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诊断
2020-12-11李克军孙明霞商书范通讯作者
李克军,孙明霞,徐 冰,商书范,李 辉(通讯作者)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1300)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多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细胞,通常无内分泌功能,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而命名,主要分为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鼓室球瘤及迷走神经球瘤[1],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少部分患者可发生恶变、转移。临床以搏动性肿块及搏动性耳鸣为主要症状,肿瘤最大特点血供异常丰富[2-4]。早期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的评估对于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搜集了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上级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9 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资料。9 例均为单侧,右侧5 例,左侧4 例。男5 例,女4 例,年龄24~52 岁,病程1 ~13 年不等;临床表现(见表1)。耳镜检查2 例颈静脉球瘤见搏动性蓝色肿块。
鼓室球瘤(n=2)颈部肿块 5(100) 0 0颈部肿块伴搏动感 3(33.3) 0 0声音嘶哑 3(33.3) 0 0搏动性耳鸣 0 2(100) 2听力下降 0 2(100) 1(50)头痛 0 1(50) 0主要症状 颈动脉体瘤(n=5)颈静脉球瘤(n=2)
1.2 检查方法与参数
CT 使用双源CT 机。扫描条件:120 ~140kV,自动毫安技术,层厚5mm,重组层厚0.625mm。CT 平扫及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流速为2.5ml/s,采用双期,即:动脉期,静脉期,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HRCT:扫描参数:140kV,220mAs,探测器16×0.625mm,FOV18cm×18cm。重建层厚1mm,间隔1mm。
MR 检查应用3.0T 超导型MR 扫描仪。扫描序列:横 断 面FSE T2WI,TR3800ms、TE110ms,NEX2 次,矩阵512×512,FOV18cm×18cm。FSE T1WI,TR600ms,TE20ms,NEX2 次,矩阵512×512,FOV 18cm×18cm。层厚均为4mm,层间距0.4mm。对比剂采用Gd-DTPA 注射液,剂量0.1mmol/kg,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2.5ml/s,增强横断面、冠状面及斜矢状面T1WI 扫描。
肿瘤分型:Shamblin 等将颈动脉体归类为Ⅰ、Ⅱ、Ⅲ型:Ⅰ型:肿块直径多小于4cm,未包绕颈动脉;Ⅱ型:肿块直径多大于4cm,颈动脉被包绕状态;Ⅲ型:瘤体巨大,颈动脉分叉被完全包埋于瘤体内[5]。Fisch 对颈静脉球瘤分型:C1 为肿瘤局限于颈静脉孔、颈静脉球;C2 肿瘤累及颈动脉管垂直段;C3 为肿瘤累及颈动脉管水平段;C4 为肿瘤累及破裂孔及海绵窦;D1 为颅内扩展≤2cm;D2为颅内扩展>2cm[6]。鼓室球瘤临床分三型,肿瘤局限表现为鼓室内小结节为Ⅰ型,肿瘤充满鼓室为Ⅱ型,如果肿瘤超出鼓室为Ⅲ型[7]。
2 结果
2.1 肿瘤类型及病变部位及继发改变
颈动脉体瘤5 例,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图1 ~4),分型属Ⅱ、Ⅲ型。MR 及CT 重建显示肿块骑跨在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外动脉呈弧形受压,部分包绕。颈静脉球瘤(图5 ~6)2 例,1 例为C1 型,1 例为C2 型,HRCT 表现颈静脉孔扩大,周围骨质破坏(图5),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图6);鼓室球瘤2 例,1 例为Ⅰ型,1 例为Ⅲ型,Ⅰ型位于鼓岬处(图7),Ⅲ型充满中耳鼓室,包埋听小骨,累及外耳道,明显强化(图8),继发中耳乳突炎。
2.2 影像学表现
8 例增强(4 例增强 CT,4 例增强MR)显示病变明显强化(图2、4、6、8),4 例颈动脉体瘤增强CT(动脉期)表现肿块强化程度接近邻近动脉,病变表面见迂曲的血管影2 例。静脉期增强幅度有所减低。4 例MR 图像均显示血管流空信号,其中颈动脉体瘤、鼓室球瘤各1 例,颈静脉球瘤2 例,T1WI 显示“椒盐征”2 例,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各1 例,(图3 白箭所示)病灶内见点片状高信号,即:“盐”,(图3 黑箭所示)血管流空(低)信号,即:“椒”,高信号与低信号构成了典型的“椒盐征”。
