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裂开T管置入术与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喉气管狭窄临床疗效研究

2020-12-13徐振明李洪波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肉芽喉癌皮瓣

郭 崟,徐振明,李洪波,谷 泉,姜 鑫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喉气管狭窄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软骨支架、组织的损伤甚至缺失导致的喉气管腔变窄甚至闭锁,进而使喉的通气和发声受到损害或完全缺失的一类疾病,常累及气管上段[1]。喉气管狭窄主要临床症状为声音嘶哑甚至失声、渐进性呼吸困难。喉气管狭窄按其发病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及贯声门型。临床以声门下型喉气管狭窄较多见,主要累及环状软骨下缘以下部位。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存在多种方式,因其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病情损伤程度的不同,需要个体化治疗。目前,治疗喉气管狭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扩张、激光手术+机械扩张、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钛金属支架等各种支撑器置入、药物治疗及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使用较多的仍是手术治疗,但经临床长期随访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其利弊,且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会出现再次狭窄[2-5]。本研究旨在比较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术与喉裂开T管置入术治疗喉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喉气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并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14)与B组(n=19)。A组患者采用喉裂开T形管置入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术治疗。纳入标准:已行手术治疗的喉气管狭窄患者,且手术为我科同一高年资医师主刀操作;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能配合完成术后回访。A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8.3±5.6)岁;病程6个月至5年;喉气管狭窄原因,外伤3例,医源性气管插管3例,喉癌术后7例,不明原因1例;依据Myer-Cotton(1994)标准[6],轻度狭窄(Ⅰ度)2例,中度狭窄(Ⅱ度)7例,重度狭窄(Ⅲ~Ⅳ度)5例。B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1.7±4.8)岁;病程12个月至8年;喉气管狭窄原因,外伤5例,医源性气管插管4例,喉癌术后9例,不明原因1例;依据Myer-Cotton(1994)标准,轻度狭窄(Ⅰ度)4例,中度狭窄(Ⅱ度)2例,重度狭窄(Ⅲ~Ⅳ度)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行颈部及喉CT或MRI、电子喉镜等检查,明确狭窄程度;检查喉腔见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肉芽形成,组织结构粘连。(1)喉裂开T管置入术。患者取仰卧、头伸位,消毒并铺无菌洞巾,行静吸复合麻醉。行喉气管正中裂开,裂开环状软骨,黏膜下切除瘢痕组织,尽量保留黏膜和软骨支架,喉部软骨缺损者可采用就近取材的原则,取组织瓣进行喉修复重建(如带蒂舌骨体、鼻中隔软骨等)。充分扩大喉气管腔喉复位黏膜(黏膜缺损较多者可用带状肌筋膜进行修补),对位缝合上下方正常的喉气管黏膜,自切口向上置入T管。依据病变范围和长度修剪,成人使用T管一般为12 mm,T管长端要超过狭窄达约1 cm,短端长1.0~1.5 cm,逐层对位缝合颈前肌肉和筋膜。缝合气管切开处,利用丝线缝合固定T管。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用软木堵塞T管外口,防止分泌物结痂阻塞T管主管。嘱患者自口鼻呼吸,防止结痂影响呼吸。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激素雾化吸入,术后注意护理及吸痰,防止T管被痰痂堵塞。(2)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术。患者取仰卧、头伸位,消毒并铺无菌洞巾,行静吸复合麻醉。颈正中垂直皮肤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带状肌,显露甲状软骨体,切开环甲膜,裂开环状软骨,显露病变部位。切除喉内大量瘢痕组织,清理喉口。切除病变侧半喉瘢痕组织,制作转门肌皮瓣约3 cm×5 cm。具体操作:在角形皮肤切口的上方和下方掀起皮瓣,注意保护颈廓肌,勿切断,勿使之与三角形皮瓣分离;在颈外侧,将皮瓣尖部和颈阔肌一起向内掀起约1.5 cm,然后,将肌皮瓣向内分离至中线,再向上和向下分离肌肉,形成双蒂肌皮瓣备用;残存同侧胸锁乳突肌时,制作肌皮瓣的下蒂时可包含该肌和肌前筋膜。翻转皮瓣,利用皮瓣、剩余的喉组织及环状软骨重建喉腔。充分止血后,冲洗术腔,术后见喉腔较手术前明显增大,关闭术腔,放置引流条(术后一般无需放置支撑物),在毫无张力的情况下逐层缝合皮肤。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术后门诊定期复查或电话回访24个月,定期进行电子喉镜检查了解狭窄部位有无新生肉芽及瘢痕,了解患者术后呼吸缓解情况、声音改善情况、伤口局部恢复状态及颈部活动有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本研究以术后堵管呼吸困难缓解、成功拔管、喉口局部周围无肉芽及再次瘢痕形成为手术成功标准。记录患者术后拔管、随访期间再狭窄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本研究33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后成功拔管患者21例(63.6%),术后堵管呼吸困难明显缓解,除喉癌术后患者外,声音嘶哑发音均较术前缓解。A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6例(42.9%),二次术后成功拔管5例(35.7%),拔管时间4~12个月,平均拔管时间112.65 d。A组未能拔管的3例(21.4%)患者中,1例重度狭窄患者术后喉癌复发,行全喉切除术,未能拔管;2例中、重度狭窄患者为瘢痕体质,未能拔管。B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15例(78.9%),二次术后成功拔管2例(10.5%),拔管时间2~4个月,平均拔管时间87.34 d。B组未能拔管的2例(10.5%)患者中,1例重度狭窄患者术后感染,皮瓣坏死,未能拔管;1例重度狭窄者喉癌复发行全喉切除术,未能拔管。B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比较 A组轻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100.0%(2/2),中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42.9%(3/7),重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20.0%(1/5)。B组轻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75.0%(3/4),中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50.0%(1/2),重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84.6%(11/13)。两组轻度、中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重度狭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造成吻合口裂开,未出现术后咽、食管气管瘘及明显的喉返神经损伤等。成功拔管患者呼吸困难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不妨碍日常活动,无颈部不适及活动受限。除喉癌患者引起的喉气管狭窄外,其余患者发音情况均较术前改善,不妨碍日常交流,且随访时间越久嗓音恢复情况越好。

