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

2020-12-09张佳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住院实验组

张佳芳

(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 邯郸)

0 引言

近年来,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持续上升,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2]。因此,加强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文献,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风险越大[3-4]。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硬、迟缓,易发生抑郁焦虑,并伴有情感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探析了改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80 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纳入标准:①具备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指征;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⑥无法配合的患者。

其中实验组年龄62-79 岁,平均(67.21±4.27)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61-75 岁,平均(67.78±4.91) 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①护理计划的制定:收集患者资料,由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患者住院时应及时观察了解病情,定期检查患者心电图,了解患者脉搏、呼吸变化,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②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状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疾病意识,缓解负面情绪,保障患者心理健康。③护士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护士向患者说明按医嘱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按医嘱调整剂量,不得自行增减药量,不得私自停药,严格按照正确剂量和时间定期定量用药,坚持长期用药改善预后,告知患者未遵医用药的危害性。④老年骨科患者记忆障碍的护理干预,护士可以反复讲述患者的经历,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并可以展示他们的相关照片和过去的图片,激发患者回忆记忆,最大限度地刺激患者大脑,加强记忆锻炼;此外,在饮食方面,多吃木耳、葡萄、鸡蛋、鱼、莲子、核桃等教育食品,增强大脑营养和记忆力。⑤记忆强化训练:患者需要加强记忆训练,让患者反复进行数字、文字电视,通过图片观察、身体接触等方式重新训练记忆。针对患者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觉刺激,如看报纸、看电视等方式训练患者的认知能力。要积极鼓励患者回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让患者认清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刺激患者大脑皮层,提高记忆能力[2]。⑥思维练习:由于患者在痴呆症发生后不能很快康复,应尽可能多地练习思维,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同时,患者需要接受相关药物治疗。⑦语言刺激:如果患者思维较差,则应给予患者语言刺激和相关信息电击,加强对患者的训练。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关爱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让患者更好地信任护理人员,也能清晰地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引导患者表达相关的语言和思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0-30 分,越高越好)及生活质量(0-100 分,越高越好)、护理满意度(0-100 分,越高越好)、住院的时间、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3.0 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t=7.901,P=0.000<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45±3.28)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44±2.01)分。

2.3 住院的时间

实验组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135,P=0.013<0.05)。实验组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有1 例,占2.5%,而对照组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8 例,占20.0%。

3 讨论

临床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多病因的神经性疾病,病情与患者年龄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近期记忆功能障碍,并有持续性学习记忆障碍,导致推理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丧失等,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6]。

表1 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n)认知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0) 25.84±1.33 28.32±1.03 65.33±1.22 81.13±1.74实验组(40) 25.37±3.53 29.05±1.23 65.45±1.15 96.65±2.93 t 0.154 20.215 0.101 15.312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住院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住院的时间比较(±s,d)

组别(n) 住院时间对照组(40) 12.41±2.21实验组(40) 9.56±0.21 t 7.101 P 0.000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发生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越来越高,而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有原发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而言,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死亡率增加、康复延迟、发病率增加、住院天数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年龄大、其他疾病、脑代谢功能和应激能力减弱等原因造成的,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生活质量[7-8]。

目前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方面还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荐。密切观察护理中的病情和情绪变化,以便及时诊断,给予早期护理支持,并对其家属进行教育,可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9-12]。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住院实验组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