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020-12-14钟海燕陈冬梅

关键词:思政防控教学内容

钟海燕 陈冬梅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为减少大学生无法如期返校造成的不利影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上确立“延期开学不停学、教学质量有保障”的教学指导理念[1]。全国高校纷纷响应,各专业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不尽一致。众多学科中,思政课以教学受众多、覆盖广、学生专业素养差异大、学年分布层级多等特点,成为最难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之一,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是一次重要考验。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该学科线上教学质量,也能为其他学科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参考借鉴[2]。2020年3月到5月,笔者所在课题组采取网络问卷方式调研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情况,回收有效问卷6 528份。调研结果显示,思政课教师面临传统教学全面向线上教学转变的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一、疫情防控带来线上教学挑战

(一)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升级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以线下教学方式授课,但在疫情防控期间转变为纯线上教学,教师一时无所适从。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态度的问卷调查显示,仅一成思政课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可得到等同于线下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79.59%的思政课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只是应急之举,17.65%思政课教师认为开展线上教学属当下权宜之计。线上教学更多利用网络开展双向讨论与自主学习,需思政课教师改变单一灌输知识方式,留出更多空间和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是线上教学面临的最大考验。

此外,教师对在线教学未来影响既有积极预判,也存在担忧情绪。据思政课教师在线教学效果预期调查显示,近半数思政课教师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不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能力。因线上教学形式各异,不少教师精心制作介绍短片、分享生活照,与学生有了学习之外的更多交流,线上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但与此同时,部分思政课教师担忧在线教学会带来更多学习和教学焦虑,反而降低学习效率,且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会使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且易造成视力下降。如何合理降低线上教学的负面影响,也是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

(二)网络教学平台精准操作

历经多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我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明显提升。2018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时期[3]。截至2019年底,全国2 879余所高校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4]。但在疫情防控时期,教师完全脱离学校实体教室,大规模开展纯线上教学,首次尝试即要求实现良好教学效果,不仅对于思政课,也是对各学科教师的挑战。受年龄、学历、专业等因素影响,教师对网络平台操作的准确熟练程度不同,尤其对于年长教师,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较为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因不熟悉技术造成线上教学困难的比例为41.72%。教师作为线上课程引导者,需熟悉线上平台功能,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灵活驾驭相关软件。

(三)线上教学呈现的教学活力

传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新颖、重点难点比例适当、效果良好,尤其在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获得感、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和教学针对性等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疫情防控下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抗疫”特殊阶段,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研究新学情、新教情,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连线学生,提高课堂活力。同时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理力量感召学生,充分发挥动员力[3]。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大多采用直播讲解方式,如面对面授课般表现活力激情,使课程生动有趣,实为一种挑战,对教师如何实现更富张力、感染力的教学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四)家庭与学校教育融合碰撞

学生线上学习环境由教室转换成家中,教学效果受家庭环境因素影响。调查显示,近两成思政课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困难是无法与家长达成共识。线上教学需家长协助提醒和监督。调查显示,52.94%家长仅偶尔提醒子女上课并监督其完成作业,近30%家长从未提醒与监督。家长松散管理是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线上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影响突出。家长文化水平高,对线上教学有充分认识,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据“线上学习家庭环境情况”问题调查显示,仅半数家长能够营造安静环境便于子女学习,相比学校教室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考验思政课教师教学全程的掌控力。

二、疫情防控促进教学方式反思

(一)线上“疫情思政”教学不够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要在实际教学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起来[5]。疫情对于思政课而言,无疑是引导青年学生观察世事国情、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思政课教师相对于其他专业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将疫情防控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充分融合,时刻在教学中落实“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理念,不是简单讲好防控故事,更要讲清背后所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全民族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防控新冠疫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政事件,均为积极的思政课素材。思政课教师应抓住机会,利用此次大学生亲身经历、切实可感的事件,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此尚处于浅谈阶段[6]。虽能引用“抗疫”行动印证教学内容,及时将疫情实讯带入课堂,但存在碎片化和随意性问题,并未成体系、有计划地与教学内容深度结合,达到深入体会疫情防控体现中国精神的教学效果。

(二)线上教学资源运用不够充分

在问卷调查中,87.4%的思政课教师采取直播授课形式,且过度依赖已有慕课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资源优势。如线上教育平台操作仅体现在签到、打卡等应用,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电子教材和PPT课件综合运用程度不高,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效果欠佳。在“你在线上学习时最期望得到哪些教学辅助?”问卷中,62.96%学生认为纸质教材对促进线上学习最有辅助作用。确定延期开学的各大高校已陆续为学生邮寄教材,但思政课因年级跨度大及其他客观原因,部分学生仍无法使用实体教材。因此,电子教材资源显示出重要性。但据调查,运用网络知识及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备电子教材资源的思政课教师占比仅3.7%。可见,教师网络资源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三)线上教学过程管理能力较弱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数据,我国高校学生人数近年来达2 800余万[7],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给线上平台带来前所未有的访问压力,造成服务器和慕课网站卡顿甚至瘫痪等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线上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及学生或多或少均曾发生过网络卡顿现象。直播中遇到此种突发情况会影响教学情绪,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

