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高校中的育人作用研究
2020-12-12王新
王 新
(新疆师范大学宣传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开始深入研究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在近些年,共产党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逐渐汇集成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研究。在严格意义上,红色文化精神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起步阶段。红色文化资源的起步阶段是指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内涵开始被科学理论化地阐释。这一阶段在南昌大学朱小理的博士论文《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路径和方式》中有所体现。其引用了谭东发、吴小斌在《红色资源转与扶贫开发》(《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中的话语,指出了当前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起源正是出自这一文章当中。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发展阶段。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起步与高速发展这两个阶段是以2006年为界的。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指明,红色文化资源在此之后开始被广大专家学者关注,并且引起了更多学者的深思。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井冈山大学召开了中国红色教学教育研讨会之后,红色文化资源开始被愈来愈多的学者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耿琪的《“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一文中,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两个状态,一为物质状态,一为精神状态。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新思考。近几年来,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的研究,在我国有很多新的思考。国内的学者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专家学者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开始进入到其起到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层面。其中,张泰城、魏本权的《论红色资源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中的价值》(《求是》)一文中指出,红色文化资源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伟进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育人功能的领域当中,肖发生在《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井冈山大学学报》)一文中,将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他认为红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方向的确保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等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在国际研究视野中可以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等相等位。其研究在国外主要集中于工业革命前后,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当中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对立面存在。在工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伴随着资本主义弊端的显现,红色文化蓬勃发展,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苏联在冷战当中的解体,国外的革命文化资源的发展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由此,国外的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向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演变,逐步发展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针对中国的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国外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擎天巨柱,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外国学者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主要针对中国的红色文化进行一些描述和探究。《In the Red: On Contemporary Chines Culture》和《The East Is Red,Again - Why China's leaders are reviving Mao's legacy and “red culture”》中,针对2000年中国兴起的红色文化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对于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分析。
二是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理论研究。各国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均存在“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杨静云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两次赴美考察后,在《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中,亦认为“在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实际在社会上,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资产阶级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日本通常使用“爱国心”教育而非“爱国主义教育”一词,“修身课”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身。
三是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理论研究。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日本,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和新加坡,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并把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使用,担负着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价值取向的重任,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红色资源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可以把对学生的教育和激励融入到校园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地营造出一种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育人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一种精神感召和情感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