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丝6号丝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0-12-14高慧婷严红卫钱春桃刘晓宏苏小俊

蔬菜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结瓜主蔓淮河

任 晔,高慧婷,严红卫,沈 晨,钱春桃,刘晓宏,苏小俊*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2.欧耕尼克(昆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324;3.苏州永联天天鲜配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628;4.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500)

丝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丝瓜属(Luffa)1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南部,在我国分布的主要为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inn.) Roem.和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Linn.)Roxb.,普通丝瓜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有棱丝瓜主要生长在华南地区[1-3]。

历史上丝瓜栽培一直以庭院零星种植或与其他作物间套作为主,多在春季栽培,于夏秋季供应市场,所用品种一般为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地方品种。近年来,丝瓜的主栽品种经历了从直接使用传统地方品种到提纯复壮后的地方名特优品种,再发展到杂交一代品种的过程;从栽培季节上看,由春夏栽培,发展到春夏、夏秋、秋冬、冬春四季栽培;从栽培模式上看,由露地栽培为主,发展到以设施(露地+地膜,小棚,大棚,大棚+小棚,日光温室等)栽培为主。栽培区域已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扩展到西部及北部地区,如西藏和黑龙江等地。

目前栽培的大部分普通丝瓜品种在运输过程中以及烹饪加工之后,其果皮、烹调后的果肉及汤汁易出现褐变,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食欲,进而影响到丝瓜产品的商品价值。

江苏是丝瓜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省份,丝瓜种植面积长年稳定在7 000 hm2左右。从2000年始,杂交1代品种“江蔬1号”丝瓜,逐步替代了泰州市姜堰区地方品种“五叶香”和无锡市郊的地方品种“坊前肉丝瓜”等传统名特优品种。从2010年开始,生产上出现了对耐(不)褐变丝瓜品种的需求。鉴于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陆续开展了丝瓜果肉褐变的鉴定方法、耐褐变种质资源筛选和新品种选育等的研究,并于2013年起,陆续推出苏丝系列(果肉不褐变)丝瓜新品种用于生产。

1 苏丝6号丝瓜的特征特性

苏丝6号丝瓜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果肉不褐变杂交1代新品种(苏园会评字[2019]第6号),已在江苏省苏南和苏中(淮河以南)、苏北(淮河以北)较大面积上示范推广。新品种表现为早熟,第1雌花节位低(平均在第6节),春夏季栽培从出苗到第1朵雌花开放约需50 d;主蔓、子蔓均能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设施内高密度栽培一般剪除主蔓上(1.2 m以下)的子蔓;耐低温能力较强,10 ℃左右的低温下植株生长较为正常;丰产性好,25节内雌花着生率约80%,连续结瓜能力强(可同时坐瓜3~4个)[4];瓜条发育速度快,结果初期花后8~10 d可采收,盛果期花后6~7 d可采收,高温期间花后5~6 d可采收;商品瓜长棒形,上下粗细基本匀称,瓜面有茸毛,瓜皮深绿色;瓜长约40 cm、粗4 cm;果肉绿白色,肉质致密细嫩,不褐变;单瓜质量350 g,耐贮运,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每667 m2产量可达5 000 kg。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茬口安排

江苏淮河以北地区春季大棚丝瓜,一般于3月上中旬电热温床保温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内。江苏淮河以南地区春季双层大棚(8 m棚+7.5 m棚)种植丝瓜,一般在1月中下旬—2月上旬电热温床保温育苗,3月初定植。

江苏淮河以南春季小拱棚栽植时,可在3月初播种,3月底—4月初定植。江苏淮河以南夏秋季种植时,可于5月初—6月底育苗;子叶展平后至4片真叶期,每天10:00—16:00遮光处理[5-6],苗龄20~25 d定植于露地或大棚。

2.2 栽培技术

2.2.1 育苗

冬春季,丝瓜育苗可在塑料大棚套小拱棚或者日光温室内进行,采用电热温床加热的方式进行穴盘育苗。

2.2.2 播种

一般要先温汤浸种再播种。将种子用55 ℃温水浸种10 min,再于常温下浸种8 h,之后可直接播种于育苗穴盘中。

也可催芽后播种。将浸泡过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30 ℃的温度下催芽,白天每3 h翻动1次,夜间每6 h翻动1次,每天用常温清水进行1次冲洗。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3 苗床管理

出苗前,苗床(覆盖地膜)内温度以30 ℃为宜。当50%以上的芽苗顶膜时,揭去地膜。出苗后,夜间覆盖小拱棚+无纺布或草帘等保温,中午揭开覆盖物适当见光;中后期可逐渐延长见光时间;移栽前2~3 d进行通风炼苗。

2.2.4 适时定植

苗龄2叶1心至3叶1时定植。移栽前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随后及时进行土地翻耕,棚内根据栽培方式做畦,盖好地膜以待移栽。栽培密度根据不同栽培方式进行合理设置。

2.2.5 肥水管理

移栽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3 500 kg、过磷酸钙25 kg、硫酸钾40 kg;结瓜前,用2%尿素水溶液灌根提苗、促茎蔓生长;结瓜后可大水大肥,每采收1~2次追施1次硫酸钾,用量在3~5 kg,同时保持田间土壤湿润。

2.2.6 植株调整

一般实行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65 cm,小行行距45 cm,株距25 cm,每667 m2可栽植2 000株。在主蔓达到40 cm时及时引蔓,可用竹竿、吊绳等搭架、牵引,生长期间每3~5 d绑蔓1次。

中后期可进行打顶摘心,并结合丝瓜理蔓进行疏雄去卷须,去除老叶及适当疏叶。

2.2.7 保花保果

丝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棚等设施内种植需进行人工授粉。一般于10:00前进行人工或蜜蜂辅助授粉;也可用2,4-D或吡效隆等药剂,于雌花开放前1 d浸花或子房1次,以促进坐果。

2.3 主要病虫害

丝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疫病、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果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斑潜蝇、瓜绢螟、黄守瓜等。防治方法与其他瓜类相同。

2.4 采收

丝瓜以嫩瓜供食,结果初期于花后10 d采收,盛果期于花后6 d采收;也可以花冠开始干枯、瓜肩变得圆润光滑、瓜面茸毛减少为标准进行采收。采收以9:00前进行为宜,用剪刀沿果柄中间处(留3~5 cm果柄)剪断,摆放时避免挤压。

猜你喜欢

结瓜主蔓淮河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南瓜品种
淮河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