喉裂开T管置入组术后,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T管3例,需到医院进行紧急吸引处理;局部肉芽形成5例;部分患者出现创口局部水肿,溃疡及进食呛咳等。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组术后,喉口肉芽形成1例,门诊进行清除肉芽处理;部分患者出现皮瓣毛发生长、痰液排出困难等。A组随访期间再发狭窄患者5例(35.7%),原因为伤口处肉芽形成,改为支撑喉镜下激光切除术切除肉芽后拔管。B组随访期间再发狭窄患者1例(5.3%),为皮瓣瘢痕挛缩导致,未再进行手术,保持长期带管生存。术后随访24个月,B组再发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喉气管狭窄的常见致病因素是各种外伤导致的软骨骨折、缺损,不当的喉部手术操作、持续性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也是重要致病因素[3]。喉气管狭窄临床常见于外伤及喉癌术后[7]。目前,对于耳鼻喉科医师,喉气管狭窄的治疗仍较棘手,尤其重度狭窄患者的治疗更为困难[8]。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切除瘢痕组织、解除喉气管狭窄,保持或重新修复喉支架,提供完整管腔并维持气道黏膜完整性,以达到重建呼吸道、恢复喉功能的目的,并防止再次塌陷[7]。国内喉气管狭窄手术治愈率在60%~90%;国外报道显示,其手术治愈率高达80%~90%[9-11]。尽管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因其发病部位、狭窄程度及患者对术后预期的差异,一种术式无法适用于所有病变类型的喉气管狭窄[12]。因此,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狭窄程度、部位、长度、周围组织情况,对狭窄的分期、分型做出准确判断,进而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

本研究33例患者一次手术后成功拔管患者21例(63.6%)。B组患者一次术后成功拔管率为78.9%(15/19),显著高于A组的42.9%(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前转门肌皮瓣治疗喉气管狭窄效果优于喉裂开T管置入术。两组轻度、中度狭窄患者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重度狭窄患者拔管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术式均可用于轻、中度喉气管狭窄的治疗,但对于重度喉气管狭窄患者,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疗效优于喉裂开T管置入术。A组患者再发狭窄5例,主要为喉口部位肉芽再生、伤口瘢痕形成,均需再次手术缓解呼吸困难;B组患者再发狭窄1例,原因为喉口处缝线刺激肉芽增生。术后随访24个月,B组患者再发狭窄发生率为5.3%(1/19),显著低于A组的35.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应结合患者术前病情程度、病变部位、病变范围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本研究中,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术在治疗重度喉气管狭窄中的效果优于喉裂开T型管置入术。

猜你喜欢

肉芽喉癌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