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实践逻辑与建构

2020-12-10张鹏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智能

张鹏君

(河南大学 现代教育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育技术的日益重视,智慧课堂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使命和更高的价值期望。回溯过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推陈出新的课堂类型继续重复着“新名字、老路子”的怪圈。这样的轮回使课堂教学陷入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改革与一线教师的群体被动、集体漠视的双重困境,遭遇了严重的改革“瓶颈”危机。基于此,为了巩固和提升智慧课堂的教育价值,防止重蹈传统课堂的循环,我们亟需对其进行更高站位的解读、审视与建构。

一、智慧课堂的诠释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社会学看,课堂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微型社会系统;从管理学看,它是一种师生分工合作、权责制度化的组织系统;从生态学看,它是一个师生为某种任务而行动的特殊生态系统;从教育学看,它是一种包括师生、教学环境、课程等因素的综合体。在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似一股“清风”,给传统课堂带来了新的风尚和希望。然而,智能技术容易造成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上课分心,人脸识别系统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等质疑,也引发人们对智慧课堂的审思。因势利导地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优势,巩固和提升智慧课堂的优秀特质,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首先要对智慧课堂的发展脉络、含义及其特征等进行审视与思考。

(一)智慧课堂发展历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推进,传统课堂的弊端日益受到批判,促使新的课堂类型和课堂形态不断出现,诸如和谐课堂、绿色课堂、个性课堂、高效课堂、生态课堂、对话课堂、学生中心课堂等。从这些推陈出新的课堂类型建构中,人们对课堂改革的研究可见一斑。无论是基于实践问题的“追问式”研究,还是结合时代风向的“追潮式”研究,其初衷都是“寻找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课堂,希望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课堂形态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困惑”[1]。当然,那些追随流行风尚“亦步亦趋”的课堂建构,只是“昙花一现”般的存在;而基于课堂、在课堂中、为了课堂而形成的适切的课堂形态,却日益显示出其持续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课堂类型或课堂形态是一个颇具时代性的命题,体现了社会发展对课堂变革的诉求。从一定意义而言,“智慧课堂”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发展、有新质的融入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其发展大体可以描述为两个阶段:第一,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最先对教育智慧、教学智慧等进行了研究。随着其思想的传播,国内有学者认识到,“传统课堂中,公共知识不仅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智慧,外化为其实践经验和力量,反而成了其思想包袱或精神负担”[2],提出要让课堂充满智慧探险,课堂教学应该启迪智慧、转识成智;之后的一些研究者也在此意义上进行了相关探索。第二,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2008年“智慧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引发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一系列新概念,在教育领域中“智慧教育”“智慧课堂”也被广泛应用。“智慧课堂”即“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旨在推动学科智慧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并促进转识成智、实现智慧发展”[3]。可见,智慧课堂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地强调智慧发展到注重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政策推动下,智慧课堂成为当前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教育视角看,它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相对,强调不只是知识授受,更要发展学生的智慧;二是从技术视角看,它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密切相关,强调利用现代智能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智慧化地发展。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特征

“智慧”是一个内涵丰厚的概念。在英文中,指利用知识与经验做出良好决策判断的能力;在中文语境中,不同视角各有界定。哲学上有“智,法用也;慧,明道也”之说;心理学上有“聪敏、有见解、富谋略”之意;管理学上多指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技术学认为智慧即智能化。简单地说,“智慧课堂”就是促进学生转识成智、智慧发展的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化、高效的课堂。当前,智能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呈现出群智开放、自主操控、人机协同、深度学习等特点,不断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些技术应用于课堂中,促使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等。因此,智慧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等特征。

1.智能化。智能化是智慧课堂的首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室设置的智能化。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室相比进行了智能改造升级,如多屏分区设计、远程协作系统、无线投影仪等智能设备使教学更便捷、学习更自主。二是教与学的方式的智能化。移动学习与管理系统、自适应学习技术等共同建构起智能学习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生成有针对性的学习数据,从而服务于教与学。三是目的在于促进智慧发展。智能技术设备、智慧教学手段等最终为了促进学生转识为智、智慧发展。

2.个性化。个性化在此主要表现为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课程与个性化作业。在智慧课堂中,课前由教师发布任务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记录疑惑,教师获得学生预习新知识点的情况;在课堂上,通过高清数字化设备,以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显示教学内容,促进师生进行多元化互动和实时教学测评;在课后,教师结合课前与课中获取的数据全面了解学情,进行一对一的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与答疑,并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