3 讨论
3.1 概述
头颈副神经节瘤沿副交感神经系统紧密排列,在头颈部肿瘤中,约占0.6%,约占所有副神经节瘤的3%。它们分布广泛,主要位于颈静脉孔(即:颈静脉球瘤)、耳蜗旁鼓岬处(鼓室球瘤)、咽旁间隙(迷走神经球瘤)、颈内外动脉分叉(颈动脉体瘤)。通常是在影像学上发现的。本组颈动脉体瘤5 例(56%),同文献[8-9]报道颈动脉体瘤最多见一致。散发单侧病例多见,双侧少见,而有家族史的病例双侧发病比例明显增高,可以达 30%或更多[10]。恶变率约6 ~19%,本组病例未见恶变,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3.2 临床症状
病变多为良性,生长缓慢,本组病例最长病史13 年。颈部搏动性肿块或搏动性耳鸣为主要表现,本组3 例肿块表面可触及搏动感;本组颈静脉球瘤及鼓室球瘤临床上均见搏动性耳鸣,累及颅神经可伴颅神经麻痹,本组3 例伴声音嘶哑,颅底骨质受累可以出现头痛等临床症状,本组1 例伴头痛。1 例鼓室球瘤及2 例颈静脉球瘤累及外中内耳结构,出现听力下降,部分患者耳镜观察见搏动性蓝色肿块,本组2 例。
3.3 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肿瘤切面红褐色,可见丰富的滋养血管。间质透明变性,血管丰富,呈血窦样扩张[11]。
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肿瘤含丰富血管及血窦,部分患者术前要进行栓塞。对于大肿瘤、复发病例、高龄病人,有时也考虑放射治疗和随诊观察方法[12]。手术前定位及定性诊断对于肿瘤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3.4 影像学检查及特点
影像学检查目的肿瘤定位、范围的评估及定性诊断。CT 和MR 首选,CT 技术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少的运动伪影 能够更好地评估肿瘤对颞骨侵犯。MR 成像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从而提供了独特的诊断和预后信息,二者结合,相互补充。
副神经节瘤最大特点是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必不可少。颈动脉体瘤及发生于颈动脉体附近的迷走神经球瘤CT 可以作为主要检查方法,颞骨区病变接近颅底,骨质伪影干扰,首选MR检查。增强CT动脉期观察最佳,病变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近似于动脉,部分病变表面见小血管影,本组2例病灶表面见小血管影。MR 可以显示病变内部血管流空信号,本组4 例MR 检查病变均见血管流空信号,“椒盐征”为其MR 较为特征性表现,T1WI 序列观察,本组2 例见“椒盐征”,高流速的血管产生流空(低)信号,即:“椒”,病灶内亚急性期出血及慢血流表现为点片状高信号,即:“盐”,高信号与低信号构成了典型的“椒盐征”,“椒盐征”并非本系列疾病特异性表现,其他疾病也可表现“椒盐征”,如鼻咽纤维血管瘤、内淋巴囊瘤等。
3.5 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常可见囊变、坏死,强化程度不及副神经节瘤,通常不会出现“椒盐征”,一般不会造成骨质破坏,会引起骨质的压迫吸收。
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位于颈动脉间隙区后外侧,多发,较大时常融合成团块状,强化不明显或以环状强化一般不会引起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尤其是双侧颈动脉体瘤更需与其鉴别。
颈静脉孔区脑膜瘤及内淋巴囊瘤,脑膜瘤强化明显,但程度仍不及颈静脉球瘤,一般不会出现“椒盐征”,肿瘤附着处骨质增生,附着处的脑膜多增厚、强化,出现“脑膜尾征”。内淋巴囊瘤虽然临床上少见,笔者认为,也应该作为鉴别疾病之一,内淋巴囊T1WI 图像也可见斑片状高信号,主要为亚急性出血或胆固醇与蛋白混合物所致,瘤体较大时也可见血管流空信号,个别病例亦可见“椒盐征”。该肿瘤血供也很丰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也可以造成浸润性骨质破坏,影像表现与副神经节瘤相似,主要鉴别点是病变位置不同,内淋巴囊瘤位于前庭导水管后外侧,以岩骨后缘为中心生长,一般不会造成颈静脉孔扩大。
中耳乳突炎,鼓室球瘤典型位于中耳鼓室鼓岬旁。Ⅰ型病变小,容易漏诊,尤其是平扫图像,影像表现鼓岬旁孤立小结节,临床有搏动性耳鸣症状时,要警惕鼓室球瘤的可能,一定要行增强扫描加以判断,Ⅱ及Ⅲ型患者主要与中耳乳突炎鉴别,增强扫描仍旧是主要鉴别手段。
总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部位特殊,肿瘤富血供,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椒盐征”的出现强烈提示本病的可能。CT 与MR 各具优势,二者有效结合,对肿瘤的定位、范围的评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从而更好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