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创新的路径

2020-12-13王海东张若仪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2期

王海东,张若仪

试析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创新的路径

王海东1,张若仪2

(1.教育部 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教育学院,纽约 10027)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纳入国家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破解终身教育理念高高在上、现实中却难以落地的问题,就必须要抓住制度与机制创新,以之为抓手来引领各方面改革。论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特别是当前畅通终身学习通道、构建人才立交桥的重要性;接着讨论了校内管理制度体系中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然后讨论了校外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设问题。最后结合实践探索中的一些问题讨论做了小结。

制度创新;终身教育;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学习成果认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教育总体水平的明显提升,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蓬勃开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列入国家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各类改革探索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出来。然而,要真正破解终身教育理念高高在上、难以落地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需要从思想观念、政策法规、教学模式、技术方法、学习资源等对传统学校教育体系进行革新,另一方面还要加快新制度建设探索,如建立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等。唯有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之下,以制度与机制创新为抓手来引领新思路、整合各系统、构建新体系,才能为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终身学习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我国终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信息科技更新换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时代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公平性和流动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们的学习需求日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2018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即将跨越大众化而迈入普及化阶段门槛。[1]如何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个性化,从过去的管理本位转变到更加以人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形态,是这一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适应新形势需求,将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学习型社会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宏观规划,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作为三大战略。2019年3月,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又将“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从国际发展趋势上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5年11月举行的第38次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和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份纲领性文件中将教育的新使命扩大至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给每一个人以平等的学习机会。

终身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变革是一场重大的范式转换,具有全面性、革命性、颠覆性和持久性等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Paul Lengrand)系统提出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及一批专家学者的研究推动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理论发展及实践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当前,终身教育已经从思想理念传播进入到了制度探索的新阶段。例如,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建设的国家资历框架体系,以整合连接学校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的各类学历及职业资格的改革问题,另外一些国家试点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或学分银行制度,还有的建立终身学习账户制度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立交桥,是指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育体系和制度更好地适合社会对于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和学习者自身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调整与铺设通道,搭建平台,将学习成才之路铺设到每个学习者的脚下,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适性的发展。[2]立交桥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各类教育形式自成体系互不沟通、工作岗位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认可、个人成长成才通道单一狭窄且高风险等问题。从独木桥走向立交桥,重点就是要打破一些制度性障碍,包括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高校对社会人员的机会和资源开放、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转换通道、教育培训模式与用人市场关系重构等,建设和形成一个更加以人为本、开放灵活、支持终身学习的新型教育制度体系。

在我国,要构建更为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建设终身学习立交桥,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至少需要从两个基本面上推进改革创新。其一,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增加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拓展人才成长和流动、转换的通道;其二,探索建立新制度形式,如建设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等制度、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等。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改革创新进行一些简要的讨论。

二、以终身学习理念指导学校管理制度革新

郝克明曾指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3]学校教育直接面对和服务于千百万学生群体,终身教育理念之下的学校管理制度改革非常重要。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2.76亿人,在校大学生达到3800多万人。[1]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学分制改革,在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MOOC课程等的推动下,原来固化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来推动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加强高中后阶段教育制度的灵活性、选择性、流动性和多样性改革,努力做好几项探索。

(一)深化弹性学制与学分制改革

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固定年限的学年学分制,与国外大学的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弹性学制就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限相对灵活,不局限于固定的3年或4年,而是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若先修满学分则可以提前毕业,如学分未修满可以推迟一段时间毕业。而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以平均绩点制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学生达到学历学位要求最低学分要求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4]在学年学分制下,个体自主性和选择性不大,学习较为被动。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则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制度更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它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多样化人才,有利于因材施教、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等。

深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学后教育阶段的通行做法,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及中高职院校应顺应国际潮流,加快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并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

(二)开设高中选修课与大学先修课程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开设选修课的作为改革亮点,希望能重构高中课程结构,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达到动态平衡,为现代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而大学先修课则是引进国外的经验做法,将高校入门阶段的公共基础课面向高中阶段一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设,学生考试合格后还可以申请大学相应课程的免修。2013年,北京大学宣布与全国部分高中合作试点开设5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标志着我国本土化大学先修课的起步。[5]

高中阶段开设文化类、职业类的选修课,引入大学先修课,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价值。如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打破学段隔阂、衔接高中和大学学习等。然而理想设计虽好,但在当前应试教育持续高压的形势下,这方面改革很难深入推进、取得圆满效果。潘洪建等人的调查研究就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材欠成熟、师资培训不足、评价模式单一、选修课管理失范等。[6]深化高中选修课程的改革,需要从优化选修课模式、加强教师系统培训、建立选修课和先修课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

