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卒中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0-12-10章明明

关键词:组间脑出血病灶

章明明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核磁共振室,山西 太原 030013)

急性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尽早诊断对于其治疗和预后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急性脑出血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急性脑梗死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临床中容易将两者混淆出现误诊的现象。在相关研究中显示,将MRI作为急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其可以减少误诊率。为此,本研究将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应用MRI检查,观察其具体应用效果,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来自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遵循随机原则选取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60例急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均等,均为30例,年龄25~78岁,平均(51.5±4.5)岁,研究组中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2.3±3.2)岁。排除标准:年龄≥80岁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存在既往手术史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大,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晓明确,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核磁扫描仪(美国GE Signal 1.5T)进行头颅MRI检查,应用DWI序列检查。首先进行头颅横断检查,具体项目包括1WI、T2WI和T2FLAIR,然后再进行矢状位T1WI检查,参数设置如下:TE:20~25 ms,TR:700~800 ms;T2WI检查参数设置如下:TE:10~135ms,TR:2500~2700 ms,二者矩阵均为256×256。DWI扫描:采用三方向呈像方法,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对正常区域和兴趣区域的ADC进行测定。邀请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对影片进行的分析,主要观察DWI信号特征和病灶周围的DWI信号特征以及病灶分析特点。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处理,病灶和病灶周围的DWI的信号特征以及病灶的分布与形态学特征采用[n(%)]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头颅MRI影像学特征:急性脑出血患者DWI序列上以混杂高信号为主,T1WI呈混杂高信号,多分布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呈较规则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急性脑梗死患者DWI序列上以高信号为主,主要位于血管分布区,以腔隙性、楔形或不规则形为主;对比P<0.05。

两组患者病灶及其周围的DWI信号特征:研究组有70.3%的患者呈现出混合信号,对照组有59.6%的患者呈现出混合信号,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有76.5%体现为高信号特征,参照组则有90.7%体现为高信号特征,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病灶周围DWI信号为高信号水肿带的发生率为85.2%,与对照组的71.3%比较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早期诊断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而MRI在脑卒中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得到了临床验证。MRI在诊断方面有着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本次研究发现急性脑出血患者DWI序列上以混杂高信号为主,T1WI呈混杂高信号,多分布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呈较规则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急性脑梗死患者DWI序列上以高信号为主,主要位于血管分布区,以腔隙性、楔形或不规则形为主;对比P<0.05。MRI在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主要在病灶分布及形态学的鉴别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脑卒中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组间脑出血病灶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