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
2020-12-14陈园园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福州350001
陈园园 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 福州 350001
随着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饲养条件的改善和饲养技术的提高, 大熊猫的寿命得以延长,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问题也引起重视。探索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及医疗保健方法, 对提高老年大熊猫的生活福利具有现实意义[1]。 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40 多年饲养大熊猫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大熊猫饲养经验,先后饲养过大熊猫“青青”、“巴斯”等多只高龄大熊猫。本文从饲养管理、训练、丰容、医疗保健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为老年大熊猫饲养提供参考。
1 老年大熊猫特征
依年龄阶段划分,20 岁以上大熊猫为老年[1]。老年大熊猫机体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视力、咀嚼和消化、动作协调性、对外界气候变化的抗应激等能力下降, 绝大多数失去了繁殖能力且疾病发生风险增加[2-4]。 心理特征表现为安全感下降、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减弱、敏感,不喜运动、玩耍等。
2 饲养环境
老年大熊猫的活动量较其他年龄段的少, 对圈舍的实际利用面积不大,需要一个环境丰富、幽静的栖居条件[1]。 兽舍的选址以安静、通风、外场光照良好为宜。 老年大熊猫既怕严寒,也畏酷暑,提供的笼舍环境温度冬天不低于10 ℃、夏天不高于25 ℃。兽舍包括内场、外场以及相通的操作间。内场配备冷暖空调、木质睡床(高30 cm)、饮水盆;外场配备降温喷雾、简易栖架、饮水盆、水池,种植中高乔木,地面铺盖草坪、垫料等铺盖物;简易栖架的高度应根据个体攀爬能力而定;操作间配置地磅以及训练笼,便于健康检查和医疗训练。
3 饲 料
3.1 饲料组成 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牙齿的磨损和其他生理机能的衰退, 老年大熊猫的取食行为趋向于不稳定,取食模式发生改变,表现为不喜食竹竿而偏向取食软性食物[5]。 故老年大熊猫的饲料组成以竹叶、精饲料以及果蔬为主。
粗饲料以竹叶为主,如箬竹竹叶、毛竹竹叶等,偶尔添加细竿(如黄竹等),每日 2~5 kg 不等。 笋季根据每只老年大熊猫的采食量供应适量竹笋。
精饲料以窝窝头为主,配比见表1。 窝窝头每日500~1 000 g(湿重)不等,或制成窝窝头糊,每日350~700 g(干粉重)不等,适量添加米糊以提升食物适口性,根据实际情况定量。
果蔬类以苹果和萝卜为主, 苹果每日 0.5~0.7 kg 不等,萝卜每日 0.6~1.2 kg 不等。 夏季可适当添加一些防暑食物,如绿豆汤等。有腹水症状的老年个体,每日饲料可添加红豆汤。
根据每只老年大熊猫个体差异, 每日提供适量保健药,保健品及用量:每日善存1 片、钙片3 g、液体钙 2 g、 软磷脂 2 g、 蛋白粉 15~30 g、 氨基酸500 mL。
3.2 饲喂方式 根据每只老年个体的身体状况、咀嚼能力、食欲情况以及消化吸收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饲喂方式, 以增加其自主采食量, 提高消化吸收率。 老年个体因咀嚼和消化能力减退, 偏向取食精饲料,加之运动量减少,能量需求降低,如精饲料饲喂过多,易导致肥胖;粗纤维摄入不足,则易排黏。正常老年个体饲喂顺序以“先粗后精、少量多餐”为原则,每天早晨先投喂粗饲料,再投喂精饲料以及水果蔬菜等, 分上午、 下午多次投喂, 使其平均每天有12 h 的采食活动,保证全天都有新鲜竹子可食。 咀嚼能力较差(牙齿磨损严重或脱落)的老年个体采用混合饲料投喂方式, 将竹叶切成小于0.5 cm 的碎片,与每次量的碎精饲料、苹果丝及萝卜丝一起混合于盆中, 笋季可添加竹笋丝, 分早中晚三次进行投喂, 夜间可投放适量竹叶或竹笋。 患病中食欲较差的老年个体,为其提供窝窝头流质糊,添加适量竹粉以及由料理机制作的每次量苹果汁、胡萝卜汁。可在流质窝窝头糊的基础上添加适口性较好的米糊,可将两种糊混合, 亦可将适口性更好的米糊铺于窝窝头糊之上, 以提升其食欲。 患病中食欲极差的老年个体,可直接投喂米糊,状态好转后慢慢添加窝窝头糊。
表1 大熊猫窝窝头各成分配比
4 日常管理
4.1 饲养观察 每天早晨先大体观察老年大熊猫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剩余食物及粪便等情况[6]。 利用食物引导老年大熊猫过笼、称重;进食时,做进一步细致检查,如被毛、皮肤、眼睛等情况;在保证老年大熊猫与技术人员安全的情况下, 可辅助其进行清洁或根据个体身体状况做局部特殊护理, 并做好记录。
4.2 环境卫生 洁净的笼舍及周围环境卫生是保证大熊猫正常生活的基本要求。 笼舍卫生一天打扫3 次以上,尽可能确保大小便随时排随时清扫,确保笼内整洁干净[7-8]。 每周对兽舍内外场消毒2~3 次,梅雨季节及驱虫期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物理消毒与化学消毒更替使用。潮湿天气应保持室内地板干燥。最适环境温度为 7~20 ℃[9], 夏季兽舍内温度高于25 ℃、外场温度高于28 ℃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例如开启室内空调、打开外场喷雾降温设施等;冬季夜晚温度低于10 ℃时,应采取保暖措施,如打开内场暖气等。
