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兴衰

2020-12-13孟繁勇

关键词:盛京东北地区东北

孟繁勇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盛京地区是满洲(族)的故乡和清王朝的发祥地,对于清朝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明末努尔哈赤崛起直至清朝灭亡的三百余年间,盛京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并与清朝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可以说,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是清朝兴衰的晴雨表。就笔者目力所及,目前学术界关于盛京的研究论著有很多,但对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兴衰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进行论述。笔者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一、“关乎中国之盛衰”之地——盛京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盛京,即沈阳,后金天聪八年(1634),金国汗皇太极改沈阳城名称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盛京在清代的地理范围,最狭义的仅指沈阳城,中等范围当指后来的盛京将军辖区,最广义的范围可指代整个东北。在本文中,盛京地区的范围指盛京将军辖区,其地理范围包括“东至兴京边二百八十余里吉林界,西至山海关八百余里直隶临榆县界,南至宁海南境七百三十余里海界,北至开原边境二百六十余里,东南至镇江城五百四十余里朝鲜界,西南至海八百余里,东北至威远堡二百三十余里吉林界,西北至九官台边门四百五十余里蒙古界”〔1〕。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省境。

清代以前习惯称盛京地区为辽东。清朝以前的历代王朝在辽东地区都设有行政建置。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即开始在辽东设立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三郡,直至明朝设辽东都司,历代王朝在辽东地区的行政设置始终未曾间断,这是其他边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东北地区历来是关系中原王朝兴盛衰亡的战略要地,也是多个少数民族的“龙兴之地”。在明末满洲(族)崛起之前,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勃兴于东北,并且都曾建立起强大政权,或拥有半壁江山,或一统天下,从而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此外,在东北存在七百余年的高句丽政权也曾强盛一时,并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威胁。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对中原王朝而言,边患主要来自“三北”,尤其以东北地区为最。徐世昌曾指出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天下大势,恒强于东北,强则当竞争之冲,故历代常为战场。东三省大陆江流,雄视宇内,自隋迄明,战争变置,史不绝书。然为用武所必争”〔2〕。徐世昌还称东北被“东西各国目为世界之宝库,称为中国第一富源。……乃知开创之初,国家能以一隅之地制胜中夏,固由植基深厚,亦以先得地利之故,即金之倾辽宋,元之并天下,亦莫不以是为基础”〔3〕。由此可见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之重要。

而辽东地区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枢纽,战略地位更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以前的历代王朝,在北京建都的除了战国时期的燕国,还有金、元、明等朝代。对于在北京建都的朝代,辽东地区作为京师屏障的重要性更是彰显无疑。嘉靖年间,明人就指出:“辽,北拒诸胡,南扼朝鲜,东控夫余、真番之境,负山阻海,地险而要。中国得之,则足以制胡;胡得之,亦足以抗中国,故其离合实关乎中国之盛衰。……国家之建都与前代异,往者汉唐之都皆在关洛,辽在当时直边郡耳。今国家建都燕蓟,与胡接壤,则辽为京师左臂,所系尤重”〔4〕。显见辽东之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有清一代,盛京地区西接蒙古,北抵吉林、黑龙江,东临朝鲜,南濒渤海,盛京地区还是京师东北方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近代海军和海防的发展,旅顺成为北洋水师的军港,成为渤海湾的门户,盛京地区作为京畿海防屏障的作用更为突出。

二、“龙兴之地”——盛京地区是清朝崛起和入关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

从明亡清兴的历史大视野下审视盛京地区的战略地位,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盛京地区是后金(清)统治的中心区域,后金(清)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都集结于此

