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茶禅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当代价值

2020-12-13

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品茶内涵精神

周 瑶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1000)

20世纪80年代,随着茶文化活动的振兴与发展,茶禅文化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以“茶禅文化”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也日渐兴盛。茶禅文化历史悠久,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是我国“佛”、“茶”结缘的历史起点,是时,僧侣云集,建寺院于云雾缭绕的山野僻深之处,因常借野茶解渴,故种茶制茶于寺院周围,以供采用。晋唐之际,茶已成为佛门子弟日常打坐、参禅悟道乃至待客时的不可或缺之物,如东晋名僧惠远便曾以自制之茶水招待诗人陶渊明,这是佛门中人待客热情有礼的重要显现。后至唐朝,禅宗兴盛,并一跃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主流,是时茶风亦盛,禅、茶相融大有时代所趋之势,禅需茶、茶促禅,茶禅一体,不可分也。自此,不论是朝代变迁,还是历史更替,茶于僧侣而言皆为重要之物。茶禅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历史过程,茶与禅的结合以物质、文化、风俗、精神乃至哲学为根基,由时代所衍生出来的茶禅文化不是无本之木,它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新时代背景下,茶禅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净化人的心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 茶与禅的不解之缘

“茶”是一种物质实体,作为一种植物,其味清苦,绿色是它的天然本色,除了独特的生命属性及审美价值以外,茶还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等实用价值。“禅”是一种精神活动,本意为静虑、冥想、思维修,是一种特殊的“定”[1],“定”为心神安宁,强调心灵的专注、不散乱。“禅”是抽象的,感官无法捕捉,修禅者只能依靠自己去感悟,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茶”本身外之物,只是人们在种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与之发生联系并逐渐融为一体,“茶”与“禅”的结合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魅力彰显。

1.1 “茶”与“禅”何以结合?

一方面,茶具有能够满足禅门僧侣日常修行需求及交往的实际功效。其一,茶可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僧侣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且参禅悟道“务于不寐”,一旦开始,或通宵达旦,或不眠不休,修行者难免口渴、疲劳,而禅门禁酒,又不夕食,但皆许其饮茶,故习禅定者多以茶提神、充饥。其二,茶可预防疾病。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有云:“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是以,禅门饮食清淡,僧侣营养摄入单一,而茶性甘苦,具有降压、保健之功效,时常饮茶可助修行者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其三,以茶会客是禅门寺院的交往之道。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尤其是淡泊名利者,多好与僧为友,而“茶”则是维系他们之间友谊的最好纽带。

另一方面,茶与禅具有本质上的共通之处。茶性即佛性。茶乃天地精华之荟萃,谓为“灵叶”、“琼浆”,“茶之美,以苦也”,陆羽的《茶经》有云:“啜苦咽甘,茶也”,是以好茶初品微苦,入喉细品却甘甜且回味无穷。修禅悟道亦是如此,佛法有云,众生皆苦,苦有七种,前四种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自然之苦痛,即“生、老、病、死”,后三者为社会生活的现实写照,即“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活于世,无非就是在苦海中煎熬,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有些苦偶尔被快乐粉饰,实则是人们忘乎所以、未经审视罢了。苦是果,而非因,脱离苦海在于一个“悟”字,禅宗主“悟”,以“寂”为心境[2],正如品茶,只有静心细品,方能觉出甘甜。佛曰,欲尽脱诸苦,唯有修养身心,参禅悟道,挣脱人性弱点的束缚,盖无欲则刚,无求则无求不得,是以知足者常乐也。可以说,茶性之苦与佛性之苦相通,除此之外,茶洗心,禅净灵,回到本真上来说,茶的本性清淡与禅的本性自然恰好契合,品茶与参禅皆需心气平和,这也是“茶”与“禅”得以结缘的深层次原因。

1.2 “茶”与“禅”结合的最高境界

“茶”与“禅”结合为“禅茶”或“茶禅”。丁以寿先生就“禅茶”和“茶禅”的内涵及外延作了条理清晰的阐释。就禅茶来说,有三种意思,分别是禅和茶并列的“禅茶一味”、佛门茶礼以及佛门种植的供饮用的茶品。茶禅亦有二释,即茶和禅并列的“茶禅一味”以及佛门中的一种藉茶习禅的修行方式。文化皆以概念为基础,从“禅茶”和“茶禅”的释义来看,前者的内涵及外延明显小于后者[1],因此,丁以寿先生主张用“茶禅文化”来表述“茶”与“禅”的联姻。

“茶”与“禅”结合的最高境界为“茶禅一味”。茶本茶,禅本禅,一有味,一无味,何以“一味”?是以茶禅者,以有形之茶参无形之禅,因禅而悟道,茶禅合一,形神一体,“茶禅一味”便是参禅悟道的最高境界。据研究,“茶禅一味”源自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的一幅墨宝,为此禅师以禅心品茶味后挥笔而就的作品,后由荣西引入日本,并逐渐发展成了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3]说到禅茶一味,不得不提的还有我国禅宗史上的一桩有趣公案——“吃茶去”,尝有僧远道而来,问赵州(从谂禅师)何为禅,然赵州只道“吃茶去”。这一脍炙人口的三字箴言真可谓是深蕴禅机啊!茶能清心、涤心,使修禅者易于进入禅的明心见性的真实境界[4],领会到”吃茶去“的这一深意,不仅可助问禅者心注一境,而且可以使常人获得心的启迪,步入自在、洒脱的更高境界。赵州的“吃茶去”公案影响深远,直接推动了当时寺庙的饮茶之风,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茶禅文化的思想内涵。

