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新媒体时代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播

2020-12-10郭丽云李伟霞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祭祖家族育人

□郭丽云 李伟霞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乡村传统文化”的研究很多,有的研究集中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把乡村文化看作是一种文化资源,从不同的需求视角进行开发和利用研究,提出乡村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也有学者从建筑学视角出发解读乡村文化符号,对乡村社会的秩序变迁与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还有的研究以传播仪式观为视角,分析了乡村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和当今乡村文化的表现形态,揭示了乡村多元文化混杂的现状。有关“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与传播机制的研究。按照“祭祖文化”研究视角研究“祭祖仪式”“祖先崇拜”“祭祖大典”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乡村、祭祖文化和地方情感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提出了祭祖文化地方情感回归的建议。姚宇的《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以“集体历史记忆”为中心的社会方法论,其社会运行保障是以“孝”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伦理制度。李静的《论祭祖传统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指出,祭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信仰行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因子,具有巨大的教化、凝聚和传播功能,是团结家族和民族的重要纽带,是维护宗亲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刘江翔、林坤的《中国祭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性》,通过对祭祖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找寻在现代社会中祭祖文化积极的传承之路。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研究很多,角度多样,涵盖了建筑学、设计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对“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也不少,主要对乡村文化传播的内涵、问题、成因、传播模式、传播路径和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释。

国外专家学者罗杰·费德勒的《媒体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特里·弗卢(Terry Flew)的《新媒体导论》(New Media:An Introduction)以及帕夫利克(John Pavlik)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New Media Technology:Cultural and Commercial),利用传统传播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理念以及文化研究成果对新媒体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研究模式和结论。

综上所述,从传统的乡村祭祖文化和家族育人文化的融合传播中挖掘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良好育人文化形成的元素。

一、关于核心概念的分析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种。美国人戈尔德马克(P.Gol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新媒体’是指不同于当时传统的纸质传媒的一种介质,这种介质依靠当时的高科技,使用声音和图像传播的新型媒体形式”。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新媒体”等同于网络媒体。英国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指出“新媒体是融合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而成为人类的第三种媒体形态”。

我国学者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旧媒体’的概念,‘新媒体’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新媒体’或许在将来就是‘旧媒体’。”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将“新媒体”分为“革命的媒体、全新的媒体、衍生的媒介以及外来的媒介等几种形式”。

综合上述,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与“旧媒体”相对的概念,新媒体的范围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而不断扩展。从传播的角度而言,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从时效性而言)、海量性与共享性(从传播内容而言)、多媒体与超文本(从传播的形式而言),个性化与社群化(从传播的特点而言)等特征。

(一)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大而宽泛的概念,对它的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1.文化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按照这个广义的定义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都应该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一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二是指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就是说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产生的,又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性。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有人认为文化是指从有文字开始,至当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相传的文化成果,简而言之就是古人创造的可供今人继承的文化成果,它包含了人类发展时间轴上从古至今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现代人们普遍认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应该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的文化概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讲,“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这一点上讲文化是属于观念形态,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都能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而化之。而更多的文化是以物质的形态呈现与体现出来的,如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一些实物形态的历史遗存,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可感的。

2.传统文化

有关传统文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辞海》对传统文化的解释是:“具历史承续并有相当程度广泛传播的文化。如:茶道、书法、国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般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上和行为观念上具有指导作用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传统文化具有特色鲜明、历史悠久、能够传承、相对稳定、内涵丰富等特点。从其内容上讲大部分是优秀的,也正因如此,这些文化才能一代代传承下来,但是,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一些与时代的价值观、理念相冲突的东西,在具体的传承中一定要进行甄别与区分,要传承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传统文化。从类型上讲传统文化分类标准不一,具体类型也不同,简单地讲有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与血缘文化,这些文化在传承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当然,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3.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种类很多,本文所讲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讲,“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所讲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且对现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独特创造、鲜明特色、价值引领的传统文化。当然,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用与时俱进的思维进行研究,及时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时代内涵,这样传统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

