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2020-12-09黄静王姣通讯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护士

黄静,王姣通讯作者)

(解放军960 医院泰安院区,山东 泰安)

0 引言

病毒性肝炎是现代肝脏内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高发病,患者的临床病情具备反复发作特点,治疗过程技术难度较大,且一旦患者在发病后未能获取到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干预,不仅会诱导患者逐渐发生慢性肝脏疾病,或者是肝脏纤维化,甚至还会引致部分患者发生肝脏器官癌症性病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1-2]。文章以我院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至2020 年2 月我院104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 例。参照组男27 例,女25 例,年龄20-74 岁,平均(57.17±2.37) 岁,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9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 例。研究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21-73 岁,平均(57.14±2.34)岁,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8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 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所患疾病种类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其具体要点如下:

(1)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第1 天,护士应当以热情积极的态度做好患者接待工作,为患者全面系统讲解所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制度和住院病房探视制度,指导患者全面了解和熟悉所在住院病区的基本情况、住院病房内部环境和基本应用性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情况,针对患者开展住院过程安全防范知识技能教育指导,促进患者认识了解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基本目的和实施流程,确保患者全面学习掌握住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注意事项。

(2)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第2-3 天,护士应当选择运用种类多样的工作方式为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其具体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包含印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活动,以及护患一对一访谈等,护士要致力于支持和促进患者全面认识了解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发病引致原因、病理演化机制、临床病情表现特点、治疗干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支持患者在逐渐提升疾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条件下,持续提升临床行为依从性。

(3)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第4-5 天,护士要借由与患者开展和谐有效的交流沟通,调查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干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针对患者具体呈现的各类消极负性情绪展开纾解干预,及时解答患者围绕自身所患疾病和治疗干预过程所提出的各类问题,确保患者以良好稳定的心理情绪状态完成临床治疗流程。

(4)源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次接受种类多样的检查干预,客观上要求护士应当为患者仔细讲解介绍每一种检查的基本原理、实施流程、预期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在临床检查活动开展过程中展示出稳定充足的行为依从性。

(5)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护士要为患者全面讲解介绍常用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副作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开展处置干预。

(6)在患者出院之前,护士要指导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按时足量服用药物,合理安排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定期来院接受复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生活状态评分指标、隔离知识评分指标、心理状态评分指标、用药行为评分指标,以及饮食习惯评分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指标和SDS 评分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对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在P<0.05 条件下,判定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比较

研究组的疾病知识认知度90.38%(47/52) 高于参照组69.23%(36/52),组间有差异(χ2=7.220,P<0.05)。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2.3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生活状态评分指标、隔离知识评分指标、心理状态评分指标、用药行为评分指标,以及饮食习惯评分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2.4 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SAS 评分指标,以及SDS 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 评分指标,以及SDS 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3。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生活状态评分指标 隔离知识评分指标 心理状态评分指标 用药行为评分指标 饮食习惯评分指标研究组 52 2.68±0.36 2.63±0.32 2.75±0.37 2.72±0.38 2.78±0.42参照组 52 2.16±0.22 2.36±0.26 2.47±0.23 2.34±0.30 2.50±0.33 t 值 8.888 4.722 4.635 5.660 3.780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指标以及SDS 评分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指标以及SDS 评分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SAS 评分指标 SDS 评分指标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52 67.38±5.60 33.28±2.46 55.26±4.60 25.92±3.18参照组 52 67.44±5.86 46.03±3.13 55.38±4.88 37.93±4.11 t 值 0.053 23.095 0.129 16.666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疾病主要涉及急性肝炎疾病、慢性肝炎疾病、肝炎后肝硬化疾病,以及重型肝炎疾病等具体表现类型,其中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中最为常见[3]。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涉及肝脏区域疼痛症状、食欲减退症状,以及周身乏力症状等,在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干预条件下,部分患者极易在临床中发展演化成肝硬化,或者是肝癌,造成不良影响[4-5]。

本项调查中获取的结果显示,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够获取较好效果,值得引起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在肝脏内科临床中,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相较为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和生活体验,适宜普及运用。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世界肝炎日》
最美护士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