(三)建设高校转专业与转学通道

转专业和转学机制都是高校管理制度人性化的体现。虽然面对的一部分学生群体,但这样的制度无疑更加有利于学生多样性的成才模式和路径。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决定了一旦学生高考后录取进入某大学某专业学习,就很难再有其他流动性的选择。校内调换专业,要面对有诸多条件限制,如时间、名额、成绩排名等;转学到另外一所学校就更是难上加难。2002年复旦大学首次在我国高校中实施转专业政策。当年,共有244名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成功。此后,其他高校纷纷开始制定并实施转专业政策。[7]

建立合理的转学和转专业机制,为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成才途径奠定基础,也为高校探索宽进严出模式下日益增加的退学者群体提供出路,有利于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提高成功率。要推进这方面的改革,一是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学、转专业机制;二是放宽人才培养口径、逐步建立大类招生制度;三是推动高校之间的课程学分互认政策。

(四)设立校外课程学分的认可机制

对于大学生参加校外课程学习或实习实践活动,目前我国还缺乏必要的学分认可机制。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鼓励高校探索多种形式的学分认可制度、畅通学习通道。例如,高校之间的课程学分互认,认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分,及按一定标准认可非学历教育的学分等。

对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个人自主学习获得的各类比较权威的社会或技能证书,参加国内外的网络MOOC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有用知识,这些成果应纳入学校的课程与学分体系,能够顶替其相应的校内课程,并纳入学生的学业档案。学校应逐步建立起对于校外课程学分的认可机制,如此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其所学更加切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目标追求,还可以缩短学业年限、节约经费。

三、创新建立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制度

(一)意义与重要性

终身学习从广度上说,除了包括教育系统内的正规学习,也包括系统之外的各类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学校初始教育之后,人们在工作岗位、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还有着大量的学习活动,用以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提升新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想一想我们个人所具备的多少工作技能是从学校之外获得的?曾有学者提出说60%以上,有学者说还要更多。无论如何,人们大量从工作岗位和生活中学习掌握的各类知识,通过自学获得必备技能,这是成人学习的一种自然状况和普遍现象,这一类正规教育系统之外的学习,通常被称为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

然而,目前只有从正规学校教育途径获得的知识和资历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学历文凭),还有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获得一些证书,而大量的日常性学习活动和成果都未能纳入社会的认定、认可体系,它们的价值和作用一直被忽视或忽略。这就影响到了人们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如何将这些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素养纳入国家资历与技能认可制度中,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和国家竞争力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探索。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发达国家做了不少深入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著名国际组织如 UNESCO、OECD和欧盟等为了推动各成员国的改革创新,近年来先后发布了有关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方面的指导文件或研究报告。

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新型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或称学分银行制度),归纳起来具有如下一些重要意义与价值:一是从个人角度讲,可以支撑和激励人们日常化、多样化的学习行为与活动;二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可以发掘潜在的人力资源,提升一个国家整体人力资源水平;三是从企业用人单位角度讲,可以节约企业和单位是教育培训成本,不必依赖于脱产去参加外部的教学与培训;四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和公平。因为通常弱势群体在各类社会资源与机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们会更多依靠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技能;五是新的认证制度的建立,也能够推动传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8]

举例来说,现在建筑行业应该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有5500万就业人口,拥有大量的农民工。很多建筑工人是在实践岗位中经过多年经验积累而获得职业技能的,但尚没有一个完整制度和系统方法对他们的技能给予合理的鉴定和认证。他们的工资待遇大多按照工龄来粗略计算的,而个人一旦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而转到另外一家公司,其技能和资历及相应待遇则很难得到承认。如果国家能够对于他们的技能进行考核、认证并授予权威性的证书,就能方便他们的技能水平认可和流动,从而大大调动工人们的日常学习和提升的积极性,督促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还有其它一些行业领域如餐饮厨师、家庭护理、汽车维修等,凡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行业职业,不少都缺乏权威的行业认证或者是国家性技能认证。

此外,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进一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沿线国家专业人员流动、技术流动和学习流动,技能和资历的跨国认可与互认等也日益成为一个紧迫性问题。

(二)如何认证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

由于非正规非正式学习发生在社会生活场景中形式多样、无一定规范、个性化很强,对他们的评价和认证要比学校教育难得多,成本也很高,保证质量是关键。从国际经验来看,目前学习成果认证有四种模式:课程认证模式、经验和经历认证模式、职业技能认证模式、通过建立资历框架开展能力认证模式。