3.数字化。智能技术时代,数字工具无处不在,数字文化悄然渗透。VR、AR、3D等数字技术,数字化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储存和传输技术等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字空间和资源。例如,2012年上海闵行区启动的“基于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实践研究”项目,就是对数字化智慧课堂教学范式进行探索的典型,使数字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方式的革新,推进了数字化校园建设。

4.交互性。首先,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交互性。智慧课堂中的智能技术和先进设施,改变了传统的育人方式,教师更多是帮助学生使用先进的学习工具、进行自适应学习,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规划、解疑问难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和交流。其次,动态多元的知识结构加剧交互性。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使知识动态地存在,更具情境性与生成性,知识传播“不再是教师通过教材作为中介的单点对多点的传播,而是群体之间多点对多点的互动、改进和建构”[4],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增强了人际间的交互性。第三,人机结合的认知方式强化交互性。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成长的一代,这种人机结合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易于以游戏化和泛在的方式获取所需知识资料,而不再局限于单一、被动的师生传递,丰富了互动的形式与内容。

5.开放性。开放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时间的开放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全天候的学习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灵活的学习时间可以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第二,空间的开放性。人工智能正不断建构与拓展教与学互动的新空间。通过语音图像识别、可穿戴设备等使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产生新的空间,利用辅助学习智能机器交互也创设新的空间。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学习空间的交互性和可视化;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互通能构成一个更大、更灵活的学习场域,使不同区域的学生实现面对面、在线同步、多重同步等多元化学习和无缝沟通。第三,教与学的内容的开放性。开放的学习时空为开放性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形态是个性化的、动态的、立体化的,学生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而不再局限于教师、教材与课堂。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实践逻辑

智慧课堂自提出以来,学界与学校有不同视角的学理研究与切实践行。但是,在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中,不乏片面、肤浅的理解和值得商榷的做法,如有学校为此要求学生购买可以预防近视的平板电脑,买与不买的学生区别分班。[5]为了对此现象防微杜渐,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智慧课堂的内涵性建设,深入理解、夯实与培植智慧的根基。

(一)人性化理念:智慧课堂的根本导向

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举办的推动人性化人工智能全球会议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开发应以人为本,以增强人的能力为目的,人工智能是人性的新前沿,必须确保以人性化的方式发展起来;要确保以包容和公平的方式应用于教育,加强教育与学习。“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6]可见,“人”是一切学科的原点和归宿。“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魂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7]这表明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旨归仍然是人的发展,培养人是教育的本真诉求。教育赋予人所独有的品性,使人有追求、有创造,能建构意义世界,使人性得以萌发、形成与提升。

传统课堂教学对“应试”与“升学”的追逐,使人成为获取应考知识的工具,而除此之外的伦理、情绪情感、价值观等被遮蔽,这样的教与学不但难以满足人之本性的需要,反而成为异化的力量凌驾于学生之上,造成人的自我感、自主性和个性的丧失。而在信息技术语境下,智慧课堂则更强调对人性的关照、对个性的彰显。智慧课堂是充分利用了智能化技术的课堂,是促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是需要智慧教师的课堂。在智能化场域中,正因为有了人的智慧意识和智慧行为参与,在智能化技术的协助下,才造就了智慧的环境和氛围,创生了智慧课堂。所以,智慧课堂的首要属性仍然是属“人”的,而不是“技术”的;其价值旨归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智能技术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它不能被技术绑架,不能因为技术而忘了人,智慧课堂中不是“人学空场”,而是“人的在场”。

(二)协同化教学:智慧课堂的重要支撑

“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合作下,负责担任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形式。不同模式的协同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分工形成帮扶关系、集中教师智慧、增加和分享知识信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局限于对书本与教材的学习,教师习惯于忠实地执行课程,习惯化地操作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创生、活动创新、合作共生、个性张扬被忽视。而在信息化时代,智慧辅助教学系统和教育机器人的出现,使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学范式,教师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协作配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智能化的教育助理系统提供的智能导师、学习伙伴等,能更好地辅助个性化的教与学,增强问题导向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对于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可以利用技术的优长,而对于智能机器人难以具备的特质,则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种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是智慧课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如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北京一些学校中,有语文教师使用“畅言智慧课堂”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教学平台实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内容,随时调整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三)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的核心任务

“个性”,从外在表现看是一个人的精神属性中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从内在发展来说,其特质是主体性,主体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8]注重个性差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智慧课堂的核心任务。

