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困境与反思
2020-12-13朱敏李兵
朱 敏 李 兵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随着照相、摄影、信息等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逼真、动态的现代图像出现且迅速渗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每个角落。从铺天盖地的广告到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从静止的印刷图像到动态的电子拟像,图像真是无处不在,图像对人们的统治也是无处不在。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图像时代”不仅使人们的视看、认知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也使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极大变革,这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指明“图像时代”的本质特征,揭示和反思“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困境,探寻“图像时代”道德重构的路径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图像拜物教:“图像时代”的根本特征
(一)从古代图像到现代图像的演变
图像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经历了从远古图像到文字再到现代图像的演变过程。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曾指出:“观看先于言语”〔1〕。在古代,文字还未发明之前,图像便是人们认识世界、记录生活的主要形式。如,古人在岩石、木器、青铜器上刻画和记录捕猎、耕种和祭祀等生活图景,便是图像记事的古老方式。雅典的塔努姆岩画、法国的韦泽尔河谷岩画、南非的布须曼岩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洞穴岩画以及我国的贺兰山岩画都是远古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迹,是反映远古时期生活图景的历史佐证。贺兰山岩画刻画了远古人类三千到一万年前狩猎、放牧、祭祀、娱舞、战争等生活生产的场景〔2〕。这些丰富的动物图案和生活图景是原始人类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文化符号。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原始图像逐渐演变为文字和图画。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认知以图像为主导。但文字的发明之后,文字逐渐取代图像成为主要的认知形式,文本成为记录生活、传播价值观念的主要方式,而图像则变成了次要、辅助性的认知形式,这标志着以文字为主导的“书写时代”的到来。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的四书五经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雕刻、绘画以及建筑图案等则是反映儒家思想、便于思想传播的一种辅助形式。画《诗》、图《经》、绘《论语》、著《易》象、《讲学》图、《问礼》图等都是辅助传播儒家思想的图像化表达〔3〕。
高职教育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能力点、职业素养进行融合。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缺乏对伴随学习过程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这种片面化的评价方法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传统的图像以绘画、雕刻等为主,一定程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它们都是超客观真实性的,不具备揭示“真相”的功能。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现代图像成为现实世界的直接映射,图像也就和“真相”联系了起来。照相和摄像技术抹平了形象复制与在场观看的距离,使图像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也使观者误以为“有图就有真相”,通过图像就可以“眼见为实”。在手机和网络如此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随手拍下身边的实物、实景,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哪怕是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也可以马上收到图像信息。这样的一个图像生产、存储、传播的过程只需借助手机和网络在数秒之内即可完成,这也就为所谓的“眼见为实”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于是,“有图有真相”不仅成为网络热词,似乎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图”就真的能揭示“真相”吗?眼见就一定为实吗?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或恰好相反:“我们只是被规定性地、单向度地、单视角地而且毫无选择地漂浮在世界的表层真实上,而存在的真相却被这种片面的客观真实性所掩盖了”〔9〕。网络谣言的爆炸式增长和迅速传播,且图像谣言成为网络谣言最大的增长点,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有图”未必有“真相”。
