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2020-12-14张兰英曹怀宇王金岩李惠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管腔异位上肢

张兰英,曹怀宇,王金岩,李惠霞

(包头市肿瘤医院超声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导管由肘或上臂的外周静

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下1/3段。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中心静脉,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静脉输注全程“一针治疗”,大大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的痛苦,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随着肿瘤化疗及老年患者的增多,PICC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置管后引起的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如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PICC术后行超声检查患者608例,其中男130例,女478例;年龄14~88岁,平均54岁。置管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部分患者有置管上肢臂围增加、肿胀或红肿、皮温升高,导管置入部位红肿疼痛、置管侧肩周不适等症状体征。

1.2 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置管上肢水平外展,头略偏向对侧,从置管处沿置管静脉走行向近心端用超声追踪检查,对置管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个别为肱静脉)、置管的腋静脉、置管的锁骨下静脉进行全程显示,观察所置管在血管内是否呈现出规整的平行线回声,位置及走向;观察置管静脉管径、血流方向、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频谱。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则诊断为上肢静脉血栓:①探头按压静脉,其管腔不能被压瘪且可见实性回声;②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缺损;③静脉管腔完全堵塞时,彩色多普勒检查不能探及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检查血栓远心端静脉频谱期相性消失或减弱;④血栓慢性期管腔内出现强回声纤维条索,管壁增厚,管径变窄[1]。

2 结 果

503例置管静脉内壁及置管表面光滑,血管内血流通畅持续。105例有不同并发症出现,发生率为17.3%;其中92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占并发症的比率为87.6%,其中2例出现置管打折(并发症2%)伴血栓形成;6例出现置管异位,并发症6%,3例为异位到同侧颈内静脉,3例为导管头端异位入右心房;5例出现置管局部炎症,并发症5%;2例出现置管部分脱出,并发症2%。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血栓形成是超声检查发现PICC术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血流瘀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改变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本研究对象均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患者存在多个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化疗药物,这类药物对血管壁造成急性损伤,破坏内皮细胞,还能减少抗凝因子,活化血小板[2]。肿瘤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而患者的长期卧床,置入的导管,置管侧的上肢部分活动受限等都使其置管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因此,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发生置管静脉血栓的风险很高[3]。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进入肺动脉,可引起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肺栓塞。

本组92例PICC术后出现不同置管静脉的血栓,早期超声检查时置管的静脉管腔内可见低回声充填,此时给予溶栓治疗,效果明显。若未能及时发现,血栓进展,血栓回声逐渐增强,部分机化,临床溶栓效果则不理想。超声检查不仅能为临床提供有无血栓形成的证据,而且能为临床监测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超声检查还能发现PICC术后比较少见的一些并发症,而某些并发症也会引起严重后果,如PICC导管置入过长异位入右房,导管头端可能碰撞到右房室壁、三尖瓣瓣叶而引起机械性损伤,甚至诱发心律失常、附壁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较严重的并发症,超声检查能及时作出诊断,指导临床退出PICC导管的相应长度,减少其继发性损害。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PICC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管腔异位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的效能对比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