明末,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处于四分五裂和互相攻伐的混战局面。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开始与明朝分庭抗礼。后来,努尔哈赤又攻下开原、沈阳、辽阳等七十余座城市。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天命十年,努尔哈赤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把都城从辽阳东京城迁至沈阳。他指出:“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5〕。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辽阳一直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自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则奠定了沈阳在东北的核心地位,沈阳从此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努尔哈赤病逝后,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年号天聪。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努尔哈赤、皇太极执政期间,在沈阳营造宫殿,修建衙署、府邸和坛庙,使沈阳颇具都城气象。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至入关前,清朝统一了东北地区,但清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主要都集结于盛京地区。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派梅勒章京吴巴海“移镇宁古塔”〔6〕,负责东北北部的防御。因此,在东北北部,只有宁古塔有八旗驻防,宁古塔以北的广大区域则没有派兵驻防。后金(清)的军队、人口主要都集结在盛京地区。盛京地区是后金(清)政权统治的中心区域,都城盛京是清朝统治的核心。

(二)后金(清朝)在盛京地区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明军精锐,客观上对李自成农民军灭亡明朝起到了战略配合作用

盛京地区是明清鼎革之际决定明清兴亡的主要战场。著名清史专家孙文良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明亡始于辽亡,辽亡影响明亡,辽东得失关系明朝存亡”〔7〕。明清鼎革之际,决定明清兴亡的几次重要战役如萨尔浒之战、松锦决战,都发生在盛京地区。战役的结果都是以明朝失败、后金(清)胜利而告终。后金(清)军在盛京地区歼灭了大量明军精锐,使明朝元气大伤。

后金(清)军在盛京地区不仅歼灭了大量明军主力,还牵制了明军很多精锐。对明朝而言,辽东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京师东北方的门户。它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京师的安危。因此,明朝把辽东作为九边重镇之首,明朝军队的很多精锐,包括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很多都部署在辽东一线,以防范后金(清)保卫京师。明朝对关内农民军,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进行镇压。但布防在关辽一线的明军精锐,为防御后金(清)军,始终不敢调离防地,转赴关内镇压农民军,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减轻了农民军的压力。

李自成农民军能推翻明王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得益于后金(清)在关外对明朝军队主力的重创和牵制。后金大臣沈佩瑞曾指出明朝所处的被东西夹击的困境:“西边常有流贼作乱,更加我兵骚扰关东,顾此失彼,进退两难”〔8〕。可以说,明朝的灭亡,虽然是直接亡于农民军,但实际上是在关内农民军和关外清军共同打击下灭亡的。

(三)盛京地区是后金(清)征讨明朝、朝鲜、蒙古和黑龙江流域的战略基地

后金(清)不仅在辽东地区一直持续不断地对明朝发动攻势,而且还开辟了从长城各口进军关内的进攻路线。由于进攻宁锦防线一度受挫,皇太极便多次绕过防守坚固的宁锦防线,从长城各口入关进攻明朝,对明朝实施“伐大树”战略,即不是以攻占明朝都城北京为目的,而是以消灭明军有生力量和掠夺人口、财物,削弱明朝国力为目的,从而对明朝这棵大树进行反复砍伐。皇太极时期,曾五次出兵从长城各口入关作战,歼灭了大量明军。皇太极还两次出兵朝鲜,迫使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往来,并向清朝称臣纳贡。清朝从朝鲜获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用于对明朝作战。皇太极还派兵打败了蒙古察哈尔部,其部众归顺后金,后金统一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也向皇太极臣服纳贡。皇太极还派兵进军黑龙江流域,用剿抚并用的策略,使黑龙江流域各部族归附清朝,从而在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之前就将这一地区纳入版图。

