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现状及综合防控

2020-12-11张翠翠易新健徐海军臧传佼郎景民

北方牧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嗜血血清型毒力

□张翠翠易新健徐海军臧传佼郎景民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0)

副猪嗜血杆菌(HPS)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是猪上呼吸道一种常在菌。 主要造成猪只的肺炎、脑膜炎、关节炎、浆膜炎和败血症。 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保育阶段的仔猪, 特别是在猪群感染猪蓝耳病或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 极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对国内外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控简要概述, 以期对养殖场有效防控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1 病原学

1.1 理化特性

副猪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是一种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大约1.5 微米×0.4 微米)、无运动、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 本菌生长需要V 因子(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NAD), 且培养浓度 随着NAD 的量而变化, 吴家强等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在NAD 浓度为30 毫克/升时, 菌浓度最佳 (高达1010CFU/毫升)。 本菌在加有NAD和小牛血清的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或胰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透明光滑;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生长不佳,菌落为白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较差,为针尖状,如果与葡萄球菌同时培养, 本菌在葡萄球菌边缘生长较好, 可见明显的“卫星现象”; 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

1.2 毒力基因

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的菌株毒力差异较大,对其毒力因子知之较少, 对其主要的致病机理研究更少, 目前认为可能的毒力相关因子有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及酶类等。 Van 等研究表明血清5 型和12 型的主要毒力 基 因 有HPM-1371、HPM-1372、vta3、vta2 和capD;血清2 型主要毒力基因是vta2。

2 流行病学

2.1 血清型分型

副猪嗜血杆菌有15 个血清型和不能区分(NT)型,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琼脂扩散分型方法和新型PCR 分型方法。 传统的琼脂扩散分型方法是根据Kielstein-Rapp-Gabrielson(KRG)琼脂扩散试验进行血清学分型,是最经典的分型方法。由于KRG 琼脂扩散试验需要各血清型的阳性血清, 而该阳性血清比较难获得, 阻碍很多研究机构和养殖场对其进行研究, 且有20%毒株属于NT 不可分型。 英国剑桥大学Howell 博士于2015 年建立一种PCR 方法对各血清型进行分型,其分型结果与KRG 琼脂扩散试验达到90%的重合,且NT 不可分型毒株远远少于KRG 琼脂扩散试验。 该方法得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刘永生、中国农业大学沈长奇、 四川农业大学赵琴、中国台湾lin、越南Van、巴西Pires Espíndola 等认可。 但该方法无法区分血清5 型和12 型,2017 年华南农业大学廖明等建立一种新的PCR 分型方法, 能够对副猪嗜血杆菌所有血清型进行分型, 且分型率达到94.30%(281/298),而IHA 分型率只有76.51%(228/298),两者所测血清型一致性达到80.87%(241/298),包括NT 不可分型毒株。 PCR分型方法的建立有效解决了研究机构和养殖场对HPS 的分型, 能够快速地了解区域或者场内流行血清型,为进一步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2.2 国内主要流行血清型

国内不同地区流行血清型有所差异, 以4 型、5 型、12 型、13 型为主。 廖明等对2007~2015 年从中国南部分离到298 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型,结果表明4 型(25.17%)、5型(23.15%)、12 型(20.47%)、13 型(6.04%)占比最多;赵琴等对2014~2016 年从四川分离的254 个毒株进行分型,结果表明5 型(25.98%)和4型(23.62%)占比最多;高崧等对苏皖地区分离的34 株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以12 型(35.29%)、5 型(11.76%)、4 型(11.76%)为主;lin 等对2013~2017 年分离于台湾的133 株进行分型, 以5/12 型 (37.6%)、4 型 (27.8%)、13 型(15%)为主。

3 综合防控

3.1 饲养管理

副猪嗜血杆菌属于细菌性疾病,受饲养管理的影响比较大。 饲养管理是疫病防控的基础, 包括猪场的清洁与消毒、干燥度(栏舍湿度太大, 容易造成细菌在环境中的繁殖)、温度与通风的协调(在保证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通风)、发病猪的隔离等, 这些都能影响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

3.2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控的必要手段,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由于食品安全,少抗或者无抗逐步实施,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免疫也越来越广泛。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主要分为全菌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被广泛使用在养猪生产中,并能成功的预防该疾病。 进口疫苗主要是西班牙海博莱的1 型、6 型二价灭活疫苗和勃林格Z1517 株灭活疫苗。 国内主要是沃华生物1 型、5型二价灭活疫苗;科前、普莱柯和中牧4 型、5 型二价灭活疫苗; 科前猪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华宏4 型、5 型、12 型、13 型四价灭活疫苗以及普莱柯猪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正在临床中试的有沃华生物猪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圆环病毒(Cap 蛋白)、三联灭活疫苗。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 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能力, 因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外膜蛋白、转铁蛋白及PalA等作为研究的重点。 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21) 对 猪 链 球 菌HP0197 和HP1036、副猪嗜血杆菌HPS-06257和PalA 蛋白进行表达,研制出猪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研究结果表明对副猪嗜血杆菌4型、5 型的保护率分别是60%和90%。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春来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OppA 和OppA2 蛋白并制备成二联亚单位疫苗, 结果表明对副猪嗜血杆菌5 型和13 型均达到80%的保护率。郭晓峰等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Omp16蛋白,并通过测定IL-2、IL-4、IFN-c和免疫攻毒试验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Omp16 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能产生更高滴度的细胞因子并能抵抗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Barasuol 等重组TbpBs 蛋白并通过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和针对各血清型的IgG 抗体水平等研究其交叉免疫反应能力,结果表明重组TbpBs蛋白对血清1 型、5 型、12 型、14 型、15 型具有较强的交叉免疫反应。

3.3 药物治疗

在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的情况下, 针对个别猪只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不建议对大群用药, 大群用药一方面容易造成细菌的耐药性,最终导致无药可用;另外一方面用药过多,容易造成兽药残留,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在无抗或者少抗的养殖情况下, 猪场特别是规模化猪场有必要对猪场进行药物敏感性摸底,并建立一个合理的用药体系。

猜你喜欢

嗜血血清型毒力
2019—2020年河北部分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住口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花脚蚊
2005~2011年厦门市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
常德地区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