1.信息化学习平台:“云班课”。利用“云班课”中的资源库、讨论区、课堂测试、问卷调查、评价等,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完成教学任务。
(二)图像拜物教是“图像时代”确立的标志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推进,对于改革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从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现状、国有粮食企业运行效率、改革给国有粮食企业带来的改变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拜物教通常具备两大特征:一是将无生命的物神秘化,赋予超然的魔力;二是对这一神秘化的物顶礼膜拜,上升为一种宗教崇拜。图像拜物教不仅具备这些特征,且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图像时代”,图像不只是社会必要的元素,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图像既是被生产者,也能生产更多的需求和欲望。“图像似乎具备了种种神奇功能,它可以决定特定商品的市场份额,它可以左右人们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它甚至可以让某些人塑造或确认自我身份,以及民族的、阶级的、种族的和性别的认同,它还可以仿拟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它可以提供这个时代特有的感性的、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等等。”〔6〕这正是图像“魅化”和“神秘化”的过程。当神秘化了的图像附着在商品上,商品也就变成了某种形象,人们对商品的膜拜转向了对图像的膜拜。由此,图像拜物教的形成和确立是“图像时代”到来的标志。
二、失范—缺失—虚无:“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困境
“图像时代”的影响给现代人视看方式、认知形式以及生存方式带来改变,由此必然造成一些新的道德问题,集中表现为不道德的窥视行为普遍化引起的道德失范、图像谣言泛滥带来的道德缺失以及现代图像审美异化带来的道德虚无。
(一)“非礼亦视”背后的道德失范
现代图像审美异化首先表现为虚拟仿像与真实意象的脱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图像的仿真性越来越高,不仅能更加活灵活现地再现现实世界,也能创造一个本没有的仿真虚拟世界。如,迪士尼乐园从虚拟的动画电影中走进现实世界,成为一种实体的存在,让人真实地体验“梦幻童话”世界;3D 技术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让人犹如置身于真实的理想世界,实现自身的无限可能;AI 技术的日益成熟能制造出高仿真的女伴机器人,替代和改变着现实的男女关系。现代图像打破和混淆了仿像与真实的界限,“以假乱真”让人“真假难辨”,并且塑造了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真实”,使得仿像脱离了真实而独立存在,成为与主体相对立的存在,反过来控制了人。其次,现代图像审美的浅表化导致审美深层意蕴的弱化。现代图像改变了单一、静止的传统图像形式,形成了动态、立体、交互和整体的视听模式。电视、电影就是这一现代图像模式的典型代表。应接不暇的图像画面、稍纵即逝的图像冲击是现代图像的显著特征,这种图像机制的瞬时性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惊颤”体验,却弱化了对其深度意蕴的理解和寻求,也是对审美主动性的剥夺。同时,“图像时代”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而粗制滥造,使得传统艺术所蕴含的创作精神被日益弱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现代图像,给人以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感〔11〕。第三,审美主体的惰性化和审美能动性的降低。审美活动本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审美价值的实现和意义的获取需要靠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去主动探寻和积极创造。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只需要沉浸于充裕、快速流动的图像世界,就能获得视觉快感的满足,而不用主动去挖掘图像背后的意义和深层意蕴。长而久之,人们习惯于现代图像的被动赋予,逐渐弱化和丧失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丧失对美的感悟力和心灵的丰富性。
首先,窥视的普及化突破了传统的“非礼勿视”的道德界限。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花边新闻、个人隐私、明星逸事等都充斥在社会生活中,成为满足人们“窥私欲”的图像素材。现代社会快速膨胀的图像生产和传播,使得个体时刻受到各种视觉图像的冲击和诱惑,随着这些冲击和刺激视觉快感的渐渐疲乏,就需要更大尺度更多惊奇的图像刺激才能获得新的视觉快感。故而,隐秘性的、私人化的图像逐渐成为唤醒人们观看活力、激发人们观看兴趣的有效方式。人们潜藏的、隐匿的“窥私欲”被“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所激发和满足,并得以扩散。可以说,非道德化窥视行为的普及是“图像时代”视觉狂欢的必然结果,不断地突破传统的“非礼勿视”的道德界限。
