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2020-12-11吴俊
吴俊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学习课堂,助力学生高效學习。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历史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将这一理念践行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积极探寻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服务好学生的在校学习。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初中历史教学入手,探讨如何立足新课程理念,革新历史教学,助力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法 历史 学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54-01
在核心素养时代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要由“知识主位”逐渐过渡到“能力主位”,在课堂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课堂中推动学生在思维、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打造一个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高效历史课堂,引领学生们的历史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一、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欲
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去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抽象性、距离现代生活较远的历史知识,更需要借助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评价某一历史事实或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背历史的“书呆子”。
例如,教学“五四运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学生们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去播放一组2019年5月4日,全国各地青年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图片,还可以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主题晚会。随后教师们提问学生:每年的5月4日被国家确定为青年节。你们知道为什么将这一天作为青年节吗?这与什么事件有关?学生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在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已经度过了多次青年节,也参加过相关的活动,通过多媒体创设如此生活化的情景,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们自己的相关生活经验,回忆起了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了解。处于对这一节日背后历史事件的探究兴趣,他们主动参与了课堂学习。另外,在这样生活化的历史情景中,还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历史,由生活上升到历史,感悟到了生活与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促成本课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在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中启迪开拓思维
中学生的思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面对一些抽象性、复杂性的概念时,依然理解上存在困难,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何引领学生们摆脱表象的困惑,深入背后的深刻内涵,还需要巧用互动,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以推动学生去主动思考,开拓思维,实现“读史使人明智”的目标。
例如,教学“辛亥革命”,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设置了开放性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在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中,学生们发散思维,思索回忆课前所讲,结合课本知识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学生们辩证思考、搜索相关史实,如在“失败的一面”有的学生表示赞同,并给出了几点理由:“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成功的一面”上,则从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将新知识慢慢消化,并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培养了学生们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
三、在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提高学生实践素养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于教师的口头传授,合作探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将学习任务下放给了学生,学生不再坐着接受知识,而是需要调动自己的能动性,与成员们一起思考、交流、验证、探索,在集体的智慧下去理解知识、认知原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例如,“五四运动”这一部分知识时,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是引领学生们把握五四运动的性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與其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如将问题抛给他们,鼓励小组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在讨论中,学生们将新、旧民主革命进行了对比,从领导阶级、思想基础、革命的结果、革命的目标、革命时代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还制作出了表格,让两种革命之间的差异一目了然。由此得出了结论: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慢慢居于领导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播,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朝着社会主义迈进,所以我们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交流和分享,体验到了历史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不仅仅对本部分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改革初中历史教育,立足学生们的生理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更好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建标.浅谈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J].学周刊,2019(31):69.
[2]李永祥.浅谈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