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舞蹈的发展脉络回顾

2020-12-10□高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山西舞蹈创作

□高 青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与艺术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山西舞蹈极好地将地方传统文化与外来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不断地进行融合和创新,无论是美学特质还是艺术形态,在创作的方法和思想上都具有鲜明的山西特色,使大美山西成为民间舞蹈的海洋,在这片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黄土地上,存在着很多值得追寻的山西舞蹈文化。黄河的劲浪,鼓舞了山西人民的雄心壮志,黄河的波涛,让山西人民在磨难和挑战中硬是走出了气势浩荡的晋商驼道,她用965公里的澎湃,冲撞着山西的精彩,从不停息的波涛,拍打着山西人民的韧性,所以黄河的文化之魂在山西;山西的长城文化,穿越时空隧道,博览天地人情,彰显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艳丽和奇葩,将山西的历史深深镌刻在城墙中;太行山浩浩荡荡开天辟地,却在山西壶关,陡然收成峡谷,壁立千仞,太行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用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太行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用鲜血凝练锻造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太行精神。山西舞蹈从改革开放之初在“文化寻根”热潮下,秉承的“舞蹈寻根”创作原则,到山西歌舞剧院推出的《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三部山西民俗舞蹈而掀起地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的热潮,再到以《一把酸枣》《解放》《粉墨春秋》《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为代表的山西舞蹈的最新探索,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西舞蹈的创作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日趋成熟,舞蹈作品既可以独立成章,又可以融会贯通不同的文化与创作手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更加显现“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作品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老少皆宜以及平易近人的核心属性特征。

以优秀作品探索山西舞蹈的发展脉络能够找到山西舞蹈发展的内在规律。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将近四十余年,山西舞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诸如《黄河儿女情》《解放》《粉墨春秋》《一把酸枣》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均能够反映出山西舞蹈的时代内涵。以代表作品为对象进行分析,挖掘其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变化之处,能够一窥山西舞蹈的发展脉络。

一、改革开放初期掀起文化寻根创作热潮

伴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的悄然兴起,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形态给中国舞蹈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舞蹈进入了生机蓬勃、多姿多彩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由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以全新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将沉睡千年的壁画文化,惟妙惟肖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一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创新给中国的舞坛带来新的启发和创作的生机。 冲破冰雪的威严,突破僵化的禁锢,山西舞蹈也在春风的沐浴中快速成长,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独舞类作品,其中《春碟》《放风筝》《小萝卜头》《木兰从军》代表山西参加了全国性的舞蹈比赛,并且获得编导鼓励奖和演员鼓励奖。随后具有典型乐舞文化的《云冈乐舞》以别具一格的舞姿舞态,将山西的佛乐舞蹈带给全国的观众,红色革命小舞《胡兰就义》表现出刘胡兰英雄气概,又表现出女英雄的铁骨柔情,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这些舞蹈,都站在新的高度去滋润人们的心田,燃起人们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文学界“文化寻根”热的影响,中国舞蹈界的文化意识也得到觉醒,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探索也积极转变为“舞蹈寻根”方面的研究。山西的舞蹈艺术家用百折不挠、奋发有为的创作精神,充分挖掘山西舞蹈的艺术素材,扎根民间,深入人民群众,将山西舞蹈进行了从自娱自乐走向专业表演,从传统舞蹈文化形态到现代艺术的重新构建,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不断推出一批雅俗共赏、耳目一新的佳作。

1987年,大型山西民间歌舞《黄河儿女情》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举办的第五届华北音乐舞蹈节上惊艳亮相。强烈的民族情怀,浓郁的地方特色,撼动人心的美感和极具特色的现代风格,一改往日模仿外来乐舞文化的局面,用山西特有的乡土风情,冲击着观众的审美神经,给人们带来了原汁原味、又土又美的艺术盛宴。与此同时山西舞蹈产生的“怪美”“俗美”“丑美”的民间艺术特征也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同。粗狂豪迈的黄土风情,浓郁芬芳的乡土气息,最接地气的艺术样式和表现形式直击观众内心,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可。1989年,《黄河一方土》开始创作,作为《黄河儿女情》的姊妹篇,山西的舞蹈艺术家又一次开始对山西的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创新,艺术家们将山西地方秧歌舞蹈的扭拧提炼到舞台上,将山西的民俗文化、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融为一体,使观众在情感的认同中,增添了很多对民族态势和民族自信的理性思考。《黄河水长流》的问世,使艺术的生命和黄河母亲相依相偎、休戚与共,这部浑厚鲜明、壮阔悠远的大型舞蹈诗剧,是山西舞蹈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崭新丰碑。《黄河三部曲》产生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于它植根于本土文化但又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和创作理念,在于它深入人民群众,对风土人情进行深刻的诠释,它把诗、乐、舞完美的融为一体,用雅俗共赏的方式证明了山西舞蹈强大的生命力和大美大土的艺术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舞蹈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色,走入亿万人民的眼里,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里,中国的广大观众通过山西的舞蹈去了解山西,走进山西,了解山西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使山西以更加绚丽的姿态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给山西舞蹈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客观思考、兼容并蓄的创作平台,使得山西舞蹈的工作者能够在世界视野、深度融合中深思山西舞蹈的继承和革新,在与全国的舞蹈文化和全世界的舞蹈文化交流互动中去寻求立足之根本、生展之契机。