(二)乡村传统文化

关于乡村文化,学者赵旭东指出“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学者高瑞琴、朱启臻则认为,“村落文化分为三种:农耕生产中的本体文化、农业技艺中的衍生文化以及乡村生活中的节庆与仪式文化”。综合来看,乡村文化是根植于广大农村,以农民为主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传承性、对人们行为具有一定规范性,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文化。乡村传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进程紧密联系,是乡村社会发展、人际交往中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指导着乡村经济、社会、文化、道德、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个地域的乡村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传统文化中遗存的物,比如,乡村的老宅子、祠堂、碑刻、村志、家谱等,或者一些古老的农用机具和生活用具,如磨盘、风箱、辘轳等;二是传统文化中传承的精神产品,主要指乡村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郭家塔村的伞头秧歌、郭家塔村的学校等等。

1.乡村祭祖文化

乡村祭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它是流传于乡村、世代相传的一种祭祖习俗,是乡村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祭祖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祭祀祖先。远古居民认为“万物有灵”,人离世后,虽然肉体会很快腐败,但是灵魂却可以永存。祭祀祖先,是为了感怀逝去的人,并向他们祷告,要对现世的人加以护佑、带来好运,确保家族人丁兴旺、长盛不衰。祭祀祖先作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仪式,能够起到凝聚宗族力量、传承宗族文化、密切血缘关系网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乡村,大姓人家常建有祠堂、著有族谱,这对家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祭祖习俗,长期延续便成为了独特的祭祖文化。

2.家族育人文化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曾讲过:“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庭观念上筑建起来的。”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基本的运行模式是家国同构的,儒家文化的源头也是脱胎于家族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家族伦理作为乡绅社会运行的规范,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农耕时代,家族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与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密不可分,一个或者多个核心人物形成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成为教化子孙后代的重要依据。子孙后代也将这种家族育人文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优秀的家族文化成为乡村社会家族中有效的育人规则,也成为凝聚家族力量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作者认为,家族育人文化就是一个家族在长期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化子孙后代的思想、观念、价值、习惯等行为准则,代代相传,影响家族的发展。

(三)乡村传统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从文化源地向文化源地以外的其他区域进行扩散的过程,或者由一个社会群体通过多渠道向另外一个或者多个群体产生影响的行为。文化传播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文化传播的范围与持续性,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发展层次、社会的认同感、对对方文化的抵御力等多种因素。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又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相比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

乡村传统文化传播,就是乡村传统文化从乡村向乡村以外的区域进行扩散的过程。其传播既有一般乡村文化传播的特点,又受传统文化自身特点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特别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乡村传统文化传播易受城市文化传播的影响,也易受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乡村传统文化要想获得一个数量级的传播,需要找准一个突破点。比如,本文所述的乡村祭祖文化、家族育人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就具有了新的传播形式,呈现出了新的传播特点。

二、新媒体时代乡村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有效打破了媒体准入的门槛,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与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的普及,形成了“人人都是媒体,时时都可发声”的传播语境,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了新的特点。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一些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冲击,淹没在时代大潮中。但也有一些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却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经过传承人的生动演绎,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后产生数量级的传播效应,对传统文化的复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概括而言,新媒体时代乡村传统文化传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 传播范围的无限性

由于技术限制,以往所有媒体的受众都是有限的,也是被动的,即便如广播、电视、报纸这样传播威力巨大的媒体,其在传播过程中都不可能做到传播的全覆盖,其受众也不可能全部做到自由选择,看什么、听什么、读什么都是被动的。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得接受什么,媒体什么时候传播,受众就什么时间接收。对于未宣传到的其他内容,受众是没有什么选择空间与选择权利的。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一切的传播范围可以无限大,从物理概念上讲是无死角的全覆盖。这就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那些局限于乡村一隅的文化经过新媒体的传播其社会影响将会无限放大,也会让更多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广的受众所知悉,从而汲取其文化精髓。

(二)传播主体的自主性

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不仅可以接受海量信息,人人都还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主要是由媒体来主导受众,叫“主导受众型”。新媒体时代则变为了“受众主导型”。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通过新媒体,比如,快手、小视频等传播媒介,更多的乡村非遗传承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作为传播主体走向大众视野、走到传播“舞台”的中央,让更多的人了解鲜为人知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三) 传播形式的交互性

