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汽车产业供应链发展情况研究
——基于柳州视角

2020-12-09常卉颉

市场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柳州市柳州汽车产业

常卉颉

【关键字】金融 汽车产业 供应链 汽配企业融资

一、柳州汽车产业供应链发展情况

(一)汽车配套产业链日渐完善

目前广西柳州集聚上汽、东风、重汽、一汽、通用等汽车集团生产基地,涵盖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通五”“东风柳汽”)等7 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产业集聚效应下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配套产业链。

(二)汽车产业对地方工业发展拉动作用举足轻重

根据柳州工信局数据,2019 年,柳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93.1 亿元,其中汽车完成产值1988.3亿元,占比4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下降3.9%,其中汽车完成产值同比下降8.3%,工业增速走低主要受汽车行业拉动力下滑影响。

(三)汽车产销市场持续疲软

据柳州工信局数据,2019 年,柳州汽车产量182.8 万辆,同比下降14.9%,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水平7.4 个百分点,汽车销量183.7 万辆,同比下降18.3%,较上年同期回落11.9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0.1 个百分点,产销量均占全国比重的7.1%。

表1 2017-2019 年柳州汽车产销量统计表

(四)新能源领域推广加快

一是系列指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陆续出台,从地市层面看柳州先后出台了《柳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规划》《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意见》等文件。二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快速发展。上通五和东风柳汽均推出了新能源车型,其售价、续航里程及快充慢充技术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上通五推出了宝骏E 系列两座及三座新能源车型,东风柳汽推出了景逸S50EV、菱智M5EV 等五座及七座新能源车型。

二、金融支持供应链企业的主要做法

(一)灵活运用货币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流入汽车产业

金融机构运用再贴现、支小再贷款支持柳州汽车企业的贷款以及贴现加权利率均低于金融机构运用自有资金发放的相应贷款(贴现)利率。一是创新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人民银行柳州市中支、财政局、工信局联合出台了《柳州市支小贷融资模式实施方案》《柳州市设立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实施方案》,对运用央行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助,并择优选取了若干家辖内银行设立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依据票据贴现金额的一定比例补助合作银行,并在办理再贴现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二是构建“政府白名单+ 银行贴现+ 央行再贴现” 的 “民微通” 再贴现模式。根据人民银行柳州市中支数据,通过安排不低于10 亿再贴现限额支持银行向 “民微通” 首批440 家企业办理贴现融资业务。

(二)整合多方信息资源,搭建融资平台

柳州市通过千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宣传和融资对接会,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信贷政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等涉及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作了重点宣讲,并整合21 家银行融资产品信息,印制《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手册》,让企业能够一站式了解60 多种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此外,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创建“柳创汇” 创业创新云服务平台,根据 “柳创汇” 服务平台网站数据统计,2019 年末 “柳创汇” 已入驻企业1807 家,服务成交2859 笔,打通银企金融供需不对称问题。

(三)设立专项基金,为汽车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一是设立引导基金。柳州市投资引导基金参与设立广西汽车产业供给侧子基金,投资方向为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等研发与生产型公司,汽车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二是设立中小工业企业应急周转资金。由柳州市财政出资设立中小工业企业应急周转金,该资金将采取滚动支持、逐步增加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因资金困难短期无力办理还贷、续贷业务的中小工业企业,提供应急周转资金短期转贷支持。

三、当前供应链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问题

(一)融资担保服务不足导致供应链企业贷款落地难

一是目前我国融资担保能力的增长滞后市场需求,主要由于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受限于财政投入能力,而民间资本参与融资担保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二是供应链企业综合融资担保成本仍然较高。对相关企业调研发现,企业普遍反映由于担保公司代偿率较高,对于合作客户的选择上条件更为苛刻,费率也有一定的上浮,超出不少企业承受范围。如,某汽车配件厂等公司反映担保费用普遍在2.5% 左右,实行按年计息一次收取,同时担保公司要求企业至少定存担保额度的5% 的担保保证金,担保实际费用甚至更高。担保门槛多、担保费率高、附件条件不平等原因导致了汽配企业贷款落地难。

(二)供应链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感不强

受汽车产销市场疲软影响,供应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出于风险考虑,银行给予企业的贷款期限普遍较短,贷款期限多以1 年期流动贷款为主,且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评估是否给予续贷,若融资资金用于长期性的研发使用和部分中长期生产使用,无形中增加了融资资金链断裂风险。根据对80 家汽车供应链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近八成企业表示贷款期限主要在1 年(含)以下,从贷款满足率看,超五成企业表示申请了贷款但并不能全额满足,某公司反映在贷款不能全额满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向汽车金融财务公司融资和民间融资作补充。