在传统的标准化课堂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标准化的知识;教学过程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整齐划一、追求效率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同步识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缺乏协同性、个性化和创新性。而智慧时代的课堂,是一个智能化学习场域,智能技术应用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目的、过程、手段与方法。例如,仅就学习方式而言,通过学习行为数据、学习档案袋等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适需的学习资源,从而使教师以尽精微而至广大,使学生以尽个性而至全面。

(四)数据化评价:智慧课堂的基本依据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客观表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总体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日益发生变化,如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评价对象由片面走向全面等;但是,在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纸笔测试的传统评价、奉学习结果为圭臬的终结性评价、形式化的综合素质评价,仍然阻碍着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难以彰显课堂评价的育人价值。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形式改变着教育领域,它通过各种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各种信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数据化评价以其即时性、连续性、复杂性、广泛性,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具时效性,关注过程性,突出智能性,注重全面性等;采用数据化的系列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能进行动态跟踪测评,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这些为精准分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轨迹和参数,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技术支撑。

(五)智能化平台: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9]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10]不同文件中都提到智能化教育体系和平台,这是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使师生交流沟通更自由、开放、多元,使课堂更具开放性、动态性。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缺少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即便具备某些现代教学手段设施,其运用中也存在着误区、盲区,低效、无效,甚至机械性、过度技术化等问题。而智慧课堂借助的智能化平台,不只是智能技术构成的单纯的技术组合,而是信息技术载体与具体教学情境充分结合形成的“人-技”交互的课堂实施平台,因此,智能化平台的建设者不只是智能技术的研发者,更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存在的师生,技术平台正是通过师生的主动性而被二次开发和利用,并给“技术属性”增添了“人的属性”,也为技术赋予了活力和生命力。

三、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建构

智慧课堂的建构,既要强化智能技术,培养应用能力、增加技术适用性;也要通过融合策略,促进教师、学生与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更要坚守“初心”,立足价值理性,培养智慧的人。

(一)“强智能”:智慧课堂建构的应然取向

“强智能”在此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人的层面上,增强运用智能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二是在技术层面上,加强智能技术的可操作性。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是强化智能技术的重要保障。

1.强化运用智能技术的意识与能力。2019年5月发布的《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中提出:“进行有效的人机协作需要具备一系列人工智能素养,同时,不能忽视对识字和算术等基本技能的需求。采取体制化的行动,提高社会各个层面所需的基本人工智能素养。”[11]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师生,也应该增强对智能技术学习、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是否具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将是区别传统教师与智慧教师的重要标志,也是拉开学习效率的“鸿沟”。因此,在智慧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强化师生应用智能技术的意识。意识是能力的先导,具有了智能意识才有智慧思维,进而产生智慧行为习惯与能力。其次,还要注重强化师生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促使其做到:会用、善用技术;恰当、灵活运用技术;个性化、充分使用技术。将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纳入学校课程,利用关键技术建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体系,发掘学习潜力。

2.增强智能技术的适用性。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有人预言,未来几十年,将有近一半的传统生产岗位被机器人代替,大规模“机器替人”将引发国际分工格局失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先后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其中都对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蓝图进行了谋划:建设智慧校园;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等等。当前,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名孩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将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12]因此,在不同学段融入并强化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设置相关人工智能课程,培养智能型人才,不但需要较强的运用智能技术的意识与能力,更需要增强智能技术本身在各层次类型学校中的适用性,进而以智能化增强人的智能。

(二)“融智慧”:智慧课堂建构的实践诉求

“融合”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在物理意义上指熔化为一体;心理学上指不同群体结识后,在认知、情感、态度等融为一体;在社会学中,多指从人文精神、社会价值认同、人际互动、行为适应等方面形成的和洽关系。因此,“融”具有一体化、合一性含义。课堂教学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二者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即从当前的课堂教学“加”智能技术阶段迈向“融”的阶段,使二者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融智慧”包括两个层面:

1.深度融合。在智慧课堂中,电脑、智能手机等是智慧教学便捷的智慧设备,电子书、微课、慕课等是重要的智慧资源,教师运用的智能技术教学是有力的智慧手段,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智慧场域,因此,课堂教学与智能技术融合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当然,这种融智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诸如利用“刷脸技术”代替点名、手机App签到等,而是这些智能设备技术与课堂教学水到渠成的科学融合。师生与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需要注意:一是既要夯实融合基础,又要顶层设计融合规划;二是既要营造融合生态,又要完善融合手段;三是既要关注人本,又要注重集智创新;四是既要适应学、研、用相结合的课堂实践诉求,又要优化学研一体的智能理论研发。