新媒体融合了文字、音频、画面,能够实现及时互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生动鲜活。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真正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加工发布。越来越扁平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降低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距离感,传播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实时互动,进而增强了传播内容的亲和力。

(四)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由于具有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再现功能,在传播过程中不再受到时间、版面等的限制。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其传播内容呈现包罗万象的特点,过去不可想象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来实现。比如,实时视频画面的传播,历史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等的呈现等等,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和多条路径。

三、乡村传统文化传播实践与影响

乡村传统文化传播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呈现不同的传播特点。本文仅以山西省临县丛罗峪镇郭家塔村为例,谈谈其乡村传统文化传播实践中的“传统祭祖文化传播”和“家族育人文化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乡村祭祖文化传播实践及其影响

郭家塔村位于黄河岸边,处于黄河旅游带中部,历史悠久,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铜器、古墓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郭家塔村的郭氏祭祖文化成为临县祭祖活动中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传承性最好的文化,领全县祭祖文化之先河,也是全县域最具特色的祭祖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其传播实践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1.乡村祭祖文化传播实践

郭家塔村的祭祖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依然能够保持生命力。一是历史延续性好。郭家塔郭氏祭祖活动持续多年几未间断。二是祭祖时间固定。祭祖时间固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两次,且时至今日依旧隆重、具有一定规格。三是形式丰富多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祭祖仪式。在祭祖仪式开始前,由纠首成员挨家挨户收门钱,在清明的喜事祭祖前收“喜钱”,给有喜事的人送贴,寻响工,祠堂献猪,购买祭祖物品等等。在正月初二的集体祭祖仪式上,按照郭姓人氏分为上、下两枝,每次祭祖按照班辈跪拜先祖,清点人数,分清全族人的辈分大小。发放祭祖点心表达美好祝愿。讨论族中大事,开展集体议事。在清明的喜事祭祖上,还会依次为先祖报喜。四是祭祖组织机构完善。祭祖组织机构称为“纠首”,12年为一届,每一届中设3-4名总纠首。又把本家族中的全部男性户组分为12组,每组8-12人,并设小纠首组长,一村一名,每组任期一年。五是通过祭祖开展民主议事。在祭祖当天除了要祭拜祖先。还要进行公开账目、讨论族中大事、制定年度任务等。六是规章制度健全。郭家塔村的祭祖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创造就是通过制度来保证祭祖文化进一步传承。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郭家塔村制定了新的《郭家塔村红白理事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章程》分为总则、组织机构、理事会资产及使用管理、附则共四章,《章程》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服务村民,方便群众,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建设,保障我村公益事业长期有序发展。”借此《章程》的出台,使得郭家塔村乡村祭祖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七是关爱互助先行。郭氏祭祖规模较大,以2002年正月初二为例,到祠堂祭祖者达1000余人,特别是清明节祭祖,许多出门在外、离乡多年的人也会回村。由于外出时间较长,许多久居外地的人在村里没有近亲,原来交通不方便时回乡祭祖吃饭都是问题。现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组织,祭祖结束之后都会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回乡祭祖的出门人免费准备饭菜,有人想资助费用亦可。八是借助新媒体进行快速传播。在最近两年的乡村祭祖活动暨助学基金的发放活动中,族人们纷纷通过微信、短视频等形式,通过朋友圈等方式,使得郭氏祭祖文化得以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同时借助于微信等新媒体,传统的“伞头秧歌”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虽然没有了“伞头”,但是“秧歌”却在每天以几十首的数量发布。

2.郭氏祭祖文化的影响

郭家塔村通过郭氏集体祭祖,对族人进行孝道推崇、道德教化、文化认同等的传承,推动了村子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良好家风的传承以及对年轻一代人的教育培养。通过集体祭祖,集体缅怀先祖,激发后世子孙向祖辈杰出人士看齐,增强了后辈子孙投身事业发展的动力。在祭祖仪式上,进一步分清全族的辈分大小,增强了年轻一代尊老爱幼、尊重先辈的良好品德养成。通过集中讨论家族发展大事,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决定,家族的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对村子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起到很好的汇聚民心的作用。特别是在祭祖活动结束之后为出门在外多年的归乡人和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宴席,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与尊重,对同族人的关心与帮助,激发了外出人员同宗一脉的乡土情怀与家园认同意识,进一步凝聚了人心。优良家风通过祭祖仪式辈辈相传,使本地人们更加明礼仪、知廉耻,进一步维护了乡村的社会稳定,激励后人努力奋进,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向上向善。郭氏祭祖文化中融入了“服务公益,方便群众,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的时代内容,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祭祖文化传承中的与时俱进。特别是借助于新媒体的力量,这种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展与发散。

