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2020-12-13李吉想卿咏梅
李吉想,卿咏梅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湖南 邵阳 422000)
在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群体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是其比较罕见的一种并发病症,以阴道无规律性出血为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严重可致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近几年,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致使瘢痕妊娠比例也因此而发生了一定上升[1]。为进一步分析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治疗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对我院纳入的37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展开研究,详细研究报道可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9年9月纳入的37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30.31±2.58)岁;在剖宫产次数方面,最多为3次,最少为1次,均值(1.78±0.22)次;在术前血HGG方面,最高者>>200000.0 mIU/mL,最低者375.2 mIU/mL,均值(50624.34±167.85)mIU/mL;37例患者中,其中7例患者为外院转入;在清宫史方面,15例患者既往有清宫史,17例患者无清宫史,5例患者不详。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全麻后,取膀胱结石位,将事先稀释过的肾上腺素通过患者宫颈阴道间隙进行注射,然后在患者宫颈外口上方两厘米处将宫颈阴道部前唇黏膜进行常规切开,对宫颈间隙进行钝性分离,自宫颈前壁将膀胱小心推至腹膜反折处,然后将折返膀胱腹膜打开,深入腹腔,将剖宫产瘢痕妊娠包块予以有效暴露后,再将包块最突出的部位切开,选择合适的吸管将妊娠组织物吸出,并且将被吸出组织周围0.5 cm内的瘢痕组织进行有效切除,对切口边缘进行适当修剪,然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全层,无出血后再对阴道壁切口进行连续扣锁缝合,术后需要合理采用抗生素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37例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HGG恢复情况。
2 结 果
3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量最高为1200 mL,最少为20 mL,术中出血量均值为(186.06±23.45)mL;在并发症方面,2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贫血患者共计10例,其中有4例患者术前本身存在贫血症状,有1例患者术前输血2.5 u,75 g/L,术后76 g/L,还有1例患者术前输血7.0 u,68 g/L,术后87 g/L;在术后感染方面,仅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在膀胱损伤方面,仅有2例发生膀胱损伤,均安排了膀胱修补治疗。在住院时间方面,住院时间最长者为28 d,最短者为3 d,住院时间均值为(7.89±2.6)d。在术后血HGG恢复时间方面,最长者为26 d,最短者为9d,术后血HGG恢复时间均值(16.15±5.77)d。
3 讨 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术,是解决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是剖宫产术后容易发生较多并发症,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则是其比较罕见的一种并发病症,是由于妊娠囊着床异常所致。除此之外,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还可受子宫瘢痕愈合效果影响。一旦发生子宫瘢痕妊娠,需要尽早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种并发症,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改善患者预后[1]。
手术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其中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术式,其主要优点为不会出现明显的腹部瘢痕,瘢痕可以借助患者生殖腔隙的自然形态进行掩盖,能够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2]。除此之外,该术式还可以在对患者瘢痕外妊娠组织切除的时候,对其子宫缺陷进行适当修复,因此可以防止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出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量均值为(186.06±23.45)mL,在并发症方面,2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贫血患者共计10例,其中有4例患者术前本身存在贫血症状此外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2例发生膀胱损伤,均安排了膀胱修补治疗。说明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不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这主要是因为经阴道切口是选择在宫颈阴道不与阴道前壁相交的位置,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寻找病灶的时间,而且即便患者出血量较大,也可以再通过开展介入手段来进行快速止血。除此之外,在住院时间方面,3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值为(7.89±2.6)d,在术后血HGG恢复时间方面,均值(16.15±5.77)d,说明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较高的治疗应用价值,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安排其开展经阴道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不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