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响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2020-12-13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机化

“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持召开的年度例会,虽然会议名称每年不尽相同,但主要议程都是专题分析研判农机行业形势,部署全国农机化工作,决定的事项一般都是制度性安排和政策性导向,重要性不言而喻。5月14日,2020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暨农业机械化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是一场迟来的会议。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会议未能如期召开,因为随后几天就进入小麦收获农忙季节;二是“三夏”农机跨区作业调整为会议主要内容;三是组织形式有了调整,传统的线下会议变为线上举行。这些变化和调整,恐怕都是历史上的首次。

然而,变化的仅仅是时间和形式。会议传递出的信息足以把握今年甚至今后一个阶段农机化工作的脉络,会议再次重申了“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是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线条十分清晰。实际上,这一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提法,在去年湖北襄阳会议上就已提及。

一年来,农业农村部为此完成了多项“首次”制度安排,如,筛选发布了9大作物27种技术模式;发布了7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全面部署了畜牧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加大了政策支持生猪等畜产品机械化力度;发布了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加快推进了智能农机的推广应用。这标志着新时期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拉开序幕。

会议传递出的明确信息是,2020年将继续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一是粮棉油糖机械化。三大粮作,在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环节突破,加强机耕、机播、机收的集成配套以及双季晚稻机栽;棉油糖等大宗经作,重点在机种和机收方面突破。二是畜牧业机械化。今年的紧迫任务是恢复生猪等畜产品生产,产业链上与之关联的饲草料生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规模化养殖设施的机具装备,推广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三是拓宽机械化布局范围。重点是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热作产业机械化,不排除在某个领域的机械化专项行动。

当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也是今年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5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比70%左右。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内,一套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将逐步完善,保护性耕作将成为东北黑土地一项长期坚守的耕作制度。

展望“十四五”,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正在赋予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作为。一是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科技应用和服务能力建设。二是“互联网+”农机的创新业态将逐步落地,共享农机平台建设值得可期。下一步,为发挥农机合作社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引擎作用,政府层面还将继续推动落实关于设施农用地、农机库棚、烘干机塔标准规范等政策的完善,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全国农机化领域复工复产有正在序推进,全行业齐心协力憋足干劲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我国农机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机化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科学发展农机化探述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