(二)新媒体时代家族育人文化传播实践及影响

“育”即教育、培养。育人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行为。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能全方面发展,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家族育人就是通过家族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对家族成员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方位的教育、培养行为。郭氏家族育人文化传播活动主要体现在重教、兴学、传承家风等方面。

1.郭氏家族育人文化传播实践

郭家塔村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浓的育人文化。一是在祭祖仪式上,人们会向自己的先祖汇报喜事、成就等,以此告慰先祖。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后辈要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多做周边人认可的事,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二是修《村志》、编《家谱》传播家族传统文化。郭家塔村是全县最早编写《村志》与《家谱》的村之一,其中有多个版本,由一代代族人接续努力传承下来,有关郭氏传统祭祖文化与家族育人文化在全县影响巨大、传播久远,发展到现在借助于新媒体的力量更是呈数量级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传播。三是兴办学校,教化后人。郭家塔村历来重视教育,将教育事业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并放在村里大事的重要位置。无论是最初的私塾、冬学,还是现在的学前教育、小中学教育,全村上下都很重视。进入20世纪80、90年代,郭家塔村为了建设学校,做到全员出力、举全村之力办好学校。1998年,村里历经多次波折后再度成立初中,与原有的小学合并,命名为“郭家塔八年制学校”。在建校过程中全村村民一致同意,自愿出钱、出力、出物,把“郭家塔八年制学校”打造成为临县教育的一面旗帜,连年中考屡创第一,很多周边乡镇的学生慕名前来求学。四是成立助学基金会激励后代子孙奋发读书。郭家塔村助学基金理事会在2012年清明节成立,机构职能健全、职责明晰,为助学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理事会是基金会的组织管理机构。基金的来源主要有社会各界自愿捐赠和赞助,本村热心教育人士、事业有成者捐赠或无息贷款,基金本金的利息以及饮水思源(反哺)所得。基金主要用于奖励高考、研究生考试被录取者以及资助特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奖励标准为500-4000元/人不等。从2012年至2019年,共奖励145人、资助21人。奖励、资助金额累计达到22.1万元,为郭家塔村学生奋发读书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通过奖励、资助,2012年至今平均升学率达到62.62%。五是建章立制确保助学基金健康发展。郭家塔村助学基金会制定了《郭家塔村助学基金会章程》,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基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奖励和资助、附则共五章内容,为助学基金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六是通过“伞头秧歌”等民间文艺形式传播育人文化。“伞头秧歌”是集音乐、舞蹈、武术、戏曲、民歌、小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气势粗犷,规模宏大。秧歌队伍有仪仗队、乐队、伞头、架子鼓、杂会子、水船等。其核心内容是歌词的即兴所编。在媒体时代,通过不同的“秧歌微信群”将郭氏乡村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人人随时随地演唱”的方式进行传播,它对于扩展郭氏祭祖文化、家族育人文化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2.郭氏家族育人文化的影响

