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2020-12-14温晓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

赵 佳,温晓梅

(中国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42)

突发性耳聋,也称“特发性暴聋”,指听力突然性减退,一般来说,1-2天内,耳聋便可达到高峰,甚至丧失听力。该病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不良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患病后,听力降低,与外界的沟通变差,病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日常生活[1]。为了探究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笔者选择5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9年2月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1~78岁,年龄均值(56.92±4.17)岁。经主观感受、纯听力测试以及脑干诱发电位听力测试等,确诊突发性耳聋。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第一,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我们在接诊时,应该迅速,尽快安排就诊,尽量将耳聋病人安排在同一个病房。接待病人时,热情大方,给予细致关怀,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减轻消极情绪,轻松应对压力,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同时,主动与病人交流,获取信任,建立良好关系。

第二,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因素。交流过程中,对于那些单侧耳聋的病人,护理人员应该站在病人听力好的一侧说话。若是是双侧耳聋,说话时,音量提高,但是,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态度,以免产生误会。另外,可以借助文字书写、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眼神等方式,与病人交流,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第三,掌握病人的病情与思想变化,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自我疏导,解决现实问题。若是表现为焦虑、自我封闭,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多给予此类病人关心与照顾,了解其心中想法,针对性干预,消除病人孤独感与心中苦闷。对于那些治疗失去信心的病人,护理中,护理人员借助成功案例鼓励病人,增加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敏感多疑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技术、护理技术等,获取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多给予关心与鼓励,并且详细介绍治疗及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控制治疗及护理成本。

1.2.2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采取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座谈会等形式,综合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职业和社会地位等,配合一对一辅导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中老年病人,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不要过度紧张与激动,适当参加锻炼,保持营养均衡,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年轻病人,尽可能远离噪音刺激,如蹦迪、歌舞厅等,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尽量不要熬夜、酗酒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评价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总分值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t值检验计量资料,P<0.05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干预前,患者SAS评分(53.92±4.29)分,SDS评分(53.41±5.93)分,干预后分别为(29.35±5.12)分、(34.28±5.91)分,数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明,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关于该病的病因,广泛认可的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膜迷路破裂学说等。临床上,病人多表现为耳聋、耳鸣、眩晕等。护理干预是疾病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负面情绪,促使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且提高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确保临床疗效,缓解不良情绪。这次通过分析观察发现,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

综上所述,突发性耳聋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缓解负面情绪,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听力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