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10董瑞霞

关键词:例数用药冠心病

董瑞霞

(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哮喘病、高血压等常见的老年疾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因老年的冠状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发生心肌缺氧、坏死、缺血等形成的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多,老年受众受累群体大,削减晚年生活质量,增加老年人身心压力和就医用药经济负担。本文以社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判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的医疗效果,丰富冠心病护理模式,给予冠心病患者最佳的护理方式和医疗救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社区医院2019年度96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对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选定标准为一是患者有冠心病的医学诊断确认材料;二是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三是接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是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1±5.4)岁,男27人,女21人;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1.6±5.4)岁,男25人,女23人。据统计学分析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针对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血压测量、强心利尿处理等常规护理。

针对48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其优质护理方法体现在:一是基础护理。根据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针对性进行饮食指导和身体健康指导,指定个性化的科学饮食和运动计划,规范患者用药服药和饮食运动的行为,增强患者身体体质,同时对患者病房做好通风换气和干净卫生,营造舒心的就医环境;二是心理护理。因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多种基础疾病并发,情绪波动较大,应坚持人文关怀,加强与患者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疏导患者情绪和树立医疗信心,可不定期组织心理辅导及冠心病教育讲座,使得患者和家属获取冠心病的日常护理和医疗常识,增强冠心病治疗信心;三是药物护理。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和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普及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对疗效的影响,指导家属记录每日用药情况和监督用药。四是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循序渐进地增强患者的体质和身心健康程度。

1.3 评判标准

从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和医疗效果两方面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判。以就医调查问卷来换算就以满意度,100~8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就医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以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与否;心绞痛发作次数多少,药剂用量增多或减少,临床症状改善与否等综合评判医疗效果,其医疗效果计算因表格复杂,本文不一一叙述。

1.4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就医满意度和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例、百分比表示计量单位,以±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进行x2检验、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就医满意度

对照组,48例患者,44例为满意。其就医满意度为44/48=91.67%。

研究组,48例患者,47例为满意。其就医满意度为47/48=97.92%。

2.2 医疗效果

对照组,48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39例,用药减少13例,发作次数9例,临床症状改善41例,整体医疗效果为91.49%。

研究组,48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45例,用药减少28例,发作次数7例,临床症状改善44例,整体医疗效果为96.4%。

发现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显效和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例数,冠心病用药减少例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例数,研究组的冠心病医疗效果理想,反之亦然。

3 结 论

因老年人三高症、饮食不当、身心亚健康及体育运动较少等原因,导致冠心病在老年群体患病率及并发率较高,对老年的晚年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康复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能消减冠心病临床症状和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水平,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就医满意度,较适用于临床护理推广。

猜你喜欢

例数用药冠心病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