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护理价值
2021-01-05潘星
潘 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属于一种睡眠方面的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未清晰,疾病特征为睡眠时反复发作的呼吸阻塞、咽部塌陷,夜间睡眠打鼾并伴随呼吸暂停,白天则表现为嗜睡,涉及到临床多个学科,属于呼吸异常引发的睡眠障碍性疾病[1]。该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累及多个器官,影响较大的为心脑血管系统,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严重时可造成夜间猝死。对发病群体进行分析[2],发现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中年肥胖人群发病率在40%左右,在高血压患者中也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但是对上述人群进行调查发现对于该病的了解不充分,未给予重视,不会至医院寻求帮助,导致治疗延误,对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需要增加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及早进行治疗[3]。本文对健康教育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筛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入院治疗的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资料,纳入患者:1)出现打鼾、憋气、白天困倦、嗜睡等临床表现;2)均进行PSG监测确定在7 h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超过5次;3)患者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指标:1)精神类疾病;2)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血液疾病;3)未签署实验同意书[4]。随机数表法均分患者,对照组、护理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0~70岁,年龄均数(45.50±15.34)岁;护理组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19~70岁,年龄均数(45.10±15.87)岁。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发展症状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讲解疾病基本特征以及治疗措施,及时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工作,而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则提供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控等,促进恢复。
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按照患者年龄、文化、性格以及疾病情况给予多种教育,将文字与口头讲解进行结合、图片讲解与示范进行结合,提问与讨论进行结合,具体措施包括:
(1)到院后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探讨心理以及医疗方面的问题,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和治疗计划,护士长全面负责方案的实施,将护士按照N1、N2、N3三级合作与主管医生形成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分别负责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以及二、三级护理患者。
(2)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计划,判断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后,进行登记备案,全程陪同患者,热情耐心的介绍病房环境,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同时对患者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满足患者对于疾病了解的需求,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讲解一些睡眠注意事项、实施手术的必要性、UPPP术的危害、术前正压治疗方法等[5]。
(3)进行常规以及专业性的疾病健康教育,对于非手术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引发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手术患者,手术前1d讲解一些手术注意事项,如术中不可进行吞咽相关动作,如发现有口内分泌物,使其自行流出口腔外,如在术中出现胸闷和窒息等感觉,应立即通过手势通知医生。讲解术后的疼痛程度,并给予一些缓解疼痛方法,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升手术的耐受性[6]。手术当日则需对患者面色、血氧饱和度进行全面观察,提醒患者一旦发生咽部阻塞感以及心前区不适立即呼叫医生,如咽部分泌物则需及时吐出,不可咽下。术后则重视营养,讲解合理饮食的必要性,对膳食进行规范,促进切口黏膜生长,对于因为疼痛惧怕进食患者则应进行鼓励,如疼痛较为明显则给予颈部湿敷,在第2d则鼓励患者多漱口,多讲话,以促进血液循环。
(4)出院之后则需要按照患者治疗时不同其概况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留下的信息通知其参与知识讲座,发放印有图文的小册子,对于其中的一些操作进行示范,进行术后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知识知晓率:使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共设置25个问题,每题分数为4分,如分数超过90分表示完全知晓,75~89分表示知晓较好,60~74分表示部分知晓,60分以下表示不知晓。
②生活质量:评估量表选择SF-36(健康调查)简表,量表共包括36个条目,评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每个维度9个条目,分值分别为1~4分,单项总分为36分,分数与健康状态呈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处理均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x2值作为评价指标;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值作为评价指标;组间统计学差异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 果
2.1 知识知晓率分析
护理组知识知晓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 8%,P<0.05,详见表1。
表1 知识知晓率分析[n(%)]
2.2 生活质量分析
观察组S F-3 6 评分各单项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分析( ±s,分)
表2 生活质量分析( ±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对照组(n=45) 27.34±1.34 24.11±1.13 22.14±3.12 26.22±0.98观察组(n=45) 31.23±2.11 29.34±3.18 31.34±2.17 28.13±1.23 t 10.440 10.396 16.239 8.1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OSAHS直接的发病机制上气道狭窄以及阻塞,引发上气道塌陷,并伴随着中枢神经调节方面的障碍,引发疾病的原因较多,对于一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气道阻塞进行减少或者消除,防止软组织的塌陷[7]。但是对疾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些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存在问题,因此出现治疗延误以及不配合的情况,而且出院之后不了解护理的需注意的事项,造成疾病的复发,因此健康教育实施具有必要性[8]。
上文数据分析可见,护理组知识知晓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SF-36评分各单项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健康教育的加入,在患者检查住院期间立即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对于处于迷茫期的患者来讲起到非常理想的引导作用,患者可以快速对疾病知识进行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进行一定的配合,转变自身对于治疗的一些错误观点,减少因为疾病知识不了解而出现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保持机体各项指标的稳定性,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9];手术前全面讲解疾病需注意事项,告知何种情况需要停止手术,不可吞咽分泌物[10],并做清洁等准备工作,全程进行陪护,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可以保证手术的整体安全性,防止因为手术准备不充分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在术后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干预,促进切口恢复,而在出院之后定期进行疾病知识的规范和普及工作,制定适宜康复的各项饮食以及运动计划,并发放健康手册,患者在出院之后了解预防复发的一些需要注意事项,将护理措施进行延伸,使其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至自身的康复计划中,生活质量得到保证[11]。同时各措施实施后患者对疾病实施的了解更加全面,可积极配合治疗,更加合理的进食,对于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较好,康复快,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显著提升,整体实施效果较好[12]。
综上可见,健康教育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期间实施,患者知识知晓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可在临床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