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0-12-13席彦军吴军舰李秀峰

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汉中茶树茶园

李 佼 席彦军 吴军舰 李秀峰 肖 瑶

(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23000; 2.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710003)

近年来随着全国茶产业的快速扩张发展,产能过剩、产品供需失衡、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现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茶产业规划“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标志着发展的重点将从整体规模的增长,转变为结构产品的优化。提质增效,绿色优质是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茶树生长生态环境优越,茶树栽培历史悠久。“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多、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香高、味浓、耐泡、形美”的汉中茶叶,汉中仙豪品牌荣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近年来茶产业作为陕西省特色产业,汉中市支柱绿色产业之一,发展快速,面积产值持续增加。为深入了解茶叶提质增效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前往汉中8个产茶县开展调研,总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推动茶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若干对策,以求为汉中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1 汉中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园面积产值持续增加,全市茶园面积达到8.2万公顷,总产量5.6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75亿元,占陕西省茶产业面积产值的一半以上。全市茶叶产销企业1889个,清洁化生产线达到110条,茶叶产品不断创新,基本形成绿茶为主导,红茶、黑毛茶、白茶逐步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汉中茶园由于其特有的优美生态景观和茶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业紧密结合,茶园观光、采摘体验、茶家乐迅速发展,拓宽了产业链。茶产业已成为汉中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山区产业脱贫的有效途径[1]。

2 汉中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汉中茶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表象下,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难点和要害。

2.1 茶树良种化程度偏低,缺少地方特色品种

良种出良茶,茶树品种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但品种问题始终是汉中茶叶的短板。一是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低。虽然近十年来大力新建无性系茶园,但总体无性系茶园只占38.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6%。二是茶树主栽品种较单一,缺乏地方特色。本地群体种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栽培面积大,但至今未形成无性系品种,难以推广[2]。各县无性系品种大都以‘龙井长叶’和‘平阳特早’为主,其他优质高抗的良种如‘陕茶一号’和‘中茶108’推广面较小。品种单一会造成采制高峰期集中,加工能力受制。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也存在大面积病虫害爆发的潜在风险。

2.2 茶园肥料管理水平不一,有机肥普及率低

茶园土壤养分均衡是高品质茶叶的主要保障。茶园土壤养分失衡是造成茶叶香气滋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制约茶叶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所在[3]。汉中茶园土壤养分既存在肥力不足情况,少量地区还存在化肥使用过量问题。两方面现象导致上述问题:一是有机肥普及率低。大部分茶企、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科学种植理念较强,重视有机肥施用,自有茶园以菜籽饼、 为主,少部分施用茶树复合肥,但整体基肥用量偏低。此外,由于有机肥成本高,鲜叶市场价格也不受其管理水平高而上涨,大部分普通茶农主要施用化肥甚至不施肥,总体施用有机肥的茶园面积不到20%,严重制约了茶叶品质提升。二是施肥配比不科学。普通茶农不注重氮磷钾配比,主要施加尿素、碳铵等氮肥,如西乡县部分茶区还存在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导致土壤养分比例严重失调。

2.3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粗放,水平亟待提升

各县茶园管理水平不一,茶企与普通农户之间茶园管理水平差距较大。总体来说,一是茶园修剪模式不利于春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秋季过早修剪或过度修剪严重影响第二年春茶开采时间和产量。大部分茶农不重视科学修剪,造成春茶产量低。二是不注重采养结合。生产上在春茶采收完后普遍缺乏及时追肥以恢复树势,随着近年来夏秋红茶、黑毛茶产量上升,虽然提高了茶园利用率,但过度采摘易造成茶树早衰、春茶产量减少。三是绿色防控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汉中生态环境良好,茶园未发生大规模病虫害,农药使用量极低甚至不使用农药。但茶园病虫害预防不能松懈,需要防治结合,重在防控。调研发现茶园采用黄板和杀虫灯等物理防控手段的面积不足10%,茶园抵御虫害风险能力薄弱。四是茶园草害严重。幼龄茶园杂草丛生,少数新建茶园缺乏有效管理而荒芜。成龄茶园每年数次除草,人工成本高,存在为节约成本而使用除草剂的现象。

2.4 茶园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

由于地域特征,汉中茶园位于缓坡山地,传统农业机械很难适应茶园生产。此外大部分茶园标准化建园水平偏低,茶树行间距小,微耕机、除草机和施肥机等机械较难用于现有茶园。由于机械化程度低,茶园全年除草、修剪、施肥和采摘所需劳动力极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紧缺和人口老龄化导致茶叶生产成本日益上涨,尤其在春季采摘季节,单芽采摘费用高达240元/公斤。采工紧缺还导致茶园采摘轮次少,应釆未釆,严重影响茶园利用率。机械化程度低和劳动力成本高是制约产量增加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

2.5 茶企转型升级资金缺乏,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调研发现大中型茶企在扩大生产规模,转型升级中面临资金缺乏问题,集中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有机茶园认证资金缺乏。有机茶园对提升汉中茶叶绿色品牌具有积极作用,对比陕南三市的有机茶园面积,汉中仅有4373公顷,占总面积的5.4%,低于商洛市的17.5%。这是由于有机茶园认证工作繁重且花费大,大部分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因资金缺乏而不断缩小有机茶园面积甚至退出认证,长远来看不利于汉茶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发挥地缘优势。二是清洁化加工流水线设备升级资金缺乏。茶叶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加工环节至关重要,建成一座茶叶标准化加工车间或购买一套清洁化加工线价格费用昂贵,普通茶企自身很难承担设备升级费用,小作坊式加工难以保障茶叶品质和安全。