4.3 常规训练 行为训练是通过人类与动物的交流和沟通达到动物自主学习、 展示自然行为的目的[10]。 通过行为训练以达到老年大熊猫非麻醉状态下的健康检查是日常饲养工作的一部分。 行为训练前需进行个体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饮食量、敏感度等;而后制定个体训练计划及实现方法,包括选定训练工具及场地等;评估结果,根据个体适应程度,随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利于训练目标的达成。总体原则:先通过爱心饲养[2],让老年大熊猫习惯饲养员的触摸,建立与饲养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敏感度;先易后难,目标分阶段性与常年性,随时观察老年大熊猫的行为变化; 训练时应在保证动物与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大熊猫“巴斯”经过长期的行为训练,可以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量血压、测体温、采血等常规健康体检。
4.4 丰容 环境丰容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简称丰容。 指在满足动物行为生物学及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圈养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动物园的饲养水平,促进动物产生自然行为,从而改善圈养动物福利[11]。 大熊猫丰容的形式主要有:食物丰容、环境丰容、气味丰容等。 老年大熊猫多不喜运动,采食量减少,表现为对玩耍淡漠,食物兴趣降低,多以嗅闻判断周围事物。 通过食物或气味等进行丰容项目设计,不定期为老年大熊猫笼舍进行环境改造,提供不同的环境富集用品,保持兽舍环境更新,增加每日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还能够刺激采食、增加采食量[1]。 将食物入竹筒、球状竹编物等取食器中分散于兽舍各角落,变换木桩、石凳等位置,改变食物的投放区域。 食物丰容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食物的总量,不能增加或减少,可适当增加取食难度,但不能影响老年大熊猫进食,更不能让老年大熊猫找不到食物[9]。 大熊猫“巴斯”通过食物及环境丰容后,进食时长及运动量均有明显增加。科学的丰容对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是必要的, 对其生理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5 常见疾病的防治
日常做好疾病预防以及治疗工作, 是提高老年大熊猫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老年大熊猫自身免疫功能及各种器官机能退化, 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野生老年大熊猫可感染的疾病种类繁多,只有通过自身的身体状况、 机体功能与疾病进行抵抗和调节,一旦患上老龄疾病,只有惨遭淘汰[7]。 圈养条件下,老年大熊猫常见疾病主要有白内障(发病率约占 60%)[12-13]、高血压、癫痫[14]、胃肠炎、蛔虫病、普通感冒等。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期跟踪体检,建立疾病档案,并做好详细的体检档案记录,积累疾病健康数据,必要时提供适当的保健品,以延缓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生疾病,通过及时诊断以及精心的护理治疗等措施,保障老年大熊猫的身体健康。
6 讨 论
1)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包含平时体检数据、病例档案等,对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大熊猫“巴斯”从5 岁到福州,心电图、血液常规、生化检查、血压等资料完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生化数据发生改变,为其老年时期饲养管理、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因此,建立大熊猫健康档案,注意日常数据采集,对老年大熊猫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2)以上是对老年大熊猫饲养环境、饲料组成及饲喂方法、日常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初步总结,由于圈养老年个体数量少,能用于研究的样本有限,要想找出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的普遍规律,需要在今后长期大量的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今后的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工作,仍需解决几个问题:(1)生理研究,建立更细致的老年大熊猫生理指标数据库,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2)营养需求,摸索更完善的老年大熊猫营养需求指标,包括能量、蛋白、脂肪等;(3)疾病防治,探索更全面的老年大熊猫疾病防控与医疗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