2.变堵为疏。我们固然强调深度融合,其实“变堵为疏”是涉及“融”的另外一层含义。随着智能手机与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学生能越来越便捷地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然而,一些学校出现了没收、砸毁智能设备、断网等严管办法。对此现象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在网络时代,对这种现象是堵还是疏,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3]智能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学校也不例外,课堂教学只有“拥抱”技术,使其为之赋能,而不是遮蔽、忽视技术。智慧地利用智能技术,是学校智慧管理的体现,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反映,更是新时代智慧型师生关系的映现。

(三)“去技术”:智慧课堂建构的价值旨归

“去技术”在此并非意味着不要技术,恰恰相反,是要更好地利用技术,使技术为人所控、服务于人,使其设计合乎教育伦理,教育影响能被检测和评估,以实现智慧育人的价值旨归。在运用智能技术时应理性地认识到:智能技术能为课堂赋能,但不是万能的,我们应慎用、活用,讲求实用。

1.赋能而非“万能”。我们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期待它能“雪中送炭”,带来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益处,以此解决或缓解实践问题与困境,为其赋能增效。“赋能”,即给予谁某种能力或技能。这里被赋予的主体可以是人、物、领域、行业等。简言之,即你本身没有,而我使你有;你本身不具备,而我让你具备。在心理学中,“赋能”是指通过改变言行、态度、环境等以给人正能量;在管理学中,主要指下放工作自主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才智和潜能。在智慧课堂中,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教学手段,使学习资源与内容开放共享,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动摇了传统教学的根基等,因此,这是一个智能技术为课堂赋能增力的过程,是延展和增强教学主体能力的过程。智能技术成为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动力源。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有些特质或功能是智能技术所不具备的,也是超越其作用范围的。例如,考试自动评阅系统等人工智能对规则的需求难以应用在作文评分场景中,尤其是,情感、道德、审美、创新思维等是智能机器难以具备的关键智能,这些都会限制它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难以像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一样对学生情感渗透、熏染与滋养;难以具有道德人的意识与思维,像师德优秀的教师一样为学生立德示范,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等等。因此,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并非是无所不能的,但缺失了却是难尽其能的。

2.慎用而非“滥用”。智能技术代表着一种创新,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对技术的运用却有利弊之别。如果人们能够恰当、理性地使用技术,那么,技术将使工作如虎添翼;否则,越先进的技术越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弊端。因此,我们要谨慎地使用技术。教育作为一项人为的、为人的事业,“人”是这一过程的“掌舵手”,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因此,在运用智能技术时必须从教与学的需要出发并体现出其有益性,是为了解决他们在课堂内甚至更广的教育环境中面临的挑战而用,而不是出于对智能技术的盲目追求。技术是无限发展的,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靠人优选择用并为人服务。

3.活用而非“套用”。信息技术本身是姓“技术”的,它的第一属性是“技术性”;但是,运用技术的行为应是姓“人”的,即为人服务,技术行为的本质属性是“为人性”。而且,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影响着技术的完善程度,每一项技术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合理的技术运用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当它超出了应有的限度、导致学生变得没有自由精神的依赖者时就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危机”[14],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使用智能技术,具体原则有:第一,依据学生特点与需要,个性化应用;第二,根据技术特性,有区别选用;第三,按照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

4.实用而非“使用”。“实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具有实践使用价值,产生了实际效应,即实实在在有用。例如,这件器具实用又美观。二是实际需用,若不用就可能影响应有效果。在智慧课堂中,信息技术讲究“实用”就是强调运用它能为课堂教学赋能增效,为学生发展增能益智;而且教学实践迫切需用,而非“为使用而使用”。例如,在个别观摩课、优质课中,有教师为了打造一个“学生好学、教师善教、课堂活跃”的其乐融融的景象,乐此不彼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却拘泥于用技术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忽视了技术、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难以做到“在学中用、为人而用、用而成功”。因此,在智慧课堂中,我们应该坚守:因有价值而用,因需而用;不能为用而用。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课堂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会因此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课堂评价等课堂教学体系,重塑智慧课堂的根基。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基于此,智慧课堂的建构应以强化智能技术为应然取向;以二者的深度融合为实践诉求;以智慧地利用技术而不陷入技术,强调“人的在场”为价值旨归。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智能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