清入关前,出兵远征都是以盛京为基地,从盛京出发,例如,崇德元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人远征明朝,即是“出抚近门,谒堂子”〔9〕,然后出征,这一仪式已经成为出兵远征的固定程序。清朝还通过喇嘛教这个纽带,与西藏的达赖和班禅等宗教界上层人物建立了密切联系,达赖和班禅还曾派信使到盛京觐见皇太极,这表明西藏也支持清朝一方。天聪十年,后金致书朝鲜国王,自豪地宣称:“东渐于海,西抵汤古忒,北至北海,各国归附”〔10〕。这表明在清入关之前,清朝以盛京地区为核心和基地,已经在长城以北至西南地区构成一条战线,从而对明朝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四)盛京地区是清军入关的战略基地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清朝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为入关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顺治元年(1644)三月,多尔衮洞悉明朝已处于危险境地,遂从盛京起兵,进军关内。最初,多尔衮计划绕道山海关,从蓟州、密云方向进军。后来,镇守山海关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派人向清军乞援,清军遂改变行军路线,直扑山海关,并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李自成大顺军,进而攻占北京。

明亡清兴的历史证明:明因失辽东而失天下,清朝则是因得辽东进而统一东北,并最终夺得天下。盛京地区是清朝崛起和入关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集结于盛京地区的清军入关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盛京地区也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略要地。

(五)满洲形成和清朝崛起时期的历史遗址和历史事件主要都集中、发生在盛京地区

清入关前的三座都城兴京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盛京沈阳,都在盛京地区。努尔哈赤及其先祖还有皇太极的陵寝也都在盛京地区。除此,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满文的创制、八旗制度的创立、后金(清)政权的建立、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明清交战等也都发生在盛京地区。乾隆四十三年(1778),高宗第三次东巡盛京时,曾感慨:“且自出关后,途中所经,城郭则宁远、锦州、广宁等处,山川则松山、杏山、大凌河、萨尔浒、尚间崖、浑河等处,悉我太祖太宗艰辛百战之地,历历在目。溯自兴京肇迹,辽沈迁都,业基于勤,而谋成于断,皆世世子孙所当深念者”〔11〕。乾隆年间绘制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标出了满洲崛起时期在东北地区的144 个战场遗址,其中绝大部分都在盛京地区。所以说,盛京地区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开创清朝基业的地方,是满洲形成和清朝崛起时期的核心区域,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地”。

三、“根本重地”——盛京地区是清代前中期实现国家大一统盛世的重要支柱

清入关后,清朝统治者把以盛京地区为中心的东北看作是自己在关内无法立足时的退路、大后方和可供随时调遣的八旗机动兵力的兵源基地。在清初,盛京地区既是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大后方,同时,在清初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时期,盛京地区又是东北地区抗击沙俄入侵的大后方。因此,盛京地区在清初起到了“两个大后方”的作用,所以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在清朝统治者的战略蓝图上,始终把自己的老家东北视为最可靠的大后方,而东北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无疑又是以盛京地区为中心,盛京地区可谓是“重中之重”,是清朝的“根本重地”。奉天府尹张尚贤曾指出:“京都者,犹人之腹心。盛京者,犹木之根本也”〔12〕。

(一)陪都盛京是全国第二政治中心:是政治特区

清入关之初,任命何洛会为盛京总管,统辖东北地区。后来,为了抗击沙俄入侵,加强东北防御,又陆续设立了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辖区。盛京总管也先后改称为辽东将军、奉天将军,直至乾隆十二年(1747)改称为盛京将军。在东北三将军中,由于陪都盛京的特殊重要地位,盛京将军的地位要高于吉林和黑龙江将军,并且在全国十三个八旗驻防将军中都居于首要地位。

由于盛京是清入关前的都城,清入关后,盛京又被尊崇为陪都。清廷又在盛京设立奉天府、盛京五部和盛京内务府等陪都机构,与盛京将军形成多重权力叠架之局。这样的机构和制度设计,在全国可谓是独一无二。“陪京之制,重于他省,体之尊卑异也”〔13〕。尤须指出的是,奉天府、盛京五部和盛京内务府管辖范围并非只局限于盛京地区,而是涵盖整个东北地区。例如,奉天府曾管理整个东北地区的民人事务。盛京户部掌管整个东北地区的财政大权,负责“支给盛京、宁古塔、黑龙江官兵俸饷等事”〔14〕。盛京工部负责向盛京及黑龙江各兵营供应火药〔15〕。盛京内务府则掌管整个东北地区的皇室事务。盛京是清朝统治东北的政治中心,放眼全国来看,又可称得上是除京师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因此,盛京是清朝的政治特区。

