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普及化,普通教育创新化
——北京市“翱翔计划”的新发展
2020-12-1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获奖成果:“翱翔计划”: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
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奠基性作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协调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7 年,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契机下,北京市率先在高中阶段酝酿并实施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计划”,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为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的要求,并将“翱翔计划”作为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新的起点
“翱翔计划”经过多年探索,以首都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打破体制壁垒、构建课程体系、探索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横向整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整体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的“北京模式”,并于2014 年获得了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需要我们继续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与模式,关注未来人才在今天的成长需求、核心素养培育和长远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翱翔计划”团队在总结梳理、汲取经验的基础上,着眼首都教育发展未来,继续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搭建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全社会共同参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大翱翔教育体系”,继续探索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
新的发展
北京市以“翱翔计划”为基础,通过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根本、打造三支队伍、推动四项创新、建设五类基地、开发六类资源、推进七项探索、抗疫八大举措,久久为功,实现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从“创新教育普及化”向“普通教育创新化”的新发展。
2014 年4 月24 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科学探秘”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成立。
2014 年6 月12 日,第六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举办。
2015 年10 月31 日,北京市举办首届青少年创意市集。
(一)围绕一个中心
北京市基础教育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这一中心,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方式及手段、教育资源、教育管理体制、实践环境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创新探索,达到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创新精神教育、个性教育相融合的、全面的人才发展目标。
(二)坚持两个根本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特别注重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注重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是立足“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完善人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这为北京市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三)打造三支队伍
一是组建了一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的各领域500余位专家(包括30 余位院士)组成的专家指导队伍,根据专家团队工作职能进一步细分为稳定的研究专家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团队,以及开放的业务咨询与评审专家团队。
二是培养了一支由700 余位学科教师(包括60 余位特级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开展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行动研究和集中研修,实施让教师在学员培养中成长、在课程开发中成长、在科研实践中成长的“翱翔工程”。教师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引领下,积极开展自主科研,走出校园进行集中研修,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是形成了一支150 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这支团队由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着科技创新教育或经历的大学生,以及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退休老教师等组成。
三支队伍共同组成人才培养工作团队,深度参与到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各个环节工作中。
(四)推动四项创新
1. 工作机制创新
一是推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文件,如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京教财〔2012〕36 号)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二是研究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与方案,如历年《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年度计划》《“翱翔计划”学员推选方案》《翱翔学员培养结业评价方案》等,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培养效果。
2. 培养方式创新
在采取市-区-校联动的培养方式开展相关常态工作的基础上,更是跨越常态,创新机制体制,超越各部门条块分割的职能划分,联动不同行政部门和社会单位,跨学科、跨学段、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支持和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形成“生源基地-培养基地-实践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翱翔学员培养任务的“三校”管理机制和生源基地、培养基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员的“三师”培养机制。
3. 教育方式创新
2016 年7 月11 日,第一届北京市中小学“模拟政协”推进现场会召开。
2017 年1 月,北京市教委刘宇辉主任在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务咨询会上,接受师生代表咨询。
2017 年4 月26 日,与辽宁省抚顺市政协考察团队交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2018 年11 月8 日,与重庆市创新人才培养团队进行交流。
2019 年4 月30 日,“小雏鹰”为一带一路发展建言。
2019 年6 月15 日,第十一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上,学员与专家交流。
建设形成生源基地基础性课程、培养基地过渡性课程、实践基地熏陶体验课程构成的“三类”课程机制;通过“雏鹰计划”和“杏林春苗计划”,对科技成果资源进行课程转化,对博物馆与科普场馆资源进行教学化开发,不断积累和丰富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新鲜的、生动的课堂,开展更加接地气、扎根生活的学习。
在线教育是教育模式的升级和创新,催生教育的新场景、新业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为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
4. 评价方式创新