其次,窥视的公众化使得“非礼亦视”成为公众性行为。现代社会发达的观看机制为现代“窥视”行为提供了可能。在科技的帮助下,现代视看机制从传统窥视羁绊中解脱出来,并为窥视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人手一部手机使得人人都是摄影师,可以随时拍下各种图片,也为各种偷拍行为提供了便利,如地铁偷拍裙底、厕所偷拍、酒店偷拍等道德失范行为。借助网络的传播,各种偷拍、偷看、窥视的不良行为在网络上传播扩散,形成了“围观窥视”和“公众性的窥视”,这在传统社会是难以达成的。传统社会的窥视是私人事件,是不能公之于众的,也难以形成围观和公众性的事件。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代,窥视的公共化成为可能,“非礼亦视”的不道德行为变成了普遍化的公众行为。
再次,窥视的“非在场性”导致道德的限制和约束的消失。借助于视看技术,窥视者与被窥视者摆脱了时空性的同一限制,使得现代窥视不再拘泥于观看的“在场性”。这种“在场性”的缺失让窥视者失去了道德的限制和约束,且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中介,将人们原本隐匿的“窥私欲”变得看似合情合理。如,在更衣室、酒店等场合安装了摄像头,并将拍摄视频在网上传播,人们很轻易地获取和查看,且认为“不是我干的”“不是我主动看的”,自然就没有了所谓“窥视”的负罪感,一切变得合理起来。“现代视觉机制将传统的肉眼式的‘在场’窥视衍化为技术层面的多元化、远距离窥视,无论是影视节目、广告宣传抑或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监控都溢动着窥视的视觉因子。”“由于窥视主体避开了窥视行为的在场直观,传统视看行为的伦理规范自然失去了其先前的约束力,传统意义上因窥视而产生的‘畏惧’与‘罪责’愈益淡化,相反由窥视所产生的‘新奇’、‘刺激’的感官体验又进一步强化了主体的窥视冲动,渐而以图像时代特定的权力形态左右着自身的视觉行为。”〔8〕现代窥视因为图像无处不在而合理,因为“我不在场”而合理,因为“大家都在看”而合理。
(二)“有图亦无真相”背后的道德缺失
中世纪之后,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科技发展,现代图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征也随之产生和兴盛起来。1839 年照相技术的发明是现代图像产生的标志性事件。现代图像与古代图像存在着诸多差别:现代图像形式丰富,是动静结合、立体多样的图像形式,古代则以静止、单一、平面的图像为主;现代图像有很高的仿真性,古代图像虽也是对现实的模仿,但难以达到仿真的程度;现代图像生产、复制和传播力都很强,数量成百倍级增长,这也是古代图像望尘莫及的。借助近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图像已成为大众普遍的视看方式。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要运用好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图像时代”所带来的道德失范和缺失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与现代人的存在息息相关,其本质是现代人意义空虚、价值虚无的存在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上是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基于这样的剖析,对“图像时代”背景下道德困境的摆脱就是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人的逻辑超越资本的逻辑,实现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的全面革新。
图像谣言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道德的缺失。首先,图像谣言“以假乱真”是一种欺骗行为,是对诚信的道德原则的偏离和违背。其次,图像谣言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吸取流量以谋取私利,要么是恶意攻击制造混乱,都是为了追求私利而损害他人和公众的利益,背离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再次,图像谣言本身的道德失范和对一些错误信息、不良行径的渲染,也是对社会民众错误的道德引导。最后,图像假象背后是用符号逻辑代替道德规范,导致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将以图像性消费为主的现代社会称为“景观社会”,并指出充斥日常生活的各种景观就像一场阴谋,像一场刻意的表演,使观看者进入一种半催眠的被误导的迷失状态。因而景观对真实的社会现实或社会本质具有遮蔽作用。景观成了消费社会“物化了的世界观”〔10〕。也就是说,“图像时代”形成的“物化了的世界观”是一种强大的隐性控制力量,足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盲从者。这种迷失和盲从表现在道德层面便是道德规范和原则被商品符号和消费符号所替代,表现为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
(三)“悦目未必赏心”背后的道德虚无
赏心悦目是长久以来人们所坚持的审美价值信条,但在“图像时代”影响下,现代图像审美愈发背离这一审美旨向,“悦目”却未必“赏心”成为一种普遍现实。“图像时代”给现代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图像盛宴和狂欢,视觉图像呈爆炸式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图像审美的异化。
