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11王晓梅
王晓梅,韩 良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在不同场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重要的阐述,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形成了对当代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传统文化观。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多次引用古代名篇典籍中的词句来阐述他的思想,包括“夙夜在公”的为官之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的民本观、“勤俭戒奢、防微杜渐”的廉政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和合思想等,可谓意蕴无穷。
(一)勤政为民理念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艰苦奋斗,努力工作,能够尽最大的努力给人民提供最好的生活。”[1]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正体现了我党勤政为民的理念;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的闭幕会上指出要“夙夜在公”,尽职尽责,了解人民所思所盼所想,贯彻落实勤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顾名思义就是勤于政事,恪尽职守地为国为民做事,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逻辑起点。习近平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强调勤政为民应有的精神和态度。他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真正的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要从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到应尽的责任。
(二)廉政反腐理念
习近平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反腐理念,用历史典故和名言警句为官员筑牢思想防线。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他强调只有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才能兴国安邦正百官。十八大以后,对有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恶劣行径,我党坚决铁腕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因为只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保障社会健康发展,才能“顺民心、合民意”。习近平用“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强调要吸取历史教训促进反腐工作的开展。由此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官德、政德问题,强调了“勤俭戒奢、防微杜渐”的廉政思想,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警示,呼吁党员干部拥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志勇多困于所溺”的忧患意识。
(三)以民为本理念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民本理念,形成了敬民、爱民、安民、顺民、利民的民本思想,把服务人民作为全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契合了自古以来就有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十九大报告将十七大报告中的“五个有”变成“七个有”,新增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体现了习近平对民本思想的发展。“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2],习近平认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无论是政权还是政党,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顺民心,背离人心必然导致失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达到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与民同乐的境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凝心聚力向着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进发。
(四)和平发展理念
“和”的思想渗透在中华文明的骨子里,“和实生物”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习近平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用于外交中,指出中国追求的是和平发展,中国人民追求的是和谐、志同道合。这种“和”思想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一致好评,因为它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世界的梦。这句话深刻表明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一起相互促进、和平发展,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为世界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习近平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正面反馈与积极回应。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运用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具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科学性等显著特征。
(一)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要保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依靠人民这一最彻底、最忠实的力量。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秉承人民情怀,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人民所思所想所求。他强调,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党在领导文化建设中认识到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人民群众的标准来衡量文化建设的成效。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哲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产生以后又对实践发生反作用,即改变世界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与脱离实践的、停留于理论的旧唯物主义者有本质区别。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实践中探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新时代充满创造力的“实践论”,是我国文化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处处体现着它的实践性。
(三)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自它诞生以来,就一直与时俱进,作为每一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习近平非常重视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要契合时代、回答时代课题。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一直与时代同步,不脱离实际、不脱离人民,总是关注和解决时代最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洞察和深刻研判了国际局势和中国现状,得出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根据这一实际,习近平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提出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见解、新认识,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这一鲜活理论,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从文化角度对时代予以的观照和回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突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创造性贡献。
(四)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反映自然、社会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无产阶级进行科学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新时代如何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回答,集时代性、原创性与系统性于一体。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密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从而体现了它的科学性。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和解决实际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批判性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的思想与认识,与时俱进为传统文化观注入新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突出的当代价值。
(一)为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强盛,很多学者和国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种错误思潮,一是历史虚无主义,一是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不加具体分析就盲目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传承,而文化复古主义者总是坚决反对西化,要求重回孔孟之道。由于时代背景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确实带有封建色彩和一些糟粕性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存在适用于今时今日的光辉价值。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而是要批判的继承。在文化领域我们走过弯路,例如过去的“批孔”,如今更是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警惕糟粕文化再现和文化保守主义死灰复燃。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诸如算命、风水学等打着传统文化幌子进行的封建活动,不少人甚至党员干部也趋之若鹜。而社会上素质低下、假冒伪劣、腐败贪污等现象,都被文化保守主义者当作“西学是毒、开放是错”的佐证,他们宣扬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回归传统。为了解决这些片面及不理性的现象与主张需要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都是对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错误思潮强有力的纠错,对树立正确传统文化观意义重大。
(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进程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近代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富强。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都曾因为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导致过一些惨痛教训。但我党从这些教训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过全党的智慧探索,已形成了众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文化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在路上。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契合之处:比如马克思主义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和我国古代提出的“大同社会”可以补充结合;比如马克思主义强调“党性”,中国传统文化又很重视“修养”,两者相结合就产生了“党性修养”的概念。习近平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所以他多次在重要场合和讲话中引经据典、用传统文化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习近平将二者在形式与内容方面进行结合创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故事、警句去讲述马克思主义原理,使中国人民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越发熟悉,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进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并将其进行了创新发展。
(三)弘扬和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4]各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流道德观,比如民国时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为立国之本。如今,主流道德观的内涵虽几经易变,但也可以看出,这些道德观也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新时代习近平在众多传统文化中总结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5]等美好品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道德水平建设却跟不上。老人该不该扶、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道德问题频频见诸报端,我们貌似陷入了道德困境。面对此种困境,习近平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必不可少,因为它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习近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性,体现在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变迁沉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让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并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使人民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这句名言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有才无德是害才,有德有才是人才。道德修养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养大德者方可成就大业。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继承,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精神,是摆脱现代道德困境的良方。
(四)增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句话是说,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文化发展一定要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由于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虽然现在已进入经济稳步可持续增长状态,但文化建设却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文化的自我调适能力欠缺,容易文化自卑现象的产生。例如,对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成就视而不见,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置若罔闻,却对国外的西式民主和自由市场充满向往,对社会主义制度颇有微词;对中国传统节日嗤之以鼻,却对西方节日趋之若鹜。面对种种情况,习近平提出了“四个自信”。只有文化自信,人们才会把中国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当前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只有文化自信,人们才会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新现有文化;只有文化自信,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在践行他的传统文化观时同步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首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国领袖的文化自信必然能促进人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经常采用中国传统文化阐述解释问题就是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解决当下问题。其次,习近平同志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去解决世界难题,在外交场合贡献了中国智慧,并获得了广泛赞赏和好评。最后,习近平同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这让人民更加认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明。
总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南。依此前行,中国传统文化必然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国际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国际形象明显改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