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机装备优势推进贫困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2020-12-13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 鞠 振
山西省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之一,全省117个县(市、区),一半是贫困县。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山西省提高站位、主动入位,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优势,努力推动贫困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机械化力量。
一、把脱贫攻坚提上议事日程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与山西省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贫困地区农机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意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实施农机购置累加补贴、优化农机贴息贷款等特惠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机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省级农机部门73名处级干部结对帮扶324户贫困户。2017年以来,山西省共落实省级财政资金2.6亿元,其中统筹整合项目资金1.36亿元,分配至58个贫困县0.9亿元,占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的66%,并保证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度,较好满足了贫困县农机化发展需求。
二、创新开展农机资产收益扶贫
山西创新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方式,以股份合作制为抓手,将财政支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贫困户以股入社、按股分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16年以来,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农机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累计投入2100多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带动市县投入整合资金6500多万元,在贫困县创建农机资产收益扶贫合作社227个,吸纳和带动贫困户6400余户、贫困人口1.9万人,贫困户户均年分红收益达到1000元以上。国务院网站三次专题报道山西省农机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受贫困地区欢迎。
三、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山西丘陵山区和贫困地区高度重合。2017年以来,组织了全省丘陵山区县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编制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五年规划》,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类相关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高水平做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加快改善丘陵山区农田农机作业条件。两年来,投入2700万元,试点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1.8万亩,探索形成了《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目前正在申报地方标准,在“改地适机”上迈出重要步伐。从2020年起,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并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实施改造5万亩左右。
四、备战“三夏”跨区作业
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后,山西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大力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小麦优质率大幅提高;强筋、中强筋优质小麦比例由去年5%增加到7.6%,增加了2.6个百分点,小麦有机旱作技术集成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如探墒沟播抗旱节水模式已推广80多万亩,亩均增产40公斤,增产率达到12%。
今年“三夏”期间,山西省预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25万台左右,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2万台,计划完成机收面积750万亩,机收率达98%以上;投入播种8000多台,完成玉米、豆类机复播面积470万亩,机播率达90%以上。
夏收开镰之前,农机部门采取现场演示、集中授课等方式,培训机手、修理工1.9万余人次;农机作业安装了监测系统,机手可随时准确掌握机具状态,机车流动更优化,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同时加快跨区机收服务平台建设,利用“智慧农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及手机APP,免费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供需对接。成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设立省市县24小时服务电话,协调石油公司实行24小时优先加油、优惠加油。支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跨区作业,高质量完成“三夏”农机化生产任务。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