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 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后护理干预探究
2020-12-10汪秀玲
汪秀玲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慢性肾衰竭指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实质损害,使得肾脏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进而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生存质量。已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1]: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保证临床疗效。本文选取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现将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例,女性1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免疫系统疾病者;(2)凝血障碍者及严重感染患者;(3)精神病及意识障碍性患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3例患者均进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术后容易出现焦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后应根据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正确宣讲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的知识,使其能够正确认识,明确心理调整对其治疗的重要性。在护患沟通中,重视言辞,以免损伤患者自尊心,耐心倾听患者需求,坚持态度端正及语言亲切的原则,获取充分信任,维持愉快心理[2]。嘱咐患者家属在心理、生理及生活上给予支持,增加患者安慰感,维持乐观心态。
(2)病情观察: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定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妥善安排引流管并进行相应标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术后给予温凉的低盐及低磷优质蛋白饮食,密切观察患者吞咽情况,以防窒息。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及其负压吸引器,有效指导患者正确咳嗽,若有必要应及时雾化吸入,做好相应的呼吸道管理。48小时内以免过多交谈,以防切口渗出增多。术后24小时进行血透。下床活动时进行必要的协助,以免发生外伤及跌倒等。
(3)健康宣教:术后告知家属24小时留陪,由于尿毒症患者术后出现骨质疏松、骨痛及肌无力等症状,应预防跌倒、骨折等意外的发生。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也是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尽量避免骚抓皮肤,以免皮肤破坏,衣服适宜宽松等。确保患者有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满足患者热量,并给予优质蛋白饮食,食用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少吃辛辣及生冷等刺激性食物[3]。
(4)高钾血症的监测护理: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高钾血症是常见并发症,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出现心搏骤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术中剥离甲状旁腺、周围组织损伤等,进而出现血清钾升高,而血液透析是治疗这一血症的有效及直接方法,可在术后24小时进行血透。
(5)血钙的监测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低钙血症,最快的可在术后数小时出现。由于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快速下降,钙离子流入骨骼,使得明显增加,最终导致血中游离钙浓度下降,出现手足麻木及抽搐等,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甚至窒息等[4]。因此,术后应加强对血钙的监测,每4-8小时监测一次,术后4-7日每日监测2次,1周后每周监测1次,1月后每月监测1次。根据患者的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来决定是否补钙,及时监测及补充血钙,缩短低钙发生时间,减少低钙给患者的不适症状。当静脉补钙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局部情况,以防发生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等[5]。
(6)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时,应重视痰液的稀释,提高气道湿化程度,以免发生气管堵塞,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刷牙,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有效防止口腔内细菌增加,并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 结 果
本次所选患者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前臂自体移植术,未发生大出血、感染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
3 讨 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加前臂体移植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后的临床护理较为重要,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高钾血症的监测护理、血钙的监测护理及呼吸系统感染等护理,可有效预防高钾血症、血钙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