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价值▲
2020-12-09周斌锋彭兵锋吴赛花王志强朱新喜
周斌锋 彭兵锋 吴赛花 王志强 朱新喜
(鹰潭市人民医院,1胸心外科,2 院感科,3 神经内科,江西省鹰潭市 335000)
肺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癌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常见类型,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手术为主[1]。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术后生活质量较差等缺点,在临床已很少应用[2]。近年来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因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较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3]。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深入,多孔的传统胸腔镜逐渐向单孔胸腔镜发展,并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的效果[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单孔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6(73.23±5.48)岁;左肺上叶占位22例,右肺下叶占位18例。三孔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6~87(73.46±5.74)岁;左肺上叶占位21例,右肺下叶占位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行肺叶切除术;②术前无远处转移,未行放、化疗且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③年龄≥65岁。(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无法耐受全身麻醉;③肺转移瘤;④胸腔广泛粘连。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单肺通气,取健侧卧位。
1.3.1 单孔组 根据患者叶裂及肺门位置,在腋前线与腋中线间第 4或第5肋间做长3~5 cm切口,将切口保护套置入。在切口后缘上方放置腔镜镜头。术中,选用带蘑菇头的弯头吸引器暴露淋巴,用超声刀解剖、分离左侧第4~7、9~11组,右侧第2、4、7、9~11组淋巴结并清扫胸腔内组织。术后在切口后缘放置胸腔管一根。
1.3.2 三孔组 在腋中线和腋后线第7肋间做1.5 cm切口,置入trocar作为观察孔,在腋中线与腋前线第3~5肋间做3~5 cm切口,置入切口保护套作为主操作孔,在腋后线第5或第6肋间做1.5 cm切口为副操作孔。清扫系统性淋巴结,行肺叶切除术。所有病例在明确病理的基础上进行,对于没有病理依据的患者,楔形切除病灶,送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后,清扫系统淋巴结行肺叶切除术。术后,根据患者的术中情况放置胸导管,如患者为上叶切除,通常需放置2根,而中下叶切除需放置1根胸导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导管留置时间、淋巴清扫组数与个数)。(2)比较两组术后1 d、3 d伤口区域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5]评估,依疼痛程度定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剧烈。(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不张、肺动脉栓塞。(4)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再手术及死亡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单孔组患者住院时间、胸导管留置时间短于三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组数与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x±s)
2.2 切口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单孔组VAS评分比三孔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x±s,分)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4 再手术、死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再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再手术、死亡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老年患者体质、免疫力较差,创伤较大的手术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的生存率得不到保障[6-7]。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成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术式,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一个观察孔与多个操作孔,操作较为繁杂;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器械均在一个操作孔进出,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在处理血管、气管时表现更为明显[8-9]。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成为临床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孔组住院时间、胸导管留置时间短于三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术后3 d,单孔组VAS评分低于三孔组,而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再手术率、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疼痛程度。分析原因:(1)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采用无抓持整块清扫纵隔淋巴结,减少对肺叶组织的牵拉损伤,操作较为方便,清扫效果安全,但手术难度较大,导致手术时间增加;(2)单孔胸腔镜在一个操作孔进行操作,减少切口数量,对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减小,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轻;(3)术后的疼痛感减轻,促使患者能更积极下床活动,进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出院;(4)单孔胸腔镜操作孔较少,切口渗液减少,且对胸导管的引流方式进行改进,有效缩短胸导管留置时间。与单孔相比,三孔胸腔镜创伤较大,副操作孔在神经肌肉较为丰富的腋后线处,由于trocar挤压,使患者术后疼痛增加。研究显示,手术时间、术者经验及患者的身体条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10]。本研究也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未增加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