盛京地区作为陪都所在地,对于清廷而言,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用途。例如,清朝曾将许多犯罪的宗室觉罗发遣至盛京地区进行监管,还在盛京设立宗室营,管理盛京地区的宗室觉罗等皇室成员。

(二)盛京地区是清朝军事基地东北的核心和枢纽:是军事特区

在军事布防上,清入关后,统治者为了确保满洲民族在东北地区的垄断地位,在东北只设八旗,不设绿营。盛京地区八旗兵总数为一万七千九百余人〔16〕,几近东北地区总兵力的一半,并且数量居全国驻防八旗之最,由此可以看出盛京地区的特殊重要性。有清一代,由于关内八旗兵承平日久,战斗力逐渐下降,而相对保持较强战斗力的东北八旗兵就成为清朝的战略预备队,成为清廷遇有战事进行征调的精锐,东北遂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从清朝前期直至晚清时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东北都是调兵的基地。盛京地区作为东北这个大后方的军事中心,不仅是调兵的基地,也是物资供给的中心。吉林、黑龙江八旗兵奉调入关作战,途经盛京时,往往由盛京工部提供武器弹药,盛京户部提供饷银,盛京地区的大凌河牧场提供马匹。除大凌河牧场外,还有养息牧牧场和盘蛇驿牧场,也是提供军马的基地。在清初反击沙俄战争期间,盛京地区也是黑龙江抗俄前线的兵源输送地和物资供给地。由此可见,盛京地区是东北这个军事大后方的核心和枢纽。

而且盛京地区的旗人众多,虽然披甲当兵的八旗兵不到两万人,但八旗组织本身具有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特点。因此,虽然盛京地区的八旗兵数量有限,但八旗组织中众多旗人男丁都可随时应征,可谓是“准预备役”。世宗曾言:“盛京甚属紧要,兵民旗人最多,且地方辽阔”〔17〕。因此,盛京地区是可供随时调遣的八旗机动兵力的兵源基地。

清代前期,其他边疆地区都战事频发,只有东北除在清初一个时期遭受沙俄侵略之外,大体上保持了长治久安的局面,是清朝最稳固的大后方。清廷遇有战事,往往从东北征调八旗兵参战。如乾隆三十四年(1769),清廷准备征讨缅甸,高宗传谕:“征剿缅匪,东三省兵甚属得用。著再传谕盛京将军于新满洲锡伯兵内,拣派年力精壮者一千名,……陆续带领来京”〔18〕。东北八旗兵由于战斗力强,屡立战功。高宗曾多次赞誉盛京八旗兵民。他曾说:“盛京为我朝丰沛之地,人心风俗,最为淳朴”〔19〕。又说:“盛京为本朝根本重地,兵丁皆知恪守旧风,娴骑射以裕武备”〔20〕。

(三)盛京地区是调拨粮食的“粮仓”和清廷贡品的来源地:是经济特区

盛京地区还是清朝的经济特区。东北地区有农耕、渔猎、采集、游牧等多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清廷在东北地区设置的人字形的柳条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汉族和满洲等民族的农耕区、东北其他少数民族的狩猎采集区和蒙古族的游牧区这三个生产区域的分界线〔21〕。而柳条边划定的农耕区就在盛京地区,盛京地区是东北主要的产粮区。