翱翔学员培养探索形成了由发现阶段的推选性评价、培养阶段的过程性评价、结业阶段的发展性评价构成的“三段”评价机制。在翱翔学员发现阶段,通过“选、评、做”的翱翔学员推选模式,实现了基于“培养从推选开始”的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自发现”,同伴的“互发现”,以及专家、老师的“助发现”。在培养阶段,通过翱翔学员采用学员自评、同伴互评、导师评价、学校评价、学院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记录翱翔学员成长全过程。在结业阶段,依托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对学生的探究作品、汇报及答辩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学员探究作品评价报告。目前已直接培养了12 批3000 余名翱翔学员,形成了2411 份学生探究作品。
(五)建设五类基地
经过12 年的实践探索,北京市目前确立了29 所培养基地、31 所课程基地、包括140 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 余家实验室的实践基地、包括全市近200 所高中校的生源基地,以及包括全市300 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雏鹰基地。
在各自承担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不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各基地还结合本区域、本单位特色和实际情况,纷纷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并通过制定协作体章程给予制度保障。目前,全市已成立59 个协作体,其中不仅有培养基地、课程基地、雏鹰基地等相关中小学校牵头的协作体,还有区教委、区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牵头成立的协作体,通过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事业的开展。
(六)开发六类资源
探索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统一战线。通过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与博物馆、企业、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社会团体六类社会资源,开发、实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鼓励学生采取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推进七项探索
2007 年以来,北京市以“翱翔计划”“雏鹰计划”“青少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为依托,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1. 雏鹰建言行动
雏鹰建言行动源自教育教学的需求,中小学生从关注家庭、班级、学校等身边的“小事”,逐步扩展到社区、社会乃至国家的“大事”,形成建设性表达。雏鹰建言行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激发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截止2019 年底,共征集了来自全市中小学生的72850 余条建言。
2. 青少年“模拟政协”
“雏鹰建言”中有关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优秀建言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推动形成了“模拟提案”,至今已有5200 余项“模拟提案”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素材,被带上“两会”。
3. 雏鹰爱心行动
引导中小学生在深入社会中体察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中体验人生价值,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中切实培育担当心、行动力和公益精神,推动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小创客”培育
2019 年10 月22 日,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届模拟政协举行。
2019 年12 月27 日,前往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名县,为教育干部和教师做“人才培养创新”报告。
2020 年4 月,线上举办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学员与专家通过视频交流。
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以学生创造力发展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5. 现场教学
跨科整合、跨域培养、跨界支撑的现场教学实践,它超越了政治、历史、语文等单一学科的边界,与学校课堂教学互联互通,与报告讲座、参观走访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了教育实践的广泛参与性和深刻影响性。学生及教师代表参与的“纪念五一口号”和“纪念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新政协成立70 周年”等现场教学实践,呈现了学生、教师、学校在现场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的教学思考和课程亲历者的感受,推动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6. “科学探秘”奥林匹克
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由学生主动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材料,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为目的的探索性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创新体验”的新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 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立足北京市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学习服务平台,为全市七、八年级学生提供优质、多元、丰富、生动的合作探究式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八)抗疫八项举措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抓住这一特有的教育契机,推出“雏鹰宅家战疫”,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覆盖大中小幼全学段,包括“抗疫有我、宅家学习、宅家劳动、宅家锻炼、宅家探究、线上翱翔、创新探索、模拟政协”等八大举措与抗疫精神教育交融契合,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为创新思政教育新阵地。
(九)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更加开放、创新的“大翱翔教育体系”
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不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各部门的有力支持,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市专家联谊会、市教委、市科委、市政协、市财政局、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国家标准委、市中医管理局、市慈善基金会等诸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了多元支持,为北京市扩大基础教育优质教育供给、实现跨部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建立更加开放、创新的“大翱翔教育体系”奠定了宽厚的基础。
新的思考
近年来,北京市以“翱翔计划”等项目为依托,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使之变成能够广泛推动的机制,使教育供给侧改革逐步由条块分割转向统筹实施,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内涵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引导
营造有利于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优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创新人才的多元培养方式、多元认定方式、多元评价方式以及多元教育资源提供,为创新人才成长创设宽松环境、和谐氛围。
(二)加强组织建设,实施高端统筹
成立由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立由教育、心理、科技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家指导。建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与实施。同时实现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建立人才成长档案。
(三)提供政策、经费、资源支持
出台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政策支撑。设立创新人才培养政府专项基金,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经费支撑。实施资源转化工程,转化科技、文化、社会等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丰富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