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020-12-12王慧芬董前程
王慧芬,董前程,2
(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自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自然界成为人类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黑格尔强调绝对精神,认为自然界就是物化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作为主体的个人是感性的对象,自然也是脱离于人类活动而存在的天然自然。然而,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立足实践,论证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传承创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方向,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以及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经过多方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并向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贡献自己的经验与力量。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本要素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从“人”“自然”两方面来考察,还要看到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形成发展的必要中介,在这三个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1.自在自然
“自在自然是指未经人类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包括人类历史产生之前的自然以及人类认识能力和活动范围之外的自然。”[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自在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优先于人类而存在。正如他所指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157在自在自然中,人类与动物一样,都要从大自然汲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才能实现自我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认为人是实践活动中的人,是社会历史中的人,为了能够使个人得以生存发展,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等基本生存条件,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及生产资料,通过劳动实践维持生命并创造财富。因此,可以说自然界赋予了人类生命,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
2.人化自然
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就要通过劳动实践作用于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获取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资料,从而使自然打上具有人类目的和意志的烙印,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人化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147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既生产物质资料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丰富着人化自然,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人:“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历史与社会的出发点,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前提。费尔巴哈将人看作脱离社会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产物,把人仅看作“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他眼中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而不是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实践活动中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指出“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151,146所以,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出发点,当人们生产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时,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实践: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人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进行改造和演进,获得发展动力,而实践就是二者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首先,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动物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人却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制造工具,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次,实践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的方法,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实践人们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提高认识能力,可以更好地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最后,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自然界有丰富的资源,给人们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这些资料并进行加工,以满足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但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获取利益,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回溯人类文明发展史,14世纪中叶欧洲暴发的黑死病、1918年的大流感、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流感、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等众多病毒疫情无情地肆虐着,造成了极大损失,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在以它的方式警醒人类,告诫人类不能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了“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的原因虽然尚未查明,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并发展的基础,不依赖于人而存在,“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998。阳光、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食物、衣服、住房等都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来,所以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而人类历史也就是改造自然的历史。在最初的原始文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一样,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界,敬畏和慑服于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生产劳动工具,实现自给自足,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有所加深。工业文明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利用自然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但是人类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过度生产和“消费异化”,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这一问题需要人们加以重视。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就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3]998科威尔也说过:“环境资源所导致的灾害性影响还会将人类带到一个严峻的分水岭,那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将会超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4]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的宝贵财富,其他一切生产活动都无法展开。
(二)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所处的自然界“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2]155。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形成发展的中介,如若离开它来谈自然是没有意义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也认可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奥康纳认为:“人类是依赖于‘对生命构成影响的外在条件’,即环境或‘自然’的。”[5]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通过利用并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需求,满足人们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人类具有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创造文明,但人类同地球上所有的生灵一样,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56
(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从整体的角度来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人类文明大视野中透视生态文明,在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并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站在新时代的角度提出的生态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生命共同体思想是指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共控、共荣的关系。”[6]人因自然而生,并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自然并加以改造,二者既相互制约又协同共进,因此,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发展需求的提升,人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估测,人类新发传染病的78%来源于野生动物,而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也再次指向野生动物,惨痛的教训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7]野生动物携带诸多病毒,比如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高达4 100多种,其中冠状病毒500多种;果子狸易成为SARS病毒等多种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还携带旋毛虫等多种体内寄生虫。食用野生动物不仅没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增加了与病毒接触的机会,扰乱了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新冠肺炎疫情昭示人们要以善的方式对待自然,否则就会殃及人自身。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998
人与自然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只是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受一定社会形态的制约。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途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没有剥削和压迫,私有制将不复存在,一切异化关系也都解除,从而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马尔库塞认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哲学思想也强调人与自然友好平等,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人应该尊重天并力求同于天的超越境界。[8]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及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以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实现“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各要素相互依存,而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9]13,131
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启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而文明衰,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纵观历史,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古埃及、古巴比伦衰落,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也导致许多生态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趋激烈等。由此,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非常重要。
(一)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和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平衡协调的固有属性和应然状态。‘共生’指的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双重互动关系。”[10]人类要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与发展,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杀害、售卖野生动物,破坏自然生态;并且也要使自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进步的方向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意味着人类要强化红线意识、夯实底线思维,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有限度地改造自然,对自然不过分依赖也不蓄意破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可以看出人对自然缺少应有的敬畏和善意。自然界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和生存法则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果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或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中,缺少对自然界的敬畏,最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不可预估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此次疫情就在警醒人们:人类打破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部分人出于各种心理而滥杀滥食野生动物,由此伤害了人类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1]24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利用,不讲保护修复,人类要在观念上不断进行反思,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更要外化于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禁止滥食、捕杀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如此也能降低人类接触和感染病毒的风险。
(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124,习近平总书记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为建设全面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1]24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论述,是立足新时代的新定位与新战略,更加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方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基础,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促进并改善民生,推进中国文明永续发展;以经济、科技、制度等综合手段为主要驱动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最大的合力保护发展生态环境;以满足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价值追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力以赴进行防控的同时,强调加强并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出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人和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定与担当。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践行绿色发展方式,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需求,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复兴。
(三)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立足当前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含着对美好环境、美好生态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且还关乎全球的生态安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1]289,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坚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大量人口死亡,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全球应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在当前的全球战“疫”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了一种现实选择。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不仅是对国际真诚合作的考验,也是对大国责任担当的检验。“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与主张,亦是中国的作为与担当。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只会伤及人类自己,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关乎着人类的未来,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建设一个和谐美丽的世界,推动个人实现自由,获得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生活上,还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以这次疫情为戒,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坚持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以期更好更快地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共同努力把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建成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