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10许珊
许 珊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92)
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处在发育阶段,免疫功能水平较低,很容易被外界病菌病毒感染入侵[1],因此需要对儿童进行接种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但接种时往往会遇到儿童害怕打针等情况不配合而影响接种效果,本文对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种顺序先后将其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100例,另一组对照组 100例。其中对照组男孩56例,女孩44例,年龄0.5~3.6岁,平均年龄(1.91±1.58)岁,;观察组男孩53例,女孩47例,年龄0.9~4.3岁,平均年龄(2.07±0.74)岁。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意义(P>0.05)。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儿童资料进行核实并进行常规检查,指导家长对流程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认知,打印预防接种本知情同意书交由家长签字,取疫苗准备接种,接种后对儿童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应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接种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指导,如孩童处于感冒发烧和免疫能力低时不可接受接种[2]。接种后的孩童在24小时内禁止洗澡,但要保持卫生,同时对水和瓜果蔬菜的摄入量应有所增加,一周内尽量不要添加新辅食,避免引起过敏。接种后的孩童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送医院就医[3]。(2)在接种前与孩童进行交流意图转移孩童注意力,抚摸儿童的头部与手部使其放松不紧张,接种时言语鼓励并表扬儿童,如果儿童拒绝护理人员的接近,可以让家长先进行安抚,然后协助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接种。(3)对接种室进行温馨布置,摆放一些绿植、花束和玩具,在墙上张贴卡通图片,以此营造吸引人眼球、轻松舒适的环境。(4)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人为上的失误,不同的疫苗所接种的方式也不相同。(5)护理人员接种后30min内对儿童体征进行观察,特别是接种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并交予医生就诊[4];如果儿童表现正常就可以由家长带回,指导家长当儿童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严重情况下及时就医。
1.3 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儿童的配合情况、接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儿童在接种时放松无明显挣扎哭闹行为为配合,反之则为不配合。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通过接种目的、接种疫苗类型和注意事项三方面体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18.0统计分析患者的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儿童的配合情况
观察组有94例儿童配合接种,配合率为94%,对照组有87例儿童配合接种,配合率87%,观察组儿童接种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儿童接种率
观察组有98例儿童成功接种,接种率98%,对照组有95例儿童成功接种,接种率95%,观察组儿童接种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家长知识了解情况
观察组有97例家长对接种目的、接种疫苗类型和注意事项均有所了解,家长知识了解率为97%,对照组只有91例家长有一定了解,家长知识了解率为91%,观察组家长知识了解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有2例发热,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对照组中有3例发热,2例恶心呕吐,2例红肿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传染和发生,目前在进行疫苗接种时,会出现儿童对接种十分抗拒的现象,甚至有家长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在儿童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及时送医院就医导致儿童死亡的案例[5],因此必须有新的护理干预代替传统常规护理模式。
在本次研究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儿童接种率和家长知识了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