现代图像的出现和普及并不意味着“图像时代”的确立。海德格尔曾说,世界图景并不是指世界成为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指“作为一幅图画而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世界成为图像的世界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图像时代”已经来临〔4〕。“图像时代”指的不是现代图像作为新的认知方式的出现,而是指现代图像铺天盖地地铺陈、显现和充斥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主体,具有自身独立性和自我增殖能力,成为一种反过来控制人的“异己”力量。“世界不再是世界,甚至人也不再是人——它们都以图像的方式(真实影像的方式)成为人类掌握世界、认识自身、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呈示世界观、进行意识形态竞争与交锋的一种符号编码或话语言说,成为人类情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的方式。”〔5〕在“图像时代”不是人运用图像,而是图像控制人;不是图像为人服务,而是人必须遵从于图像符号的运行机制和法则。“图像时代”从根本上看是对人生存方式的改变,使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表象与表象的关系。由此可见,“图像时代”本质上就一个图像异化的时代,是一个图像拜物教的时代。
“图像时代”的到来,到处充斥着纷繁的视觉景观,图像泛滥成灾,挑战着个体的视觉极限,也对正常的观看行为进行了篡改。在传统社会,人们的视觉观看遵循着“非礼勿视”的道德规范,窥视被视为是一种违背道德、被边缘化的观看行为。但在“图像时代”的影响下,多元化的观看导致了非道德、侵隐私的视看行为变得唾手可得、普遍化,似乎也就合理化了,“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亦视”。“全视机器已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梦魇式的存在。无所不在的看与无所不在的被看相互交织在一起,主体在无所遁形的可见性下成为异形的傀儡,就像萨特所描述的那个透过洞孔的窥视者。”〔7〕“图像时代”带来的“视觉狂欢”和视看技术为传统的视看方式向现代的窥视转变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无论是日常生活的身体裸露,还是影像作品中的情色镜头和隐私画面,抑或是兜售各种隐私的真人秀和访谈节目,都表明了现代视觉媒介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以及观众对此的道德宽容。个人的隐私成为现代社会最有价值的图像资源,窥视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视觉场域的转变也不断突破传统视看的道德界限。
2.6 九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情况 本次研究仅存在两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感染率为2.78%(194/6 984),占阳性病例的10.55%(194/1 839)。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居首位,占阳性病例的5.00%(92/1 839),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合并副流感病毒,占阳性病例的3.75%(69/1 839)。
真善美是相互交织、辩证统一的关系。现代图像审美异化背后折射了现代人道德的虚无。首先表现在现代人对图像快感的满足代替了对价值的追求。现代图像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快感,但过分追求形式上的视觉冲击会钝化人们的视觉接纳,从而造成审美疲劳。流于形式快感的图像审美是肤浅和短暂的,且需要更多、更“新奇”的视觉刺激才能引发新的快感。窥视行为的激发和普遍化正是不断寻求“新奇”和快感的极端化表现,而这就导致了审美价值诉求的偏离和对伦理道德的僭越。其次,现代图像的符号化消解了道德。现代图像符号化既表现为虚拟仿像与真实意象的脱离,更表现为图像的能指与所指的分离。图像符号化表征脱离了图像本身的存在,具有了主体的地位,反过来控制了人。如,现代人通过网络、影视和真人秀节目观看明星的尴尬窘迫和窥探公众人物的隐私。通过这一视看,公众人物和明星原有的尊严、权威以及距离感在被窥探的瞬间瓦解,观众在窥视之中感受自身与他们的距离缩短,获得一种地位平等的满足感。于是,窥视抽象为一种和地位有关的身份符号,变得和道德无涉,人们不再关心由此带来的道德问题。需要指明的是,这种优越感的满足和地位的平等不过是一种假象。通过对公众人物的窥视来拉近自己与他们的距离也不过是对地位不平等之实质的更隐秘掩饰和心理补偿。
三、“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困境的反思
图像谣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图像与内容不匹配造成的谣言。在这种图像谣言中,图像是真实的,但是对图像的解读脱离了它的真实情境而进行了恶意地歪曲和篡改。二是通过修图“以假乱真”,达到造谣的目的。借助一些图像软件,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修改、重新编辑,改变图像原有的内容,造成“有图有真相”的错觉。三是通过“摆拍”“表演”的方式获取图像信息,进行恶意炒作。通过人为设置场景进行拍摄,营造某种假象。图像谣言呈现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假象”,其虚假本质是图像异化的表现。
“图像时代”下的道德困境从根本上讲已上升为一种存在危机。海德格尔曾将“图像时代”人的虚无主义存在描述为一种脱离具体情境的、无处不在的、总体坍塌和空虚的“百无聊赖”的状况,即“此在的一种本质性急迫的缺席”〔12〕。在“图像时代”,人们不再拥有“自我”,也不再拥有“现实”,而是为拟像所笼罩,拟像就是整个的世界,人本身也变成了拟像〔13〕。“图像时代”所带来的现代道德之殇正是这种现代人意义空虚、价值虚无、人变成拟像的存在危机的折射。
(一)资本逻辑是“图像时代”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
第二,如果所学内容涉及到运算律,而且授课的时间在学运算律之后,例如“小数乘法”本质上是乘法分配律,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运算律的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新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对运算律的认识.