盛京地区由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物价低廉,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粮仓。曾有人指出:“兵在盛京,无饷而富。今至京师,有饷而穷。细究其故,盖以盛京地方素称沃野,一切柴草、鱼肉、菜蔬价值不昂”〔22〕。在京师及关内直隶、山东等省发生自然灾害时,经常从盛京地区海运米粮进行接济。而且“边外蒙古、黑龙江、船厂等处收成偶歉,亦赖接济”〔23〕。因此,盛京地区生产的粮食也是保障国家粮食供应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清朝统治者对盛京地区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视。东北地区很多特产都是向清朝皇室进贡的贡品。因为盛京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因此,清朝在盛京设立了盛京内务府,统管东北地区为皇室生产和进贡的各项事务。清朝之所以在乾隆五年(1740)开始在东北实施封禁政策,其目的就是防止汉族民人进入东北,努力把东北塑造为满洲的“根本之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垄断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盛京地区对清廷来说,是粮仓和贡品来源地,而清廷对盛京地区也是倾全力扶持。乾隆四十二年,针对盛京户部入不抵出的财政状况,高宗传旨,由户部银库拨给盛京户部银1000 万两作永远存贮,此即“永远存贮元宝银”,用以改善盛京户部财政困难的状况。此举是“清朝统治者扶持和巩固东北龙兴之地、培护满洲根本的政治产物”〔24〕。由此可见,清廷中央和盛京地区是相互扶持的互助关系。

(四)盛京地区被视为满洲文化的根本之地和满洲的精神家园:是文化特区

清朝统治者一直强调保持满洲的“国语骑射”等民族传统,禁止满洲旗人沾染汉俗。在京师和关内旗人受汉族文化影响日深、已经无力扭转的情况下,清廷把保留满洲文化传统的希望寄托于东北地区。“清朝统治者以盛京为满洲根本之地,在盛京地区全力构建并呼唤满洲本色的回归,强调满洲的身份认同”〔25〕。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高宗曾因盛京地区补放佐领之人“清语俱属平常”,认为“盛京系我满洲根本之地,人人俱能清语。今本处人员,竟致生疏如此,皆该管大臣官员等平日未能留心教训所致。”因此,将盛京将军达勒当阿“传旨申饬”〔26〕。在《清实录》中,皇帝由于盛京地区的旗人清语生疏,因而斥责盛京地方官员的记载有很多,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对盛京地区满洲旗人使用满语的重视。

高宗还非常重视东北地区满语地名的翻译和使用,甚至达到了事必躬亲的程度。他曾传谕:“凡以清字对音地方城邑,当明白分别缮写。查山海关外,盛京、吉林、黑龙江所属地方,乃我大清发祥开基之地,大半皆有清语。”因此命“详查山海关外府州县无清语者,俱取地方之意翻妥,候朕阅定,再行通谕遵行”〔27〕。他还曾针对盛京地区一个满语地名的使用,专门下过一道谕旨:“盛京玛尔吞地方,彼处汉人俱以马二屯呼之。盛京所属地名,多系清语。今因彼处汉人不能清语,误以汉名呼之,若不及时改正,日久原名必致泯灭。著传谕将军清保等,所有盛京满洲地名,汉人误以汉名传呼者,令俱查改,仍呼原名,并严饬彼处人等知之”〔28〕。

清廷还在盛京地区设立八旗旗学,教授满洲文化。盛京旗学与北京旗学并不相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以八旗官学为例,北京八旗官学是满汉文并重,而盛京八旗官学则是以“国语骑射”为重〔29〕。这也突出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竭力在盛京地区保持满洲民族文化传统的政策导向。

盛京作为满洲的故乡也被视为满洲的精神家园。清朝曾有四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成为盛京的一大盛事,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的殊荣。清帝东巡不仅是政治活动,同时也是文化活动。清朝皇帝强调不忘祖先艰苦创业的精神,保持和发扬满洲民族的奋斗精神,并将其作为维护清朝统治、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高宗饱含激情所作的《盛京赋》和仁宗所作的《盛京颂》,既有深厚的政治含义,同时也是盛京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在《盛京赋》中,高宗把盛京与清代政治文化相联系,追溯肇基建都的历史,启示后人不可“忘本”〔30〕。

