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门诊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20-12-09冯冠能刘志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抗癫痫拉西酸钠

冯冠能,刘志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0 引言

癫痫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中国约有900 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 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 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目前,对癫痫的控制多采用抗癫痫药干预,通过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稳定病情。癫痫发作对患者造成很大生理、心理、经济负担,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我院神经内科2217 例患者在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特点,旨在为临床医师等医护人员提供最新的癫痫用药数据,为制定和优化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门诊用药系统中抽取2019 年9 月至2019 年12 月的癫痫患者的处方2217 张,统计患者的用药信息及对应的用药情况,此数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所用药品,用法用量等。

1.2 研究方法

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6 软件对处方数据建立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对癫痫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出患者人群分布、处方数量排序、联合用药情况,然后对患者的用药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癫痫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

2217条癫痫患者处方中,男1294例,占58.37%;女923例,占41.63%。发病年龄而跨度广(1~95 岁),41~65 岁中年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27.6%,发病多为青中年患者(见表1)。

表1 性别、年龄分布

2.2 癫痫药物处方统计

我院癫痫患者用药主要包括以下9 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丙戊酸钠,医嘱数占了总处方的46.59%,其次高过10%的有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见表2)。

表2 门诊癫痫用药情况

2.3 癫痫联合用药情况

2217 张癫痫用药处方中,单纯使用一种抗癫痫药物的处方有1417 张,占比为63.92%;二联用药处方687 张,占比30.99%;三联用药处方122 张,占比5.09%( 见表3)。其中二联用药处方的情况(见表4),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占比分别是22.71%和20.23%。

表3 癫痫单药、联合用药分布

表4 癫痫二联用药情况

3 讨论

从2217 例癫痫患者的人群分布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都是男生的患病率稍高,患病的集中年龄段在19 到65 岁,以青中年的患者居多,与世界范围内患病人群分布一致。

在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上,丙戊酸钠占比最高,接近癫痫用药总量的50%,这是因为丙戊酸钠是广谱的抗癫痫药,适合用于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虽然丙戊酸钠作为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一直应用,但在小儿应用上的药物血药浓度并不高,药性并不是非常理想,且患儿用药期间容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而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应用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儿智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1],因此左乙拉西坦的使用量也排在第三位。第二位的是奥卡西平,奥卡西平是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的衍化物,具有抗癫痫效果显著的特点,二者虽结构相近,但在奥卡西平代谢产物中并没有环氧化合物,因此不易引起皮疹等不良反应[2]。我国人群携带有HLA-B* 1502 比例较高,达2%~12%,而该基因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发生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高度相关,这两点都限制了卡马西平的应用,提升了奥卡西平的使用率[3]。拉莫三嗪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适用于除了肌阵挛以外的所有类型癫痫发作,拉莫三嗪总治疗成本较丙戊酸钠高,但ADR(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成本较低,且患者实验室检查成本较丙戊酸钠低,在选用拉莫三嗪治疗时患者基本无肝毒性、血液毒性等ADR,患者无需改变用药习惯即可缓解症状,可减少ADR 成本,因此拉莫三嗪的使用率也靠在前列[4]。托吡酯属于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作为对各种难治的、其它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差时的可选药物,但对于认知能力方面,托吡酯在数字顺序认知以及逻辑认知两项均比丙戊酸钠对患者的影响更大,降低程度明显。若应用于儿童,年龄越小对于后期认知能力的影响越大[5],因此限制了使用。普瑞巴林一般应用于神经痛的治疗,但在部分成人难治性的癫痫也可以作为辅助药物使用,作用的机制为激动GABA受体,通过调节过度兴奋的神经元,阻断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恢复兴奋神经元的稳定性,达到抗癫痫的作用[6],但适应症的癫痫类型只有局限性发作,使得临床使用机会较少。

癫痫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尽量采用单药治疗,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血药浓度及增加不良反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单药治疗占绝大多数,占所有处方的63.92%。对于难治性癫痫,合理联合用药可增加控制率。抗癫痫药物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分为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GABA 类似物(安定类、苯巴比妥、普瑞巴林等)、突触小泡蛋白A 结合剂(左乙拉西坦)以及其他作用机制药物(托吡酯、丙戊酸钠等)。研究显示,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癫痫药物联用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性[6]。联合用药可以将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相加,但要避免具有相似毒副反应药物联合,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间药代动力学反应,尽量选择更少种类,最终达到疗效最好及副反应最小的目标[7]。二联用药使用率最高的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两药都是广谱的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范围最广。左乙拉西坦相对不良反应轻,对儿童智力影响少,联合用药中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当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且癫痫类型适合,奥卡西平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三药除了单药使用率占据前三位,也在联合用药数据的前三位出现。其余药物因副作用和成本等因素减少使用率,例如:卡马西平的皮疹、托吡酯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苯巴比妥引起的嗜睡等。

三联使用抗癫痫药物占总处方的5%左右,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潜在的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增多的风险。多种抗癫痫药物联用时,药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会互相影响到何种程度均不明确,尤其是其中的酶诱导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在抗癫痫药物联用方案中很可能与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大[6]。因此,药物TDM检测就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多药联合抗癫痫的患者,加大力度开展TDM 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院癫痫患儿治疗遵循尽量单药治疗的原则,药物选择原则与我国癫痫诊疗指南基本一致,以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使用最广泛。新型的抗癫痫药物的使用频率也有很大比例,左乙拉西坦使用率最高,在单药和联用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多药联合抗癫痫的情况,应该尽快全面开展TDM 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使疗效达到最佳并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抗癫痫拉西酸钠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冰糖葫芦
抗癫痫药的“保险选择”:丙戊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