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时代新人的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8次学术年会综述
2020-12-10胡金木
余 庆 胡金木
(1.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8次学术年会在苏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40余位学者参会,收到会议论文150余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周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朱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冯成志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冯建军,副理事长蒋凯、朱成科、蒲蕊、余清臣、周勇、秦玉友等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教育现代化与时代新人的培养”。会议设有14场大会主报告、5个平行分论坛共计60场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就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 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进展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相较于以往的教育现代化理论较多关注外在的指标建设,本次会议的一个核心指向便是着重从人的现代化这一内隐角度去探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进展。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在现代精神的指引下,坚守育人之道,创新发展路径。聚焦于人的现代化,围绕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有学者指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提升人的现代性、培育现代人格,建立在个人主义、主体性和技术理性的理念之上,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要以提升人的现代性为当务之急,同时又要以传统性和后现代性防止现代性的滥觞。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研究,即从历史进程反观中国教育现代化,提炼特征、汲取经验,指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方向,是该议题的另一重要指向。在宏观层面,有学者以西方化与中国化的博弈为主题,窥探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承转合,认为需要处理好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之间的关系,教育现代化要与中国化进行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出现了一些专门问题的研究,深化了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如,以白话文运动为线索讨论教育学语言的现代化特征、以文庙的变迁来考察教育空间的现代化演进、梳理教育政策定位对教育现代化进行阶段划分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研究的维度上出现了研究方法创新。很多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借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知识图谱呈现和定型化解释综合起来,直观呈现教育现代化的热点与趋势。
此外,在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有观点认为要以教育评价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支点,指出要构建目的、主体、内容、方法、时间、质量、未来等七大支柱,提升师生评价素养,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评介主体。整体而言,该议题的讨论聚焦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方式及中国语境,与会代表就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中过于重视概念达成共识状况,一致认为应当加强时代新人培养内容的研究。
二、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改革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等基本理念,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落实到教育领域中具体问题的改革之中。在本议题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向:教学改革现代化、区域教育现代化、教师发展现代化。
教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指涉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教学现代化的要求是“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协同教学、慕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但就现阶段而言,讲授型课堂仍然占据当前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单向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顾及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过度讲授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现代化的要求。为此,有学者认为,要清除“讲授法优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意识,运用智能教学技术开展多模态教学,推进教学行动者现代化。
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义务教育需要拓展相应的服务型功能,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此领域中,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是与会人员最为关切的要点。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反思输血式现代化,探索内生式现代化、共生式现代化,努力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发展,提升实践自信。另有学者基于关系正义的视角,认为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秉承“文化承认与自主发展”的理念,追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落实者,能否引领教师发展的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虽然,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改革,大力倡导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但在师资培育过程中成效并不明显。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的课程能力、教师影响力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成为研究的重要关切。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教师学习能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实践性的个人知识,这就意味着模仿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有学者从具身性出发,分析了教师具身模仿学习的特征,如发生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缄默性等,并基于此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应建议。
三、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践探索
时代新人理念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人的培养目标的深化。在新时代,时代新人的培养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对时代新人概念内涵的追问是其实践探索的前提。
新时代赋予时代新人以新的内涵,梳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厘定时代新人内涵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澄清全面发展教育所包含的诸多教育内容之间的价值秩序,不仅关系到教育学科应对自身问题的使命、尊严和荣誉,更直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基于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为“全面发展教育”加上了“技术训练”的新内容,但当前教育价值秩序却表现出无视“畸形卓越”,甚至有放弃“人的完善”与“身心和谐”教育理想的可能。为此,时代新人的培养,应当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出发点,做到真正指导教育方针政策、平衡教育价值秩序。
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是与会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强调文化育人,其二是将主题聚焦到劳动教育上。鉴于学校文化的强大力量,有学者针对当前学校文化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借鉴轻创生、重设计轻落实的弊端,认为要建立学校内部的信任关系,发挥校长的文化领导作用,在学校内部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强大的学校文化培养时代新人。此外,也有多位学者提出要借鉴传统文化的力量,发掘相应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是时代新人培养的热点话题。概念诠释和纵向的发展梳理是其中的主流。概念诠释主要是衡量劳动及劳动教育与周边概念的关系,如学习、德智体美育等,还有对劳动教育功能进行分析的。有多位学者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劳动教育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既有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也有指出其发展趋势的。关于劳动教育的落实路径,有学者从集体和个体关系的角度出发,发现劳动教育存在低效、功利化和“集体个人主义”等问题,由此提出有效分工等协调集体和个体关系的策略。
四、新时代的家国认同与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国家和公民之间的桥梁,起到协调公共性与个体性的作用。国家逻辑是国家从事教育管理的机制与法则。因此,很多学者从宏观的国家建构视角出发,讨论提升新时代家国认同的机理和对策。有学者借助国家建构理论的国家自主性、国家能力等概念工具,认为要确认国家自主性,从而肯定实施公民教育的正当性,并从国家失败的风险及国家能力的内在张力解释了教育自主性、可能性和限度。同样,在国家建构的视域中,国民教育在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认同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即爱国主义教育。有学者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处理好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广泛的社会参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从教育和国家的关系入手,家国认同可以理解为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的问题,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国认同情感的培养则可以理解为文化落地(culture-construction)问题,教科书是其中重要载体。有学者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少数民族形象的变化,指出国家认同的对象经历了“汉民族国家”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转变。还有学者对统编本语文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的塑造进行了梳理,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相应活动以印证教科书所塑造的国家形象,来增强国家认同的有效性。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育现代国家公民是学校德育的不懈追求和职责使命。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对公民道德素养提出的新要求表现在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公共生活层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在个体层面,公民培育的基本脉络最直接的体现是德育课程目标。德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指向是强化政治认同,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品质,并从单一化政治素质发展为现代公民素养,强调社会公德与文明习惯的养成。在公共生活层面,针对公共空间的发展,陌生人伦理的培养事关个体的公德意识。有研究指出现实情境陌生人的污名化、边缘化,认为学校德育要加强陌生人交往实践教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公民需要具有国际理解、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文化自信。
五、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
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时代教育创新的重要变革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人工智能中蕴含的智慧学习空间、逻辑推理、深度学习、复杂情景处理与感知等技术手段,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变化。在美国,智能辅导系统、机器学习技术、智能评估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已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针对国内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优化了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法,当下则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过程的深层互动,采用智能测评技术精准调试学习过程。
知识教育是该主题研究者最为关切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和人工智能活动依然需要立足于知识,而且对知识的生产与创新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教育的行动框架,即以获得超越繁杂性和变动性的确定性认识为目标、根据适应性和均衡性原则来选择内容、途径方法强调批判创新性和元学习化。此外,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弊端是研究者们关注的另一维度,尤其是人工智能对人文关怀的褫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持的学习共同体,根本的宗旨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育模式。为此,学者表达自己的隐忧,认为数字媒介带来教育上的反智困境,应该以深度学习来弥补其缺陷。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智慧学校的建设就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深入和具体的样态。有学者对智慧班级的形态特征做了描述,指出其在情感、语言、想象力等方面存在限域,并提出树立“不能让技术绑架教育”的底线思维,以班主任创造权和深度学习为抓手,在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中建构想象力。在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上,创客教育是其中的热点。有学者尝试建构了核心要素层、微观运行体系层和宏观发展环境层三个层次的创客教育生态支持系统模型。此外,还有学者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数字教材建设等有关情况。整体而言,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的议题中,与会学者肯定了以技术逻辑与人才培养逻辑的统一为出发点,认为要直面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要在数据获取、方法使用等方面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