2 茶禅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禅文化是茶文化与禅宗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僧侣在修行过程中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由此生发出的所思所感则更是缔造出了“茶禅文化”这一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茶为禅的物质载体,禅为茶的精神归宿,茶清新淡雅,禅静雅清和,二者相辅相成,共筑茶禅文化之根本。回溯历史,茶禅文化在漫长的演进岁月中,汲取了各个时代主流思想文化中的营养成分,它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以及佛家的“和合”于一身,并衍生出了丰富且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精神内涵。2005年,净慧法师把茶禅文化的精神内涵界定为“正、清、和、雅”,这一界定糅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层次丰富,全面阐释了茶禅文化的核心价值。

首先,茶禅文化具有“正”的精神特质。正即不邪,茶禅者若想以茶入禅,则必须持有“正、定”的心境,不论是煮茶、喝茶,抑或是坐禅、以茶悟禅,皆需集中精神、全心注入。基于此,笔者认为,茶禅文化中的“正”主要有二重含义:一为“体正”,端坐可助沉心静气,茶生于静,禅归于寂,茶禅者忌躁,宜伴钟鼓星月,闭目端坐,静待茶沸。人似水,水流于泥沙之上,常伴有浑浊,水静,沙沉,则无暇;人受红尘浸染,多有杂念,人定,心沉,则志凝。故“坐定”乃品茶悟禅的一种修炼方式。二为“心正”,心正即无杂念,品茶时,应持谦虚、无染之心,暂时放下名利是非,抛开一切杂念。茶禅者欲心正,则必须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标准,持“正”茶禅,方能以茶入禅,明心见性。

其次,茶禅文化具有“清”和“雅”的精神特质。清即不浊,茶本自然,其色绿,视之令人耳目一新;其味清,饮之使人提神醒脑。是可谓酒醉人,茶醒人,茶可清心、洗浊,茶禅者用茶洗去铅华,清心静虑,只为求得身心安宁,以守一方净土。茶禅文化以茶为载体,以禅为归宿,借茶心参禅心,倡导心的清净自然。雅即不俗,茶韵高雅,宋人常云:“俗人饮酒,雅士品茶”,自古以来,品茶赋诗这一活动都深受文人雅士的喜好,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把茶的特性描述为“冲淡闲洁,韵高致静”,清新、淡雅等特性正与禅意中的清雅相合。茶事活动主“静”,茶禅者端坐于静谧幽美之处,以柔和、庄美之姿品茗,借茶修禅,尽显高雅之韵。

最后,茶禅文化具有“和”的精神特质。“和”,是茶禅文化精神内涵的核心内容,是茶与禅以及佛道两教的共通之处。[5]就茶文化而言,“和”体现为协调、中庸,从茶艺流程来看,备器、择水、取火、侯汤[6]等几个环节行云流水,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幅协调的画面,尤其是在煮茶之时,掌握恰到好处的火候极为重要,此谓中庸,强调不偏不倚。禅宗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中庸与道家的随和,主张“平常心”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禅在心中,寓于生活琐碎,人之所谓痛苦多是源于执着,执着于欲望的满足,却又求而不得,和即不争,若能放下执着,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品一壶清茶,感受当下,便可发现禅机,此谓开悟或顿悟。茶禅者以茶参禅,随运自然,不受拘束,将“和”这一精神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3 茶禅文化的当代价值

茶禅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块瑰宝。近年来,与茶禅文化有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不断涌现,展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可以探寻到茶禅文化的踪迹。深入挖掘茶禅文化的精神底蕴及现实价值,有利于更好的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新时代背景下,茶禅文化对精神、社会、文化等仍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茶禅文化有利于怡情养性,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茶事活动本就高雅,是沉心静气、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而茶禅则是一种精神境界。茶的色、香、味只是茶禅者在茶禅过程中的附带享受,以这些感官享受为通道去体悟人生奥秘、实现明心见性才是茶禅者的初心所在。茶艺注重煮茶的技术和品茶的方式,为器物层面的技艺,它就茶道来说层次较低,而茶禅结合便达到了深层次的精神境域,这是一种“使人们真正在心灵上升华到体认事物本来性空的境界”[7]。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碌于生计,不敢停歇,他们执着于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愈是追求却愈是不满,愈是不满则愈是不安,只因缺少了“心”的修炼。茶禅文化具有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教化功能,可以引导人们抚平内心躁动,以平和之心体悟生活,将茶禅之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极转变。

其次,茶禅文化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当今社会多有金钱至上、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之风气,人们把金钱视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而无真情实感,往日最纯朴的人际关系被金钱物化,变得淡漠起来,道德、信仰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更是显得不堪一击。这种状况下,茶禅文化的力量与价值便凸显出来了,其平和、淡泊、雅静的精神内涵可使人心向静。躁动之时,且停下奋进的步伐,寻一静谧幽美之处,品一壶清茶,以参人生奥妙,此情此景,再多的烦恼与困惑便都随风而去了。茶禅文化提倡和诚处世、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8],如若人人都能悟得此道,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那么社会风气便可焕然一新了[9-10]。

最后,茶禅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茶禅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日趋频繁,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茶禅界学者交往渐密,中韩双方还达成了定期举办“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共识,有力推动了茶禅文化的世界化进程。茶禅文化对世界多国茶文化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仅就日本来说,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早在唐朝之时,日本便多次派人前来学习茶艺和茶道,自此,饮茶之风便开始传入日本并逐渐流行开来,中国的茶禅文化更是奠定了日本茶道的精神基调。由于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对茶禅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他们将茶禅文化中一些元素与本土茶文化相融,为茶禅文化添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形式和内涵,这也是极具价值的。总的来说,茶禅文化走出中国,是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品茶内涵精神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冬品茶梅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