前两类是以高校课程为标准的,主要看一个人在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与学校课程内容的近似程度,比较相近的且考核合格的就可以判定为课程免修、授予学分,这对成人学生比较多的高校较为适用。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实际上也是课程认证模式,通过集中组织国家考试,学生各科考试都合格的授予国家认可的学历文凭。第三种职业技能认证模式,如法国颁布了职业技能目录,公民可以通过参加技能的考核获得职业资格。与之类似的,如我国的一些行业证书考试,包括律师考试、会计师考试、职业医师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等,都是通过全国性的专业技能考试来确认人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的。

第四种通过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开展的能力认证,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是国家资格体系的整体性规划设计,通过制定涵盖学校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各类资格的统一性标准体系,作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与各类资格开发的参照,以此来指导和开展各种学习成果的认证。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一个规模庞大、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从运行角度来看,它至少包含7个系统:资历标准系统、资历认证系统、课程建设系统、学分转换系统、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系统、质量保障系统与技术支持系统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都在进行此种模式的探索。欧洲、英联邦国家、澳洲和南非等都是开展得比较早的,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香港地区也从2006年开展建立起了资历架构,并与国际对接。

从世界各国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经验来看, 尽管形式不同,大多包含有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出台国家层面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为认证活动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制定认证的标准与转换规则,使各类认证和学分转换有可供参考的依据;三是建立组织机构与人员队伍,由专业化的人员队伍来指导和实施日常认证服务;四是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支持各类各样的学习成果认证活动;五是设立质量保障机制,以确保学习成果认证活动科学、规范、公平、高效,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纠错。[9]

认证活动的高质量实施,还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个人自愿、多方参与、规范合法、公正可信等。从认证的技术方法来看,有考试评价法,也有面试答辩类,最常用的则是采用档案袋评价法(Portfolio Assessment)。即将个人的申报材料信息和成果作品都统一放入到一个档案袋中,由专家小组对袋中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其是否具备了某一级别的技能和能力要求。

四、小结

我国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建设探索,可以从法律法规、领导体制、组织协调制度、学习资源与服务制度、投融资制度、质量保障与评价检测制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与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激励与奖励制度等多方面着手。[10]本文重点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简要探讨了终身教育的制度创新的路径问题。对于学校教育制度来说,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制度创新关键在于增强现有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选择,允许学习流动及校外学习。对于校外(后)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活动来说,关键要建立起权威的国家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对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如此才能激励和支撑人们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加快我国终身教育的制度创新,国家政府层面要重视宏观制度建设,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去推动专项研究和探索。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和国家资历框架研制等任务目标,都属于制度创新的政策方向。目前尚缺乏的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细化,推出或出台可行性的方案和举措。对于大多数的基层教育教学机构,应该积极进行研究和试点,结合不同学习者群体的需求,提出改革的措施,积累经验。各地开放大学开展的学分银行建设探索,不应仅满足于认可校外课程或证书,还应积极向前推进制度创新,要面向学生的各类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与经历。制度创新重点是面向占社会主体的在职成人学习者群体,去解决他们日常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认证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其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1] 赵秀红.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EB/OL]. (2019-07-24)中国教育新闻网, http://www.jyb.cn/rmtzcg/xwy/ wzxw/ 201907/t20190 724 _250193.html.

[2] 郝克明. 跨进学习社会的重要支柱——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5-18.

[3] 佚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部.终身学习的进展、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综述[J]. 教育研究, 2010(10): 107-111.

[4] 徐中兵, 徐金花. 对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2): 90-93.

[5] 王振存, 林宁. 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理念、优势、局限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9): 114-120.

[6] 潘洪建, 李志厚, 周福盛. 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3): 3-8.

[7] 周雷. 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改革与前瞻探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4): 1-4.

[8] 王海东.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探讨[J]. 终身教育研究, 2018(6): 77-83.

[9] 王海东. 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建设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7): 13-18.

[10]张翠珠.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2): 41-47+69.

On the Path toward Innovation of China’s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WANG Hai-dong1, ZHANG Ruo-yi2

(1. National Education Test Center, Beijing 100084, China; 2.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10027, USA )

The 16th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nessed the release of serial policies for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talent training multi-tiered mechanisms. However, to transform lifelong education from an idea to multiple practices needs the support 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reforms. This paper reviewed recent policies and breakthroughs of lifelong learning paths and multidimen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then considered the four possible reforms in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t also explored the issue of building recognition system to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and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practices.

system innov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recogni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2019-09-29

王海东(1970-),男,河北大厂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考试政策、终身教育。E-mail: wanghd@neea.edu.cn

G710

A

1008-0627(2020)02-0031-06

(责任编辑 周 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