综上所述,清朝前中期,东北地区是清朝和满洲民族最稳固、最安全的大后方,是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而盛京地区则是东北地区的核心和枢纽,是“重中之重”,是“根本重地”。清朝前中期实现国家“大一统”,出现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与盛京地区这个战略基地的强力支撑密不可分。康熙朝《盛京通志》曾评价盛京的地位:“京师者,天下之本;陪京者,帝业之基也”〔31〕。即把盛京视为清朝统治的根基所在。宣宗也指出:“盛京为我朝根本重地”〔32〕,这些都是对清朝前中期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准确定位。

四、“受祸最深”之地——晚清时期盛京地区的深重危机

在晚清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盛京地区也在劫难逃,并在日俄两国南北夹击下,成为边疆危机最深重的地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世昌曾指出:“东三省比岁以来,叠(迭)遭变故,创巨痛深,为二百余年所未有。”而“奉省屡经兵燹,受祸最深”〔33〕。诚如徐世昌所言,这一时期,作为清朝“根本重地”的盛京地区所遭受的灾难最为深重,盛京地区从清朝最稳固、最安全的大后方的核心和枢纽,转而成为边疆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在晚清时期,有五次战争都波及盛京地区,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900 年沙俄侵略东北和日俄战争。其中,后三次战争的危害尤为深重,这是其他任何边疆地区所没有的。盛京地区的外患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之前——列强以经济侵略为主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舰队都对辽东半岛沿海地区进行了侵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营口开辟为通商口岸,以此为开端,盛京地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基地。至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对盛京地区主要是以经济侵略为主。

(二)从甲午战争至清朝灭亡——列强以军事侵略为主

从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列强对盛京地区是以军事侵略为主,盛京地区在十余年间接连遭受了甲午战争、1900 年俄国侵略东北和日俄战争这三次侵略战争的劫难。这三次战争中,盛京地区都是主战场,所受战火摧残最为严重。盛京地区是晚清时期遭受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列强争夺最激烈、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边疆危机最深重的边疆地区。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在远东的角逐中,最主要的是俄国的远东政策和日本的大陆政策之间的尖锐矛盾。俄国和日本都把中国东北地区视为侵略目标,而争夺的重点是辽东半岛,其中旅顺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旅顺作为北方的天然不冻港,号称“东亚第一要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为列强所觊觎。一个日本人认为:“旅顺口之在东洋,犹如君士坦丁堡之在地中海一样。一旦占领旅顺,就等于在中国的头上套上了绞索。……旅顺是置清国于死命的(地)要地”〔34〕。对俄国来说,北部的海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年有五个月的冰冻期,作为军港并不理想。因此,俄国对终年不冻的旅顺也是垂涎三尺,一直想夺取它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军港。

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陆战战场主要在盛京地区,饱受战火摧残。尤其是日军攻占旅顺后,屠杀了当地居民两万多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遂引起了俄国的强烈不满,俄国进而联合法、德两国向日本施压,迫使其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导演了“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但仍向清政府勒索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由此可见,世界上几个主要列强国都卷入了对盛京地区的争夺。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光绪二十四年,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将太平洋舰队部署在旅顺,已经对北京构成威胁。俄国还将整个东北变成俄国的势力范围。光绪二十六年,俄国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出兵占领东北全境。光绪三十年,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又爆发战争,主战场又是在盛京地区。日俄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战胜俄国,形成俄据北满、日据南满的局面,东北由俄国独霸转变为日俄两国在东北划分的势力范围。

英美与俄国在争夺东北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因此,他们都支持日本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因此,日俄战争的实质是日、英、美三国联合同俄国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35〕。在日俄战争之后,美国试图通过修铁路的方式,图谋在东北分得一杯羹,但在日俄的坚决反对下,美国的图谋并没有得逞。日俄这两个宿敌转而联合起来,以共同抵制美英等国势力进入东北,东北仍牢牢地控制在日俄两国手中。

