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2020-12-14王萍金海琴何萍于志芳
王萍,金海琴,何萍,于志芳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起搏器植入术后,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应卧床2-3天并多饮水排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但长期卧床及肢体制动易发生尿潴留[1]。本研究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系统性护理对排尿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5-12月行选择性腋静脉造影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96例。纳入标准:(1)初次接受起搏器植入术;(2)均采用双极螺旋主动固定电极;(3)术前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1)同时合并其他影响排尿功能的疾病,如尿路感染患者;(2)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护理治疗者。96例随机分为系统性护理组50例与常规护理组4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护理方法 (1)常规护理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中“我说你听”的模式,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宣教资料,术前讲解起搏器植入相关知识,说明手术整个过程,指导床上排尿方法及排尿注意事项。(2)系统性护理组: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总负责,1名本科室主治医师,2名责任组长和4名责任护士(护师级别及以上)组成。②术前模拟宣教。责任护士术前1天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并告诉患者及家属便盆及尿壶的正确使用方法,消除患者对起搏器电极脱位的顾虑。将起搏器植入术过程及手术前后排尿方式及注意事项制作成视频动画供患者观看,并讲解床上排尿方法。③排尿训练。术前1天指导患者平卧位休息,强调术后如发生尿潴留插导尿管的弊端,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术后初次训练时责任护士在旁边指导,此后引导患者在语音和视频提示下自主排尿训练,指导后评估患者是否完全掌握,提问式询问患者,并请患者复述,确保患者完全理解并掌握信息[2]。④耳穴压豆。在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前1天进行耳穴压豆,取肾、膀胱、三焦穴位,将王不留行籽黏贴予胶布上备用。用操作棒探敏感区域,在患者自述酸胀处留下记号。75%的酒精消毒耳廓,将王不留行籽胶布黏贴在所选穴位上,边贴边按压。嘱患者及家属用食指和拇指按压每个穴位,3-5分钟/次,5次/d。按压手法由轻到重[3]。⑤热敷下腹部。如术后3小时未排尿,触诊见膀胱充盈,立即指导家属进行膀胱毛巾热敷。具体方法:患者平卧,腹部肌肉放松,双下肢伸直,把热毛巾放于盆骨前部,反复多次。⑥声音模拟治疗。如术后患者有尿意但无法自行排尿者可播放流水声音引起排尿反射。⑦心理干预。提供患者所需的疾病相关信息,指导其放松情绪,讲解临床成功案例,放松患者心情;动员家属关心体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情绪上的支持;主动为患者做好相关生活护理,获取患者的信任。两组宣教后,如仍无法在床上进行排尿,应当尽早解除尿潴留,避免诱发迷走神经反射[4],予导尿(单次导尿≤500mL)。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排尿情况。记录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方式。术后首次排尿方式:术后6小时内能自行排尿者为排尿顺利;术后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需采用热敷、声音诱导等方法后才能自行排尿者为诱导排尿;术后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使用诱导方法后仍无法自行排尿,需导尿者为导尿排尿。(2)护理满意度。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效果、术后护士巡视是否及时等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满分100分,总分85-100分为非常满意,61-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2.1 排尿情况 系统护理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更早,且排尿顺利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情况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 系统性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平卧6小时,在保证术侧肢体不过度外展上举的前提下,12小时后下地活动有助于切口愈合[5]。但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尿潴留,而留置导尿者约有20%~60%的尿路感染可能[6]。
临床上传统的口述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 “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方式,是单向灌输式信息传递[7],患者及家属只能接受,不易掌握,且健康教育技能及内容单一,质量不高[8]。系统性护理在常规的口述宣教基础上通过视频和动画给予讲解,患者及家属能更直观地明白起搏器植入整个过程,了解术前如何床上排尿及术后床上排尿的注意事项,消除首次安装起搏器患者的恐惧[9]。耳穴分布在耳廓的表面,当内脏与躯体发生病变时,在耳廓相应部位会出现敏感等改变,结合中医学传统方法,通过耳穴压豆可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患双方有机会进一步加深交流,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此外,声音引导的方式及心理疏导等措施均有助于缓解焦虑状态。腹部肌肉紧张也可导致卧位排尿不畅通。过热敷可放松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尿潴留。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护理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更短,排尿顺利者也较常规护理组更多,肯定了起搏器植入术后系统性护理对排尿功能的促进作用。此外,系统性护理组满意度更高,与护理技能进一步提升,术后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等护理措施的改进等有关,有效促进了护患关系。
系统性的护理利用了视频宣教,结合热敷、耳穴压豆等护理治疗,可有效预防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