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训练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20-12-09傅卫红李迎春
傅卫红,李迎春,张 群*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本研究探讨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实习的21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实习的25名护生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名,女19名;年龄22~25岁,平均(22.14±1.06)岁;文化程度:中专5名,大专8名,本科以上8名。研究组中男3名,女21-25名;年龄21~25岁,平均(21.19±1.24)岁;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9名,本科以上10名。两组护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方式,研究组实施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1.2.1 教学方法
由5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带教,带教教师共同拟定心胸外科教学重点,并根据学习目标拟定阶段性教学计划,形成教学大纲,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进行每周1次的理论知识授课,日常工作中实习护生在带教教师监督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内容。
1.2.2 适应评估期(第1阶段)
此阶段为开始授课后的1-2周。目标:熟悉本科室规章制度、病区环境、无菌操作技术、常规护理项目、各岗位工作区域与职责,掌握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应用。安排:带教教师演示相关器械的操作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2.3 实践操作期(第2阶段)
此阶段为开始授课后3-6周。目标:掌握心胸外科常见疾病、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初步诊断。安排:高年资带教教师与护生共同参与轮值夜班,熟悉心胸外科的工作流程与习惯。
1.2.4 强化训练期(第3阶段)
此阶段为开始授课后7-10周。目标:加强心胸外科护生的专科护理与临床操作技能,强化护生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心胸外科围术期患者的操作能力。安排:由主管护士带教护生,安排护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辅助护理3-4例心胸外科围术期患者,总结护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反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补充与巩固。
1.2.5 情景模拟阶段(第4阶段)
此阶段为开始授课后11-14周。目标:熟练掌握急、危重症心胸外科患者抢救的护理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安排:在强化护生专业实践能力基础上每周开展情景模拟训练,模拟心胸外科危、急症的抢救护理工作,并提出可行性和建设性指导意见,以便完善护生临床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成绩,均为百分制,85~100分为优,75~84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心胸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术前访视内容、并发症、出院宣教5个方面,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临床应变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无菌操作技术4个方面;综合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成绩比较
研究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成绩总分(91.67±5.6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2±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生临床操作技能成绩比较
研究组护生临床应变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与无菌操作技术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总分(91.67±3.6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78±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生综合能力成绩比较
研究组护生主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职业素质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总分(93.25±3.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8±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术前访视内容、并发症、出院宣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应变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无菌操作技术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心胸外科护生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可有效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