3 汉中茶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茶产业在提质增效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思考,从技术层面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汉中茶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3.1 加快茶树育种进程,科学布局品种

3.1.1本地品种选育和引进品种推广齐头并进 一方面科研单位加快对本地茶树资源的创新利用,从中选育出汉中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推广适宜汉中地区栽植、高香优质的引进绿茶品种如陕茶一号、楮叶齐等,红绿茶兼制品种如丹桂、瑞香等[4]。现有红茶加工以地方群体种或绿茶品种为原料,品质较南方红茶有一定的差距。从源头着手,在保持绿茶为主导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红绿茶兼制品种,能够提升汉中红茶品质。推广品种首要是发展新品种母本园,在秋季建园季节,宣传主推新的茶树品种,逐步改善品种单一的格局。

3.1.2适度发展特色茶树品种 黄金芽茶、中黄一号、二号、三号等特异黄化茶系列是近年来茶叶市场的热门品种,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外形优美、香味独特的优势。从商品价值和茶叶品质来看,黄化茶所制成的绿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适应茶叶消费市场年轻群体。适当推广黄茶、白茶等特色突出的茶树品种,能够给汉中茶产业注入新活力,增加新卖点。

3.2 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发展绿色茶产业

汉中茶园面积的增长减缓,已趋于饱和,发展优质绿色茶产业,是提高产业效益最有效的途径。充分发挥优越的高山生态环境优势,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打造绿色生态茶园,做强汉中绿色茶叶品牌[5]。

3.2.1科研助力,开展高效茶园技术集成研究和推广 针对我市茶园管理水平低的现状,需要由科研机构来承担技术层面的工作,通过科研项目下达,鼓励科研单位开展茶园绿色高效技术研究和推广。研究包括茶园测土配方,筛选适宜汉中茶园的高效有机肥与茶叶专用复合肥,因地制宜制定茶园施肥方案,不同区域不同海拔的茶园修剪技术,茶园绿肥筛选,绿肥间作技术推广等。通过茶园绿色高效技术的集成和大力推广,逐步改良茶园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鲜叶产量和品质,减少茶园杂草和虫害的发生,对茶园提质增效具有关键作用[6]。

3.2.2政府发力,出台茶园有机肥补贴 长期施用化肥对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生物学性状和茶树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汉中市茶叶生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提高茶鲜叶内含物,改善茶叶品质[7]。针对茶农施用有机肥积极性低的问题,建议政府可出台有机肥补贴,选择一种适宜茶园施用的高效有机肥给予一定补贴加以推广。一方面由茶企选择茶叶合作社或连片茶园的茶农合作,发放有机肥,定点收购鲜叶。另一方面宣传鼓励茶农购买,使其在享受补贴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使用。政府资金补贴以提高有机肥普及率,从长远来看,对提升汉茶品质意义重大。

3.2.3联合推广,加大普及绿色防控技术 以“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为主题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各地茶园推广运用,绿色防控技术较为完善[8-11]。需要由农技推广单位联合基层农技人员,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手册等方式积极宣传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和技术手段,扩大色板和太阳能杀虫灯的推广面积。降低农药使用量,强化汉中茶叶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形象。

3.3 加快茶园机械化进程,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茶园劳动力紧缺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增加茶园机械化作业势在必行。一方面加快茶园机械的推广应用。首先新建茶园需要按照标准化建园,适宜机械作业。其次积极联系农机厂家,开发适宜山地茶园作业的机械,关注茶园机械新产品动向。目前西乡县正在大力推广手持采茶机,适宜西乡以炒青绿茶为主的产品结构,推广效果显著,极大的降低了采摘成本,茶农增收且提高茶园利用率,值得各县借鉴学习。另一方面增加茶叶专用机械补贴,建议政府调整茶叶专用机械补贴目录。由于茶园管理机械的特殊性和茶叶加工机械的不断更新,现有的补贴政策已经脱离实际需求,应根据茶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加大茶叶农机补贴和茶叶加工流水线补贴,以此推动产业的机械化进程。

3.4 增加茶企资金补贴,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3.4.1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 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提起云南茶叶,大家都会想到大益集团,而汉中茶业还缺乏影响力大,能够凝聚产业合力的大企业。未来还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一到两家锐意进取实力雄厚的茶企,起到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产业知名度的作用。同时兼顾中小企业,例如南郑法镇和牟家坝镇等主要产茶镇,中小茶厂密集,其中产量大产品优质的茶厂不在少数,而他们由于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或升级清洁化加工设备。若能选择一批有潜力的中小茶厂,给予资金帮扶,对带动一片区域发展有良好效果。

3.4.2补贴有机茶园认证,鼓励企业绿色发展 发展有机茶园对打造汉中茶产业绿色名片有积极作用,但有机茶园的认证费用高,挫败茶企发展有机茶园的积极性,认证面积逐年减少。茶叶主管部门可采取城固和西乡县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出资补贴部分认证费用和后续有机肥等补贴费用,鼓励企业开展有机茶园认证,打造成片有机茶园。

3.5 落实汉中仙毫加工标准,维护品牌声誉

汉中仙毫作为公共品牌,应该做到各县各茶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才能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针对市场上各县仙毫产品参次不齐的现状,急需真正落实汉中仙毫的加工标准。对于名优绿茶,严格规定采摘时间和原料标准,防止部分小茶厂以次等鲜叶加工仙毫,流入市场影响名优茶声誉的现象。

猜你喜欢

汉中茶树茶园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茶园飘香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汉中为王(二)
汉中为王(一)
茶园观色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