纵观列强对盛京地区的争夺,可见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六大列强国——英、法、美、德、日、俄全部卷入其中,但侵略方式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对盛京地区是以经济侵略为主,而俄国和日本则是以军事侵略为主,同时还伴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侵略手段。

晚清时期的外敌入侵彻底改变了盛京地区的战略地位。在清代前中期,都是由盛京地区向关内输送兵源。到了晚清时期,则变成由关内及吉林、黑龙江地区不断派兵驰援盛京地区,却仍然难以挽救危局。甲午战争中,清军中的精锐淮军、湘军相继出关作战,却仍然没能保住盛京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世昌考察东北时曾说:“自日俄战定,两强势力分布南北。一以哈尔滨为中心,一以旅顺、大连湾为根据,囊括席卷,视同固有,名为中国领土,实则几无我国容足之地。”他又特意提到盛京地区的严峻形势:“奉省屡经兵燹,受祸最深。自日兵入城以来,事事借口军政,出以强权,甚至派宪兵至将军署内捕人,而印委各官之由日人喜怒更换者无论矣”〔36〕。日俄战争之后,盛京地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由于盛京地区是清朝的“根本重地”和“帝业之基”,因此,盛京地区相继沦为俄国、日本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并使清朝失去了京师东北方的屏障。而且由于光绪二十七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等12 个战略要地驻扎,因此,先后侵占旅顺的俄、日两国,出动军舰可直接威胁大沽口,进而威胁北京。盛京地区转而成为列强威胁京师的基地。而且在19 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强租威海卫,德国强占胶州湾,旅顺、大连先是被俄国强租,后又被日本强占。至此,清朝的渤海海防体系已经不复存在,旅顺、大连、威海、胶州湾等战略要地和军港反而成为列强威胁北京的侵略基地。北京已经失去安全屏障,直接处于列强的军事威胁之下。甲午战争之后,由于盛京地区等战略要地相继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这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清朝在十余年之后,就走向了灭亡。

在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时,盛京地区的旗人和清军曾策划入关镇压南方革命军。但在当时,革命组织“急进会”在东北各地组织的武装起义,给清政府在东北的统治以沉重打击,粉碎了“赵尔巽、张作霖拟编‘勤王之师’,南下‘助剿’,支援清廷的计划”〔37〕。因此,在辛亥革命期间,对清朝而言,盛京地区这个昔日曾被倚仗的“根本重地”已经失去了支柱的作用,并没有起到挽救清朝灭亡的作用,这也反映出清朝灭亡和民国建立是人心所向和历史大势所趋!

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的兴盛衰亡可谓是休戚相关,相互作用。清入关前,满洲民族在盛京地区崛起,建立政权,迁都盛京并精心营建,使盛京尽显都城气象,盛京地区也成为清朝崛起和入关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清入关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规格体制仅次于京师,清廷倾全力扶持盛京地区这一“根本重地”,盛京地区也成为清朝前中期实现国家“大一统”盛世的重要支柱。晚清时期,在列强入侵之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已经无力保住盛京地区,盛京地区迭经战火摧残,成为边疆危机最深重的地区,并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这反过来又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盛京地区从清入关前的“龙兴之地”,到清代前中期的“根本重地”,再到晚清时期的“受祸最深”之地,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反映了清朝从崛起到兴盛,又由盛转衰直至最后灭亡的全过程。盛京地区的历史是清朝历史发展的缩影,盛京

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反映了清朝兴盛衰亡的历程。

猜你喜欢

盛京东北地区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道光年间公文往来特征分析:基于《黑图档·道光朝》的研究发现★
论盛京文化——从清前史规划讨论谈起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盛京银行:报表里还藏着多少不良资产?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朝鲜朝使臣所见清代东北盛京
大东北的春节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