二、多元融合时期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山西舞蹈的艺术家们,用一代又一代的辛勤耕耘、推陈出新,使山西舞蹈薪火相传、生机无限。山西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盛的成果,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文化产业强劲增长。在当前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整体宏观背景下,人与人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相比之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山西地方文化,用优秀的舞蹈作品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都是要落到实处的。真正做到山西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舞蹈的形式将山西地区的风俗文化、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山西文化对外展现的主要方式,焕发山西文化的时代光彩,使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合下,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调动多方资源,致力于打造山西文化强省的形象,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历经三年创作编排了大型舞剧《一把酸枣》。该作品站位高远、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以世界水准进行构思,融合山西大院文化和晋商文化,将晋商久负盛名的诚信文化融入其中,以婉转凄美、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刻画出了一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将清末民初时期山西区域晋商的生活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将晋商所具有的睿智、坚韧不屈的意志、恪守诚信、忠贞不二、顽强的精神完美呈现。《一把酸枣》舞剧作品一经推出,便风靡国内,至今已在国内外演出多达千余场,多次受邀外出表演,广受国外观众的赞誉和欢迎。《一把酸枣》获奖众多,入选“五个一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奖”和“文华剧目奖”等。

《解放》是山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大型说唱剧,融合了戏曲、舞蹈、说书、歌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彼此互为助力,美妙绝伦。其以超现实主义手法突破了时空的阻碍进行人物对话,展现了山西浓郁的风韵。编创人员在创作时进行了创新,对《想亲亲》《走西口》等经典民俗作品进行了艺术重建加以呈现,异彩迭出。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发人深省:只有妇女思想获得解放,才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尺度,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浓郁的晋味儿和极深的思想性又一次让山西的地方文化大放异彩。

《粉墨春秋》是一部立足于民国初期背景进行创作的舞台剧,主要叙述了乱世之下梨园戏班三个师兄弟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小师弟“黑豆”天赋不足,却依靠日复一日的辛苦练习,最终成为享誉四方的戏剧大师,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该剧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与中国古典舞蹈进行了巧妙的融合,用现代歌舞剧形式进行编排创新,用多种舞蹈的表现手法来推动剧情发展,并且在现场搭建出梨园场景和唱戏的舞台。结合音乐、舞美、灯光和服装的独到设计,如诗如画、精彩绝伦。《粉墨春秋》300多场的全球巡演,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靓丽名片。

《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它的县委书记们》是一部由张继钢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剧,山西省歌舞剧院、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等院校共同承担演出任务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该剧以右玉精神为载体,以拼搏奋斗思想为灵魂,以多种艺术手段为血肉,彰显出三晋儿女不畏艰辛、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民族气魄。第一,音乐舞蹈形式更易为年轻群体所接受,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展现形式多样化、时空转换灵活。置身于此情此景中,观者体验到一种绵延而深沉的感召力,信仰的力量搏击观众的内心。第二,将诗意融入真实细节,将浪漫融入纪实影像。纪实影像真实呈现了60余年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感人事迹。《我心无憾》《这把锹》等音乐曲目以及舞蹈,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将真实的生活场景予以融合、呈现,设计巧妙,将其精神内涵完整展现。第三,国际化艺术视野和表现手法。将近280名参演者以“角色”身份进行演出,而非单纯的“演员”,以素朴之美征服了观众,用移动舞台表现塞北高原风貌,独特的视觉语言真实再现了漫天黄沙和苍头河水,人物造型所展现的雕塑感和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史诗作品的气度,将右玉县历任县委领导不畏困难、坚强不屈、久久为功的政绩观呈现给广大群众。

这些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都在书写和记录着山西舞蹈勤耕不辍、奋发向前的发展历程,不断催化了其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其积极秉持开放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形成多元化的创作形态,用勇于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山西舞蹈的表形式,提升了山西舞蹈的表达技巧和创作水平。

三、新时期以时代精神拓宽发展路径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舞蹈的获奖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舞蹈的发展路径和总体脉络进行科学梳理,着重对山西舞蹈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具有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探索,并对山西舞蹈在多元共生时期的探索和发展历程等维度进行科学有效把握,期望在进一步深化强化促进山西舞蹈发展提升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每一个时代都风貌独特、特征鲜明,舞蹈艺术概莫能外。山西舞蹈在新时代势必融合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不断融合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把对山西舞蹈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完善其身、观照时代、惠泽民众,努力在山西文化强省、文化兴省的强劲浪潮中,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山西舞蹈,在遇到各种困境时,都能够用成熟的思想做指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创新作品内容与表现手法,不断成长,不断提升。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锤炼、不断超越,用巧妙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去展现山西的文化、山西的精神、山西的故事,让山西舞蹈永葆艺术的前瞻性、传承性、独立性和发展性,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断开出绚丽的艺术之花。

四、结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山西舞蹈在改革开放初期秉承“文化寻根”和“舞蹈寻根”的创作原则,文化寻根意识逐渐觉醒,突破了传统创作方法和模式的禁锢,创作了大批优秀舞蹈作品,滋润了人民群众的心田。新世纪初期,山西舞蹈面对外来舞蹈文化的冲击,立足内容和舞蹈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融合了多种舞蹈元素,拓宽了山西舞蹈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山西舞蹈赋予舞蹈以时代内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作目标,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山西舞蹈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绽放艺术之花的同时也将山西文化和风土人情向世人完美呈现,为山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山西舞蹈创作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