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2020-12-14刘丽娟
刘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并迅速蔓延到全国。为确保师生安全,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教育部及时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总体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实效性要求更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1]。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2],进一步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总体要求。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既遭遇挑战又面临机遇,正视挑战和机遇并形成有效策略,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的重要路径。
一、疫情防控期间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挑战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者而言是崭新的尝试,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增强其教学实效性,对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育者、学习者以及网络平台建设方均是挑战。
(一)教育者教学经验有待积累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考验授课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此前慕课建设虽取得一些成绩、形成一定规模,但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影响有限。仅有少数高校完整建设线上思政课,更多高校直接采用平台课程资源,或在使用网上视频资源同时加入课堂讨论和少量全国直播课程,并非应用多媒体直接开展线上思政课建设。此外,很多高校思政课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学直播及直播同时筛选和推送教学信息、编辑和更新教学资源、监督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不强。线上思政课教学并非简单将校园和教室移至网络媒体上,而是将新媒体新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3],教师在线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
(二)学习者学习情况掌控效果不佳
高校思政课全部采用在线教学,对教学实效性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控不足。第一,不利于掌控学习信息选择,网络信息庞杂,对学生真实性信息获取和错误信息理性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第二,不利于有效掌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无法随时监督学生专注程度和媒介利用情况,及时给予提醒和约束,对缺乏自觉学习意识的学生尤为不利;第三,不利于有效掌控学生考试真实情况,网络考试与传统教室闭卷考试形式相比,更难掌控学生考试状态和纪律情况。
(三)师生参与积极性有待加强
疫情爆发以来,生产生活各方面均受到影响。疫情发展和病毒感染情况也成为热议话题,面对疫情,人们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从教师角度考查,大部分思政课教学需在操作媒介工具的同时,将课程内容和特点深入融合,驾驭新教学模式,而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首次开展在线教学,缺乏熟练线上教学技能,需要一段时间教学适应和心理转变,若处理不好,在教学压力和疫情防控中,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教学积极性。从学生角度考查,大学生对网络课程虽不陌生,但所有课程均需网上学习且要面对不同课程教学的多种媒介平台,课业负担较重。特别是相关移动终端和网络软、硬件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时,易出现焦虑情绪,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不够成熟
高校重视运用多元媒介创新思政课教学,建设和管理相关在线平台,在尝试思政课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尚不够成熟。第一,硬件建设方面存在数据传输卡顿、信息传输滞后情况。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各地区在线教学基础设施情况存在差异,易产生线上教学容量超出预计现象[4]。第二,软件建设方面存在教学内容与媒介融合深度不充分问题。因在线平台建设运行时间较短,功能未得到充分检验,加之教师运用媒介不熟练、平台信息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以致在线教学平台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二、疫情防控期间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机遇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长期要求,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挑战的同时,在教学组织、教学成果、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方面获得一定支持,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机遇因素。
(一)教学组织的高效管理
为应对疫情对高校教学秩序带来的冲击,教育部及时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高校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制定了适应本校教学特点的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方案:一是提供多样的教学平台。基于高校全日制学生网络教学基本状况,教育部“截至2020年2月2日”“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5]。线上充足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选择。二是开展多层次在线教学培训。为帮助教师更快熟悉在线教学的媒介应用,适应新型教学网络环境,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网上培训工作,为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供帮助。三是加强在线教学服务支持。在教育主管部门和行政部门组织下,在线教育机构积极研发、及时提供多样化教学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以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二)教学成果的积累应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并积累一定成果,为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开展思政课教学奠定基础。其一,随着国家提高思政课师生配比,很多年轻人加入思政教师队伍,师资结构逐渐合理,为思政课教师快速掌握线上教学技术提供条件。其二,逐步形成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二级教学机构领导主体负责的思政课领导机制,管理更加科学和系统。其三,国家定期对高校思政课开展专项督查,客观上促使思政课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日趋规范,为思政课线上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三)教学技术的多重支持
与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疫情防控期间依托多元媒介和网络技术的线上教学优势,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时效性增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应用多元媒体教学,可第一时间将信息转变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第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拓展。网络技术发展和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三,教学互动性增加。课堂讲授、问题答疑、社会实践等是高校思政课普遍应用的教学方式,多为师生之间单向传播信息,即使偶有互动,也局限于小范围。多元媒体应用在一对多和一对一交流方式上增加多对多对话方式,学生可将观点和问题以弹幕、留言、群聊等方式反馈给教师,同时让其他同学获取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四)教学资源的多维丰富
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领导全国人民联防联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全民抗疫行动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鲜活教材。一方面,为阻击疫情,国家统一协调医疗物资,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选派军队和各省专家和医护人员驰援疫区;克服困难,保障电力、运输、网络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防疫生产两不误;随着全球疫情蔓延,我国向世界多国捐赠防护用品、医疗设备和中成药等抗疫物资,并派遣医疗队,体现大国担当。于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教材。另一方面,在抗疫期间,各行各业涌现出英雄人物,医疗工作者忘我工作,与时间赛跑,抢救危重患者;科研工作者迅速开展研究,开发疫苗;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不顾危险,挺身而出;海外华人积极筹集物资、捐款捐物。“逆行者”“建设者”“守护者”事迹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