一个家族的家规家训本来就蕴涵着丰富的育人理念,比如“立德树人、德教宜早”“严慈相济、爱而有教”“知行结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身教为贵”等所包含的育人思想,这些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家塔村的家族育人文化通过开展祭祖活动、编纂《村志》《家谱》、兴办学校、成立助学基金会、传播“伞头秧歌”等,对后世子孙家族文化的认同、对周围村镇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对整个乡村文化传播形式的改变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家族育人文化中倡导的“爱家乡、爱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蕴含的“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弘扬的“拼搏、勤学、友爱、互助、感恩、诚信”的精神,践行的“重教兴学”的行为等更是深入地影响着郭家塔村的每一位族人,激励着家族后世子孙发奋读书、立志成才,使“培养一名高材生”成为每户村民竭尽全力要去努力完成的事情。通过捐资助学的实践,帮助贫困家庭孩子走读书路、圆大学梦,使郭家塔村读书之风长盛不衰,为郭家塔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培养的优秀人才又进一步回馈、投入村子的建设,使郭家塔村的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助学基金会理事会议的召开与清明节祭祖活动同时进行,使祭祖文化与育人文化紧密结合,这两种文化成为郭家塔村长盛不衰、越来越繁荣的重要原因。郭家塔村家族育人文化的有益经验,比如村名齐心协力支持本村的教育事业、建立助学基金会,也为其他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进而共同汇聚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庞大力量。

四、乡村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及社会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很多,本文仅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丛罗峪镇郭家塔村为例,从乡村祭祖文化和家族育人文化两方面来谈其内容及社会价值。

(一)乡村祭祖文化的内容及社会价值

在漫长的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史记·礼书》上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因此,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1.孝道。郭氏每年传统的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祭拜祖先,在郭氏祠堂前向先祖跪拜,敬奉祭品。《孝经》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祭祀祖先其实就是落实孝道的一个具体过程,是教导子孙后代如何行孝的一种教育方法。通过每年的传统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活动,让后世子孙明白对于已经离世的祖先尚且恭敬祭拜,对于眼前的父母更应孝顺的道理。“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源头,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千万年道统承传的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中华文化就是“孝”文化。因此,提倡祭祖就是提倡孝道,就是提倡“百善孝为本”的社会价值。

2.仪式感。仪式是传承的彰显,每年正月初二的集体祭祖仪式按照郭姓人氏分为上、下两枝,按班辈跪拜先祖,发放祭祖点心表达美好祝愿。在清明的喜事祭祖上,还会依次为先祖报喜,这种对先祖的追思、感恩、恭敬之情,通过隆重的仪式表现出来,使追思在仪式的传承中得到升华。“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一场场仪式的重演,一次次往事的追思,使先祖们的形象、业绩将永久留在后代子孙们心间,让无数后人永远铭记,无论走多远、无论取得多大成绩,都要知道我们到底是从哪里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在哪里,我们需要传承先祖们的什么精神,也就是要通过祭祖传承“不忘本”的社会价值。

3.教化。每年传统的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教化子孙。荀子曰:“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一是通过祭祖以实际活动教化后人要不忘祖宗、不忘根本。二是通过报喜,让后人弘扬有喜先报祖、寻根认祖不忘本的美德;通过开展集体议事,教育后人树立和谐团结的理念。三是通过祭祖的礼仪本身,教化子孙后代恪守伦理道德。四是通过对先祖的人格赞扬,教化子孙后代要“见贤思齐”。五是通过对先祖创业精神的弘扬,教化子孙后代知稼穑之艰难等。也就是要通过祭祖来传承“以业绩激励后代、以优良品质教育子孙”的社会价值。

4.人伦。郭氏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就是按照班辈跪拜先祖,清点人数,这样就分清了全族人的辈分大小,也等于开了一次全体族民大会,讨论处理了一年里族中大事,表达了全族后人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增加了全体族人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古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祖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增强族系的血脉联系,保证整个家族的长幼有序、和谐团结。父母上面有父母,代代往上追溯,过去无始,儿女下面有儿女,一直往下推演,未来无终。无始无终都是一体,即使是几千年的祖先,我们现在去祭祀他们,依然是一体的。这便是小到一个家族、大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与动力。也就是要通过祭祖传承“和谐意识、家族凝聚力”的社会价值。

5.家族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而文化认同则是一个小范围的概念。一般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家族文化认同则是指对家族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郭氏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使得全族人对于家族的归属感更强,对于礼仪、对于先祖的敬重、对于德孝治家的传承、对于有喜报祖的美德等具有了内心的归属、承诺与认同,本质上就是一种家族文化的认同。所以说,祭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认同的纪念活动,通过祭祖就是要传承“家族、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社会价值。

