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理论”义利之辨思想研究

2020-12-12范桂生

关键词:义利银山金山

范桂生,王 健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贵州师范大学)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讲:“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这句话从“义利两有”“舍利取义”“义利相和”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向世界人民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他强调:“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244-24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金山银山”是经济发展,是“利”;“绿水青山”是生态环境,是“义”。《中庸》讲到“义者宜也”[3]28,具有“应当”的含义,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正确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正确对待“义”与“利”的关系。

一、义利两有: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以往一些学者认为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实则不然,儒家并非不重视利,只是反对将利作为人的价值标准。孔子承认喜好富贵厌恶贫穷是人之常情,但要符合道德标准。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70所以孔子并没有单纯地否定利,只是反对不符合道义的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并对义与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明确的解释。他告诫梁惠王:“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202孟子告诉梁惠王不要言利,因为他洞察到如果只以利言则会产生“上下交征利”的恶果,最后使国家陷入危难之中。所以从这一点看,孟子虽主张以义为怀,但并非完全抛弃了利。同样在向梁惠王讲述王道思想时,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3]203所以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的开端就在于让百姓获得生活的物质条件,保障自己生活。而孟子的这种治国思想,同样反映了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所谓“不违农时”“以时入林”“不可胜食”“不可胜用”正是孟子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尊重的体现。

孟子的义利观,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正是当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古老的理论来源。而其所强调的王道之治的目的同样与新时代背景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目的不谋而合,都是为了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调研中曾指出,从长远来看青山绿水具有重大的价值,所以要将环境的质量视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那个时候关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质量保障关系的阐释,与几千年前孟子关于人民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的表述体现出了高度相似的特点,实际上也反映出了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体之间义利关系的一种思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成了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可以说是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金山银山”是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动力,是对“利”的方面肯定。而“绿水青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是“义”的生动体现。所以,“绿水青山”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既要金山银山”,表明促进经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仍然至关重要。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发展需要以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迅速腾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严峻形势成了现代化建设转型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为了换取现在的富裕而牺牲子孙的幸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论述进一步说明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更加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永续发展的必然性。“既要”“也要”体现出了一种递进关系,即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二者之间不能偏废。这亦是对传统义利两有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二、舍利取义: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正如前文所讲,儒家的义利思想并没有单纯地否定对利的追求。在孔子看来,义与利可以兼而有之的,但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该自觉地怀义统利,做到见利思义,甚至是舍利取义,可见孔子将义置于了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选择的地位。“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3]96,这亦是孔子对于利的追求给出的态度。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孔子也承认追求利益是正当的行为,但他所强调的重点是“可求”与“不可求”的问题,而判断某种利是可求还是不可求的标准,实际上又回归到了义的问题上。所以,不符合道义的富贵是为孔子所不齿的,因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97。孔子还看到了如果不加节制无限地追求富贵利益,则会出现“放于利而行,多怨”[3]72的这个现实问题。因此,孔子力倡以义为利,反对不符义的富贵。而孔子强调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正是过去几十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取得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有所忽视的价值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国登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以近乎年均10%的增长速度谱写着中国奇迹。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需要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关系问题。其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间的协调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已成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取得进一步发展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发展问题之一。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用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今天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被关闭,大量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产业被叫停。正如孟子所讲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338,那些只图一时之快、谋求短期利益的企业所带来的“效益”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比起来就像鱼和熊掌的关系。在民族大义、生存大义面前,我们勇于壮士断腕,及时认清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者间孰轻孰重的问题。显然,如果经济发展导致了环境破坏,我们宁可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我们宁可暂缓经济发展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勇于取舍精神,蕴含着数千年来儒家义利思想中舍利取义的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过去那种“三高”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永续发展。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4]23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中的“宁要”与“不要”,与孔子所讲的“可求”与“不可求”本质上都是在讲“义者,宜也”的关系问题,前者持肯定态度,后者则是否定的思想。这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冲突问题时所作出的价值选择,充分肯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表达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决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问题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义为怀的价值选择符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的社会需要。能够正确取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我们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儒家“舍利取义”的义利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三、义利相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儒家主张以义统摄利,强调舍利取义,但在处理义利关系时所主张的是义利双全。孔子评价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3]79从这一点上看,孔子反对苛政,主张仁爱,关心百姓的物质利益。孟子也主张仁政,其思想内容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内容。他强调要充分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的欲求,做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3]204。与孔子、孟子相比,荀子则更为明显地肯定人的欲望,而且他还意识到了人欲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这个现实问题,即所谓“虽为天子,欲不可尽”[5],所以要采取合理的节制。他在《礼论》中强调人的欲望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用义对人欲进行节制和调整,满足人的合理利益。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义利相和”的思想。

更早时期的《周易》也有关于义、利关系的讨论。《周易》云“利者义之和”“利物足以和义”。所谓“利者义之和”,便是说自然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利物足以和义”,则是说人能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于义。前者主要就普遍自然法则而言,后者主要就人事而言,二者也都体现了“义利相和”的思想。

到了宋代,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吸收发展了孟子思想,通过研究《周易》,将儒家的义利观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义利相和”的观点。苏洵所著的《利者义之和论》便是对《周易》“利者,义之和”的进一步解释。他一方面肯定了义的道德要求,认为义是行为规范,并且可以矫正天下人的不正之心,“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6]277。另一方面,他认为虽然将义作为道德标准可以匡正天下之心,但只言义而没有利,就是徒义,就是“圣人戕天下之器也”[6]277。受苏洵的影响,苏轼在分析了义与利的道德价值地位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反对徒义、批判徒利,提出了义利相和的观点。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解释“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是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这句话时,提出了“礼非亨则偏滞而不合,义非利则惨洌而不和”[7]。这一解释非常明显地表明了其对苏洵义利关系主张的继承。苏轼认为礼如果没有亨,即“长人嘉会”则会偏滞而难以相合,如果义没有利作为补充就会“惨洌不和”。利要和于义,而义必须也要以利和;如果义没有利,则人民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是对百姓的一种残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时,最后的落脚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为他同样清楚“利”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我们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那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事实上,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可以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又一途径,所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内涵要求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构建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就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央文件,从此“两山理论”成了指导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8]。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中央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9]

生态文明概念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一和谐思想是对传统的“和”的思想的继承。儒家的“和”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370;程颐继承发展了孟子的观点,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0]的论述;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1]。儒家关于“和”的言论表明了人与自然、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和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谐的思想也反映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山银山象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经济质量提高不仅依靠生产力水平,同样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经济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利益环节,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承载了义利相和的观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2]245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生态环境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转换为经济财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24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绿水青山,即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这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是无法用经济发展来代替的。

自然并非是单纯的独立于人的客观现实,而是基于人的活动对象化的反映,具有人的价值选择,同时能创造物质价值。所以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使自然增加价值和将自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因此,要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并能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持续良性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246习近平总书记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蕴含了丰富的义利相和的思想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丽中国的建设,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为必然之路。这不仅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推进绿色发展。(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4]50-51。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新的发展理念需要认真贯彻,时刻牢记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意环境改善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2]246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传统儒家义利两有、舍利取义和义利相和的义利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这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的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在新时代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同时,“两山”思想中所蕴含的义利观为新时代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义利银山金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北京义利经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儿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义利“新生”?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