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12-10陈利倩
陈利倩
(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4400)
辣椒口味辛辣,性热。每百克辣椒维生素C含量可达198毫克,在蔬菜行列居于首位。既可增强食欲,又能促进消化。辣椒种植时间在一年四季均可,但是有较高的病虫害发生机率,对其产量和效益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对辣椒一些常见病虫害及其如何防治做简单介绍。
1 辣椒主要病害及防治办法
1.1 病毒病
(1)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多数畸形,逐渐变硬厚,叶缘向上呈卷曲状,幼叶变成线形,生长缓慢,感病果实难以长大并出现深浅交错的条形斑,植株矮化严重等。
(2)发病原因: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病毒是辣椒病毒病的元凶。它们难消除,易生存,在感病的植株体、种子表面以及土壤中的病体残存组织中均可生存。
(3)防治办法:
a、农业防治。播种时选择抗病毒品种,适时播种,施肥时可适量多施磷、钾肥、叶面肥常喷、及时清除杂草、避免连作,将前茬作物及时清理。
b、物理防治。使用黄板、防虫网等防治蚜虫等害虫,切断传染源。为有效降低棚内温度可使用遮阳网。
c、化学防治。对育苗的种子进行消毒,使用10%浓度的磷酸三钠溶液对种子浸泡约20~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进行催芽播种;病毒病难以根除,可选用20%的病毒克星400倍液或者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间隔10d对植株喷一次,连续喷2~3次。
1.2 疫病
(1)主要症状:植株开始发病时,多是从茎基部开始,慢慢出现水渍状腐烂,有深绿色病斑。阴天时,在病斑上面多出现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
(2)发病原因:辣椒疫霉菌是辣椒疫病的元凶,病原菌的卵孢子存活期达到3年以上,冬季时,可在土壤里或者病株残体里度过。
(3)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种植时选用抗病品种;尽量实行轮作;结合深翻改土,多施有机肥、磷钾肥和适量微肥,改善土壤构成,提高土壤墒情,促进辣椒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b、物理防治。设施栽培利用高温闷棚技术消除疫霉菌;温度与湿度是辣椒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棚室管理中,使温度白天调节在25~30℃左右,夜晚调节在14~18℃左右,空气相对湿度需要控制在70%以内。
c、化学防治。辣椒疫病化学防治时可用600倍液的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6%嘧菌酯,或用700倍液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病轻地块3~5d/次,连用2~3次。发病中后期3d/次,连用2~3次。
1.3 青枯病
(1)主要症状:感病植株的细根变成褐色,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
(2)发病原因:青枯假单胞杆菌是引起辣椒青枯病的病菌,冬季时,病菌可以在病残体中度过,在无寄主存在时,病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除此之外,病菌还能通过雨水或者灌溉水从植株根部或茎基部有伤口处侵入植株体内。
(3)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实行与其他科属作物轮作,如十字花科、禾本科等,对病害发生有减轻作用;栽培辣椒时选用高垄或半高垄的方,同时增加磷肥、钙肥、钾肥的施用量,促进辣椒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b、生物防治。芽孢杆菌是辣椒青枯病生物防治的有利武器。
c、化学防治。田间发现病株时需要立即拔掉并销毁。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灌注在病穴中,或者在病穴中撒石灰粉。在发现田间刚有病株时,即可喷施农用链霉素100~500ppm,间隔期为7~10d,需要连续喷3~4次。
2 辣椒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
辣椒常见虫害是白粉虱。
(1)主要症状:白粉虱又叫小白蛾子,主要群集在叶片背面,成虫和若虫群集,能大量分泌黏黏的黑色蜜液,使叶片和果实受损,影响植物的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使商品性降低。
(2)发生规律:在早春时白粉虱发生较少,到了7~8月份虫口数量开始增加,9月中旬后,气温下降,设施内温度适宜,白粉虱又开始向设施内迁移,白粉虱防治难度大主要在于它这种内外迁飞的特性。
(3)防治方法:
a、生物防治。可在设施内按15头/株的量释放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成蜂,间隔两周释放一次,共释放三次,这样在设施内建立种群从而有效地控制白粉虱。
b、物理防治。白粉虱有趋黄性的特点,可在设施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黄板按照30张/667m2的量置于田间,稍高于植株高度。
c、化学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6%啶虫脒微乳剂使用30~50ml/667m2喷雾。喷雾时角度斜向上45度,另外,打药时加入适量有机硅助剂,促进农药在作物上扩散。
3 总结
辣椒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宜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同时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开展防治,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