(二)家族育人文化的内容及社会价值

家族育人文化的核心就是通过家族的一系列育人活动和行为对家族成员的教育、培养产生文化认同。

1.重教。郭氏每年传统的正月初二集体祭祖和清明节喜事祭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教育子孙。在正月初二集体祭祖仪式上的跪拜祖先就是通过隆重的仪式教育后人不忘本;在集体议事过程中,就是教育子孙要有团结意识;在清明节喜事祭祖仪式上,人们会向自己的先祖汇报喜事、成就,特别是每年家族中考取多少名大专以上的人才,以此告慰先祖,教育、激励后辈;编撰《郭家塔村村志》《郭家塔村家谱》的过程,就是对于家族历史的梳理、家族大事的记载、家族谱系的明确、家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从2012年开始,以“郭家塔村助学基金会”的成立为标志,在每年的祭祖仪式上对考取各类学校的人才进行不同额度的物质奖励和有困难学生的全线资助,使得祭祖与育人融合发展,是对家族育人中重教传统的传承与光大,彰显了教育对家族文化传承、对家族观念认同、对家族和睦兴旺的社会价值。

2.兴学。郭氏家族在不断兴旺、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重教兴学的传统与传承。明朝中叶,本村教育就很发达,仅生员贡监就有48人,1723年因黄河大水冲毁家园后,教育也一落千丈。但在近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虽屡遭磨难,但郭氏族人重教兴学的传统未变,重教兴学的努力贯穿村子发展始终。从私塾、冬学,到公学、民校、扫盲教育;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到中等教育。特别是从19世纪80年代起,通过族人们的努力,利用政府投资、集体筹资、个人捐资等形式,使得如今的郭家塔村拥有了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的全部完整的教育形式,初中更是蒸蒸日上,成为全县教育的一面旗帜。与丛罗峪中学整合后规模与质量实现双提升,为本村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兴学的实践中体现了族人先进的家族育人理念与育人传统,彰显了“以校兴村”的价值取向。

3.家风传承。郭氏家族在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无论是坚持不懈的祭祖活动,还是重教兴学的实践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优良家风的涵养与传承。家族育人中倡导的“爱家乡、爱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追求的“拼搏、勤学、友爱、互助、感恩、诚信”的精神,集资建校与助学基金会成立展现出的“团结、和睦、实干、有为”的实践,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延续,体现了“传承优良家风”的社会价值。

五、新媒体对乡村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极大拓宽了信息发布渠道。许多乡村传统文化的创作者与传承者通过多种自媒体传播平台获得大量关注者,一些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视频受到广泛关注,也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传播获得了比以前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新媒体丰富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乡村文化伴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传播渠道尚不发达的近现代以前,乡村文化的传播更多是靠代际传播,或者历史书籍记载。近现代以后,随着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途径不断丰富。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大多事关国家大事。乡村文化的传播还不足以在传统传播媒介中占据重要位置,社会上很难全面、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整体全貌。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原有的以官方为主的传播生态,话语权赋予了更多公众。通过自媒体传播平台,既满足了农民展现自我风采、进行自我娱乐、与外界开展交流的需求,也满足了城镇市民、甚至异国他乡人士对某一乡村文化的猎奇心理。很多农村自媒体人展现了美与善、智慧、积极的形象,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活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优秀乡村传统文化通过自媒体的传播得到了无限扩散,影响更大,范围更广。

(二)新媒体有助于乡村传统文化实现再次兴盛

在传统社会,乡村文化一般在特定的文化群体中进行传播与交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威胁。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冲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信息由上至下、由中心向四周进行传播的局限,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个性化的传播途径。很多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秧歌、山歌、剪纸、花馍、印染等反映一个地区特色的文化元素获得大众追捧,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传统文化的再次兴盛成为可能。

(三)新媒体有助于提升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在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是孕育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最后汇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成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一些乡村人士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用新媒体,向全世界传递了东方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新媒体汇聚了来自各方的声音,更容易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使人们不断加强对自身文化的反省,进而激发推动传统文化再创作的无限动力。在郭家塔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得益于新媒体的加持,郭氏祭祖文化与家族育人文化已经得到了更广的传播,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猜你喜欢

祭祖家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绵 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洪洞祭祖
《小偷家族》
祭祖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