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过程中管理能力较弱还表现为疏于课程出勤与作业考试管理。据调查显示,仅36.2%的思政课教师每堂课设置签到和签退,大多数教师仍延用传统教学考勤方式,偶尔核查学生出勤情况。部分思政课教师利用QQ学习打卡或签到收集表形式考勤,设置签到时间往往是课程全程,因此迟到、缺勤、挂机等现象较为严重,影响线上学习效果。在考试和学习任务方面,定期根据教学进度发布章节测试的思政课教师占比较少,一些思政课教师甚至从不发布测试。测试作为检验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督促学生线上学习的动力。思政课教师忽视测验的做法,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四)线上单向授课互动反馈较少

目前思政课线上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多由教师按习惯与经验单方完成,并未充分与学生沟通。调查显示,仅36.8%的教师每堂课均采取提问抽查、题目抢答、相互讨论等教学形式。师生缺乏互动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且在遇到网络卡顿等突发情况时无法了解学生反应,做出及时调整。如此,待线上课程结束后,教师也很难获得学生学习反馈以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在专家学者反馈方面,教学经验丰富的同行或教学督导等以第三方视角参与课堂,对教师线上教学提供指导意见,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但调查问卷显示,95.6%的思政课教师上课时未见其他教师或督导听课。因此,互动反馈较少也是线上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疫情防控推动教学能力提升

(一)促进“疫情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结合

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与社会时事政治、国际热点紧密联系。思政课教师应善于把握联系[8],在线上教学中,将疫情防控新形势、新情况、新进展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熟练掌握疫情相关的基础病毒知识、防控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合理添加社会影响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配合,完善思政课程体系中疫情教育模块,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疫情中事件补充和辅助既定教学内容,用鲜活例证阐明与诠释教学内容。通过深度结合、客观讲解,充分满足高校学生了解疫情时政的需求,与原有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疫情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此外,思政课线上教学和学生思想工作要协同配合。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思政心理战”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有效融合,及时推送。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学生掌握疫情信息更加便利,但网络消息来源复杂,真假难辨,思政课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筛选信息,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引导其自觉提升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借此不仅赋予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更能激发其线上学习热情。

(二)提升综合运用网络资源能力

第一,开展差别化线上教学培训。思政课门类具有不同分支且各具特点,线上教学工具不尽相同,教师对网络接受、运用程度亦不同。针对思政课线上教学资源运用不充分、网络平台操作不熟练问题,应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契机,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差别化线上教学培训,使其快速提升互联网运用能力,尤其应适当提升年长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培训。在线培训时应尽量通过培训示范、培训体验、实践辅助等多种路径弱化教师对新应用场景的畏惧和抵触心理;同时,培训需采用多种操作与技巧,如屏幕共享、设置弹幕等,便于教师迁移应用,增强教师“拿来就用”的自信心[9],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的能力。

第二,建立教师经验分享平台。疫情防控下思政课教学进一步突出了经验交流分享的重要性,及时有效沟通可最大程度促进线上教学开展和时事热点资源共享。应建立同一学科门类或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学经验分享交流平台,互通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有效结合时下热点丰富教学内容,评价线上教学平台、软件特点,实践演练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商互讨,经验分享,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能力。

(三)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管理

第一,疫情背景下首次大规模线上教学,思政课教师面对此次大考,应秉持科学教学理念和积极教学态度。面对网络卡顿等突发状况,需快速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角色,处变不惊、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出榜样示范。

第二,线上授课应设定合理签到与签退程序,加强线上学习考勤管理,可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通过随机点名、课堂讨论和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

第三,定期发布作业与章节测试,以此检验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阶段性学习效率,更是对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兼顾教师主导作用,尤其是疫情防控下的线上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由线下主导变为线上主播,积极充当课程学习指导者,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四)利用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活力与效率

第一,思政课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差别,教学主体是大数据时代贯彻和落实教学理念的关键[10]。教师应主动探索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直播、慕课、见面课、答疑课、反转课堂、自学等形式,通过组建微信群、QQ群等将抽象性教学内容现实化、具体化、趣味化展现,借助云讨论、云提问、云游戏形式,使教学模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

第二,思政课教师还应在线上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设置提问、抢答等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活力。高质量课件对学生的正向吸引与教学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PPT授课是众多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的重要诉求,思政课教师应针对学生需求,设计要点明了、生动有趣的课件,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体验学习乐趣。

疫情防控下的思政课教学要继续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教学理念[11],基于思政课程性质、线上教学特点在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时间;在课程讲授时发布课件等资源,并提供在线答疑、交流讨论版块;在作业考核与批阅时,根据学生答题准确性打分,发布鼓励或激励型评语,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及反馈机制

学生是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主体,其评价与反馈十分重要。思政课教师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收集并整理分析教学内容、进度等方面问题,更好把控课程进度,合理调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班级聊天群工具等,实现常态对话,如提醒学生上课、及时答疑解惑,在交流中加深师生相互了解。

教务处应建立思政课线上教学质量管理反馈机制,对思政课教师当日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资源、利用的直播平台、直播时是否出现网络卡顿等方面问题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此外,学校方面还应鼓励同行或督导参与线上听课、评课并及时反馈,多方协同优化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能力。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思政课教师面对挑战,需勇于担当、敢于尝试,转换角色定位、调整教学设计,及时总结经验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防控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