“图像时代”造成的道德困境,究其根源在于资本逻辑,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则。资本逻辑是一种以资本不断增殖为目标的“增殖逻辑”,是以商品交换原则为中心的“运行逻辑”,是以资本控制人、异化人的“颠倒逻辑”。资本逻辑就是将资本视为社会的主体和目的,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资本的不断增殖和利益的最大化展开的,而人则成为了资本增值的手段。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图像变成了商品符号,成为了刺激和满足人们消费的手段和目的。图像信息要展示什么、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展示以及如何展示都由消费来决定。无论“非礼亦视”对人的窥视欲的夸张和放大引起的道德失范,还是“有图亦无真相”的虚假、错误的图像谣言造成的道德缺失,抑或是“赏心未必悦目”的审美异化带来的道德虚无,其共同的根源就是在经济逐利的驱使下对人的恶的欲望的刺激和放大。根本而言,资本逻辑控制下的消费主义是“图像时代”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源动力。
EVA/HSP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刘 丽 诸慧杰 涂多想 郝新敏 黄 杰 (5,782)
“图像时代”带来的存在危机也根源于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主义对图像的控制。现代社会,消费是一种符号性占有,消费不是为了实现某物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拥有某种符号象征。这种消费符号象征又以图像的视觉性符号所代替。“因此,消费是需要‘看’与‘被看’的。由于这样的共谋关系,消费主义的商品文化逻辑对视觉文化的制约与左右,就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14〕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主义用对利润的追逐代替价值的诉求,使图像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后现代社会本质上是消费逻辑主导的社会,刺激和诱导人们消费,宣扬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图像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意识形态策略。约翰·伯杰说:“广告是消费社会的文化,通过影像传播当时社会对自身的信仰。”〔15〕在“图像时代”,使用价值被交换价值替代,交换价值被图像中介变成了图像符号。于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欲求的都是虚无缥缈的图像符号,再也找不到可以追求的关于人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二)脱离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路径探寻
“图像时代”离人们越近,真实世界离人们就越远。探讨脱离“图像时代”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路径就变得尤为重要。“图像时代”下的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根源于资本逻辑对人的控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只有超越了资本逻辑,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脱离“图像时代”带来的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
以人的逻辑超越资本的逻辑是真正脱离“图像时代”带来的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根本途径。站在马克思的立场和视角看,无论是图像异化还是审美异化,抑或“图像时代”带来的种种道德困境都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反映。对于“图像时代”的道德问题和生存危机应深入到社会深层结构及历史必然性中去加以分析,必须诉诸“改变世界的实践”才能得以解决〔16〕。所以,要实现对“图像时代”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脱离,就要实现以人的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从根本上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全面革新。
以人的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就是将“资本至上”转为“人民至上”,将“以资本为中心”转为“以人民为中心”〔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超越资本的逻辑不是简单地否定资本、抛弃资本,而是在充分肯定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管理资本、限制资本,使资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要扬弃的是把资本当作终极目的的“资本至上”和“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回归到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逻辑。
首先,坚持人的逻辑就是要回到人民的真实需求,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18〕,“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9〕。对于图像叙事和图像文化作品来说就是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而不是完全沦为资本逐利的手段。其次,坚持人的逻辑就是回归人民的日常生活,实现对图像、审美和生活的本真回归。着重从现代网络治理、法治建设和建立新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规制不道德的图像行为;以图文互构的方式赋予图像正确的意义和价值内涵,恢复图像的本真;提升主体的图像审美能力以抵制物化、表象化、碎片化的异化图像审美,提倡积极、本真的图像审美,建构真善美统一的现代图像道德。图像叙事和作品要积极从日常生活的领域汲取灵感、获得资料,塑造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作品,凸显主旋律,发挥道德引领的重要作用。再次,坚持人的逻辑需要用伟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人民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的。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作用,是抵制道德缺失、价值虚无,克服“图像时代”生存危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