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一种更接近天性至情的文化
2020-12-10李明
李明
亲爱子,曰慈;子爱亲,曰孝。亲慈子孝,民德归厚。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双向的要求。长辈要对晚辈做到尽心慈爱,晚辈要对长辈做到恭敬亲近,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敦厚和谐的家风、乡情与天下民情。
元、明、清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对“孝行”的极端化演绎,兼之受近代一些激进学者的影响,“孝”被片面理解为封建礼教的遗毒。基于这些观念,一些颇有影响的当代心理学家又进一步将与“孝”有关的行为进行病理化解读,单纯理解为长辈对晚辈的控制,甚至提出“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说法,在网上流传甚广。很多从事亲子教育和家庭心理研究的专家谈“孝”色变。很多影视作品也向大众传递一种观念:鼓励个体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减少受父母和长辈的影响。
这些现象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把 “孝”单纯理解成了长辈对晚辈的道德要求,理解成了单向的关系。
对于“孝”的重新解读,还受到了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和工作曾经一度成为时尚,很多父母将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选择。
在家庭文化方面,中外存在很大差异。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子女成年之后与父母的关系往往不会过于亲近。养儿防老的观念更是西方父母不敢想象的。一些有留学经历或者在国外生活的人会把这个文化特点视为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进而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国人对“孝”的理解。
然而,在中国人的集体文化意识中,“不孝”还是会被视为一种道德的亏欠。有一对夫妻很努力地培养女儿。女儿也很争气,从国内名校毕业后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工作。一个工薪家庭把孩子培养成才殊为不易。中学毕业的时候,女儿曾看着疲惫的母亲,感人至深地跟母親说,等她将来长大了一定回报母亲的深恩。然而,在国外工作后,女儿似乎忘记了这一切,很少联系父母。她留出固定时间为社区服务,却没有时间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聊聊家常。渐渐地,国内的亲戚朋友都开始认为她“不孝”,对她有很多议论。
有一次,母亲听说女儿捐款给非洲的穷人,告诉她其实乡下亲戚贫困的程度和非洲穷人差不多,也很需要帮助。女儿却说,帮助非洲的穷人更重要,因为那是做慈善,帮助家里的亲戚不算做慈善。母亲听后十分感慨,女儿和女婿都是国内名校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留在国外高校做教授。可是,她很怀疑自己的教育究竟算不算成功。因为这个她付出了一生心血培养的女儿,对父母、亲戚都没什么感情,变得十分陌生和冷漠。
现在,能够负担起留学费用的家庭越来越多,类似故事中的情景在一些家庭中也曾经上演。中国儒家思想所主张的差序之爱—那种将对父母的亲近推而广之,爱同胞、爱乡邻、爱民族乃至爱天下人的情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受到西方普遍主张的平等之爱的冲击。我们有必要唤起一种文化自觉,不要让中国的精神传承在文化交融中被淹没。
中国的孝文化,是一种更接近天性至情的文化,如果能够对当代全球文化互通有所补益,未尝不是一种促使人与人之间更为亲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