(三)供应链企业资金被占用现象较为严重

调研发现,由于供应链企业业务经营主要依附于整车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利用处于产业链顶端的优势,延长付款账期,以零保证金或低比例保证金从银行开出承兑汇票,用于供应链企业的结算,结算资金链拉长加剧汽配企业流动性风险和经营成本。一是应收账款账期时间普遍偏长。整车生产企业收货后的付款账期通常为至少3 个月。供应链企业备货期普遍需要约1 个月,核心企业收货后的付款账期通常在3 个月,从收到订单到付款的时间通常为4 个月。二是收款结算方式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若供应链企业持有票据到期,从备货销售到资金回款需要等待9 个月-1 年3 个月的时间,无形中延长了企业的回款速度,企业日常生产中员工工资、水电费、各种税费等开销均需要现金,企业持票据后的主要处理方式为银行贴现,贴现费用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四)供应链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难仍然突出

2017 年5 月人民银行、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推广以来,一定程度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从柳州汽车产业情况看,供应链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期限长的现象,但目前较为突出的困难就是供应链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确权难问题,整车生产企业协助银行为产业链关联的供应链企业确权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制约了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开展。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一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与集团汽车金融业务存在利益冲突。核心企业闲置资金均上划至集团财务公司,由财务公司统一运作,用途包括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二是缺少激励政策。债务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并签发相关法律性合同文件,增加了债务企业的操作成本和相关管理费用,在此情况下如果缺乏对等激励政策措施,债务企业对应收账款融资确权持懈怠、回避的态度。

(五)直接融资不足制约供应链企业融资多元化

银行借款是汽配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的运用上仍极为少数。根据万得数据显示,从股权融资方面看,2019 年末柳州新三板挂牌的企业9 家,同比减少3 家,资产合计13.2 亿元,同比减少3.5 亿元,从行业分布看目前辖内没有一家汽配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从直接债务融资方面看,辖内债券融资企业主要为平台公司和上市公司,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资金,2019 年柳州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债券融资231.6 亿元,同比增长83.1%,发行主体除柳州钢铁集团以外,其余发债主体均为平台公司,辖内平台公司共累计发行金额201.6 亿元。以多家中小发行企业统一券种冠名和信用增进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品种自推出以来,为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开辟了新路径,2013 年柳州发行了第一期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但之后我国推进该品种事项因违约兑付事件频发等原因最终搁浅,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四、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普惠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建议出台财税等配套支持政策,促进融资担保业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普惠领域,建立一个稳固的风险资金补偿机制,并覆盖民营融资担保公司,通过定期投入、定期拨付,为担保机构提供持续的补充资金,实现其风险收益的均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身融资担保行业。同时,可探索运用支小和再贴现政策工具,构建 “融资担保公司+ 银行+ 信贷政策工具” 的新型合作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各展其长,加大对金融短板领域的服务。

(二)推动产业链核心企业参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

建议人民银行、工信、财政等部门大力推动汽车核心生产企业参与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各主管部门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发,提高配合度,产业链核心企业财务系统与人行、银行系统进行对接并数据开放共享,整合资源并逐一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应收账款与债权的唯一对应,充分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融资功能。

(三)推动供应链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

一是建立供应链企业债券融资培育库。建议人民银行、发改委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筛选出具有潜力的企业名单目录,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承销商对供应链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知识培训,提高企业发债的积极性。二是推动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具有潜力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

(四)进一步丰富政银合作金融创新产品

目前,政银合作已推出了“助保贷”“惠企贷”“税贷” 等多款创新产品,建议要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政银企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财政、工信、科技、税务、工商、人社、医保等部门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各类融资发展基金作用,针对企业担保难、续贷难、贷款期限短等问题,丰富政银合作产品,降低供应链企业过桥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使更多信贷资源流向汽车产业领域。

(五)加大对供应链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的前提下,要适度提高该类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容忍度,对出现暂时性资金困难的供应链企业,但有市场前景、经营管理规范的,要做到不抽资不断贷,支持企业维持合理的资金流动性。同时,要坚持合理定价,杜绝各种形式的不合理收费;要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降低或尽量消除汽配企业除利率外的其他成本,缩短企业融资时间,降低融资的额外成本。◆

猜你喜欢

柳州市柳州汽车产业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梁海鸿·收藏·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