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0-12-11董艺硕西北师范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文博会体育产业

文/董艺硕 (西北师范大学)

一、体育产业概述及分类

20世纪80年代体育产业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它是指以体育为支撑点而形成的产业,重在推广体育项目和活动,宣传体育公司用品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相关产业。

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改善各地区经济结构、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贡献。也可以说是在某一区域内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

体育产业逐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同等属性,例如注重商业效益、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性,突出体育的主体地位,其重要价值还在于它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国家综合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发展和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常见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用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健身业、体育媒介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彩票业等。

二、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不足

(一)产业规模单一,创新程度不够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增加,但比起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还有待增速。从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看出仍然以传统体育产业为主,开拓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很难形成完备产业链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内来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大幅度提升,还要多在结构、规模和创新程度上加大力度。

(二)思想意识滞后对体育产业存在认知偏差

在中国,体育产业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色彩,现行的体育运行机制主要还是以竞技为主,体育产业要想发展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对市场化的体育消费仍然缺乏认识。目前,体育的运行过程正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这是现如今发展体育产业的必然道路。大部分人普遍将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等同看待,殊不知两者有明显区别。

(三)缺乏专门性人才

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对于求职者而言,单靠对体育的兴趣已经不能确保有个顺畅的职业生涯了,体育产业人才的需求度,和以往体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鸿沟。体育产业需要的是既懂体育相关专业知识,又能实操并且可以为大众答疑解惑的复合型人才,但这一领域的人才急剧匮乏,也是导致体育产业难以长足发展的根本,突破人才短板,显得至关重要。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体育已成为一个地区的品牌名片,就目前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绝大部分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中部和西南等地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与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密切相关,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区域要依托优势体育项目,开发相关体育产业。

三、河西走廊区位优势

河西走廊古称凉州,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狭长状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作为当时中国汉地与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脉,在喜马拉雅山脉强力运动过程中,祁连山脉大面积隆起,为走廊带来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冲积物。该地区地势平缓,一般海拔在1500米左右。沿河的冲积平原形成了大片绿洲,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利好,利于人类长期居住,在其余广大地区戈壁和沙漠分布居多,嘉峪关以西和敦煌地区有着大量的戈壁荒滩。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500千米,海拔一般1100-1500米。走廊地区的河流大多发源于祁连山地的内陆流域,50多条河流依次汇合为石羊河、疏勒河和黑河三大河流。河西走廊的内部连绵起伏,大部分地区干燥剥蚀,山地、丘陵居多。河西走廊地带气候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并不影响该地区的水源利用率,祁连山有着丰富的冰雪融水,为灌溉农业提供了保障,也是西北地区最优良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作物集中产地。冬季普遍结冰。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最高可达3500小时,光照资源极为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环境。走廊地处中纬度地带,海拔偏高,气温热量不足、但在农作物生长周期里气温普遍偏高,又因为温差较大,特别适于瓜果糖分的积蓄。各河流大部分渗入戈壁滩被绿洲加以灌溉。因此河西走廊称之为东亚陆上马六甲海峡不足为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也为河西走廊提供了转折点和发展契机。

四、创新发展研究

(一)结合走廊区位优势,举办精品赛事

甘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组织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丝绸之路国际自行车赛、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祁连山山地户外挑战赛、酒泉隔壁马拉松赛、敦煌沙滩排球赛等其中部分赛事已经连续多年举办,起到了对外宣传的作用。还应当与休闲、康养紧密结合,打造新兴体育特色小镇,还可以大力开展滑雪、热气球、跳伞、徒步等优势项目。

(二)依托特有少数民族,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融合的场域,如今依旧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众多的少数民族节庆日里,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淋漓展现,这是甘肃特有的物质文明成果,但有一些项目濒临失传的处境,所以依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推动体育产业更好发展,也可以对当地少数民族项目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三)借助敦煌文博会,向国际宣传

敦煌文博会是在国际浪潮大趋势下,以开放的姿态,采取国际化策略举办敦煌文博会,体现出文博会的开放视野。通过与外国交流互鉴,把国外的品牌、文化、理念以及人才引进来,把文博会培育成国际化的知名品牌。通过邀请国外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企业参加文博会,就会提高文博会的对外影响力,加强合作学习,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并在文博会期间,将甘肃特有体育文化及体育活动与丝路文化相融合进行推广宣传,以及将饮食与体育文化相融合,让国际友人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更加深了解丝路文化,膜拜敦煌文明。

(四)当地体育旅游专线

河西走廊自然风光独特,大漠、石窟、戈壁、雅丹、丹霞,雪山、河流、草原、花海、寺院……一年四季,干旱与湿润,戈壁与高原,沙漠与雪山。既有大西北独有的豪迈粗犷,又有江南才有的灵秀俊美。借助这些优势,可以开设不同旅游品牌专线,不仅仅是为了观赏,重在体验和参与,在旅游景点开设体育娱乐设施,供休闲健身,也可以将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在大自然中穿行是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将体育与旅游相融合,不仅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更是一次对生活的体悟。

五、结语

河西走廊地区在诸多方面有着独特区位优势,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契机下,我们应该紧跟时代趋势,打造河西走廊体育产业新亮点,带动走廊沿线各地州协同发展,稳步前进,也为河西走廊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遇,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文博会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魅力山东尽在乡村“文博会”乡村振兴展区一瞥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在河西走廊聆听
继续向北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西走廊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成交约2241亿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