三、对策研究
(一)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要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做好组织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相关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并增强教学实效性。
1.加强组织管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发挥高校思政课建设组织管理作用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国家高校思政课建设组织管理要求中强调高校要成立“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构。疫情防控期间突出领导机构作用:一方面,保证有效运转,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确保做好线上教学的顶层设计和各项问题的相关指导[6]。定期听取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汇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学校党政主要负责领导、分管领导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领导按要求在线听课,督促教学管理和效果。另一方面,协调学校宣传、教务、研究生院(处)、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目标一致、方法协同、组织高效,保障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思政课教学有序开展。
2.强化教学管理。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教学全过程,教学准备阶段由课前集体备课、准备教案、设计板书、制作PPT等转变为以建设线上资源、设计整体网上教学流程、设置课前有效问卷、录制视频为主要内容;教学实施阶段主要方式由课堂师生面对面讲授、师生互动、灌输等转变为“人—机”学习、多种软件平台交流的方式;教学评价阶段主要形式由统一试卷、现场考试、评阅考卷等转变为制作题库、线上分散考核、多种形式评阅结合。这些变化对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结合平台建设推进教学管理,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督导在线听课和同行评课,评价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推进课程考核有序开展。
3.组织平台建设。高校思政课统一性较强,优秀在线教学资源对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示范效应,故需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深入挖掘已有线上教学资源的同时,组织在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尽快完善校内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将引进和建设结合,引进优质思政课视频,采用直播和录播等教学手段实现与校内教学平台有效衔接,尽早让学生在校内统一教学平台上参与学习全过程,保证教学稳定性和统一性。第二,做好线上教学平台升级工作。硬件方面,在带宽和服务器扩容基础上,增加在线教学平台承载量。软件方面,完善平台系统功能,提升功能设计合理性和操作系统稳定性[7]。第三,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平台质量管理,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影响面大的特点,发挥大数据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学平台质量监控,不断优化在线教学管理与服务,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强化教育者能力提升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育者教学能力是确保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对思政教育者而言,需开展专门教学技能培训、组织教学专项研究及教学实践反思。
1.开展实效性教学培训。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技能培训对思政课教学有序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在线教学虽不陌生,但全程应用多元媒介大规模网上教学仍是很大挑战。思政课教学既具知识性课程要求,又有思想性课程属性,同时还有实践行动体现的教学目标。随着在线教学模式全面推广,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反思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应针对线上教学开展不同层级培训,使思政课教师初步了解线上教学媒介和平台应用,进一步针对性培训,则更有益于调动疫情期间师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如针对思政课线上教学案例和线上教学实际问题,开展操作演示、经验交流、理论研讨等培训活动,使思政课教师快速将网络知识、网络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结合。
2.组织实效性教学研究。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大规模应用为专项研究提供场域和现实内容。要积极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开展线上教学专项研究。在尊重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保证整体性和个性化学习要求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等角度不断优化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系统设计,安排好课前调研、课中测试、课后作业、师生互动、讨论问题等线上教学环节,总结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参与式方法在线上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疫情防控期间鲜活育人实例在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方面示范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效果,为思政课教学开展专项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3.提升实效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疫情发生之前,一些高校虽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以慕课为载体的线上教学方式,但大部分与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结合,且尚不成熟。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需以增强教学实效性研究为抓手,分析思政课在线教学模式变化的详细原因和具体影响[8],主动寻找教学差距及不足,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将目标要求自觉融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设计过程,融入对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的思考。
(三)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在线学习方式的场域发生重要变化,对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保证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者心理变化,从而实现学习全过程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1.关注学习效果。线上教学模式中,教学环境由以班级为单元的集中性和教学设施的固定性转变为居家学习的分散性和学习场所的移动性,增加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控难度[9]。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到强调以“学”为中心,关注学习效果,改变传统教学管理重点,由驾驭课堂转变为通过移动终端关注和管理数据信息。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切实接受在线教学模式,自主控制学习状态。思政课教师在加强纪律要求的同时,可通过多种媒介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指导学生尽快了解在线教学特点、掌握线上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网络大数据科学判断学生学习实效,合理制定学习要求,把控学习进度。
2.心理健康建设。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不仅要调整教学模式,且要应对学生心理变化导致的负面情绪影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引导学生养成合理学习生活习惯。在科学防控基础上,合理关注疫情变化,避免因过度关注疫情造成不必要的情绪波动。第二,加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保持正常社会联系,通过同学之间、家人之间、师生间联系和支持,排解负面情绪[10]。第三,充实科学防疫相关知识,适时引入生命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使其了解病毒传播及治疗等方面认知,从根本上缓解负面情绪,以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