受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更习惯站在自我表达的立场,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大胆地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性格。YouTube美妆博主Nikkie也曾表示:“化妆没有条条框框,如果今天想用比较犀利的妆容,大胆用吧,如果想画大红唇和大浓妆,那就画吧,这就是化妆的力量”。

在化妆的分类上,东方的美妆视频往往区分以“毕业妆容”“约会妆容”“通勤妆容”“相亲妆容”等关键词,虽然西方的美妆视频也有类似的区分,但仅包含“日常妆”“约会妆”等几种,与东方相比,种类较少。东方社会的这种微妙的类型区分颇可用费孝通先生的差距格局理论来解释。费孝通认为:“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5]。正是由于团体的力量超脱于个人的存在,所以东方女性更加看重各种场合的重要性,她们选择在不同场合画不同的妆容,融入不同的团体,进入不同的社会情境。许烺光曾把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根本差异概括为“情境中心”与个人中心的区别,对个人中心而言,由于没有永久的家庭与宗族基础,个人的基本生活和环境取向更倾向于自我依赖,而在东方社会,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取决于所处的关系网络和环境[6],因此在化妆方面,东方的女性更容易被所处的“情境”所影响。

3.4 对更高社会阶层妆容的不同想象

对比东西方女性的化妆差异,不难发现,双方的底妆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的西方底妆都偏于棕色和深黄色,而东方女性则更偏爱白色。对比中外底妆销量排行也能发现类似的特征:在亚马逊平台的底妆销量排行榜上,排在前列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哑光质地的棕色或黝黑色底妆,而反观中国底妆销量排行榜,排在前列的则是偏白色底妆。追溯社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外底妆的这种审美差异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期,东西方女性都更偏好白皮肤。在东方,富家小姐不需要像平民女性一样从事生产劳动,因此,白皙的肤色便象征着其免于劳作的上层阶级身份。对中国人而言,肤白不仅意味着美,也包含着一种对特定社会身份的想象;与此相似地,白皙的面容也曾是西方上层阶级的贵族女性彰显其“有闲”的上层阶级身份的象征之一。但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场所逐渐向室内转移,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享受假期,他们健身、去户外做日光浴,小麦色的皮肤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文化象征,东西方底妆“偏白和偏黑”的审美差异由此便逐渐形成了。

从中外底妆的审美差异可以发现,妆容作为一种审美观念,不仅反映了特定社会的文化审美特征,也蕴含着人们对更高的个人身份和更高阶层的追求与想象。

猜你喜欢

底妆妆容化妆
夏日骄阳
给语言“化妆”
化妆
2018底妆力量
能打造光泽透亮质感的妆容
博丰们冬季爱用底妆产品
拯救妆容的“小棒子”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少女的化妆
挑战完美底妆,掌握“三感”,成为光线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