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契机
2020-12-09夏文斌
夏文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最神圣的情感。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爱国奋斗的历史。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将青春、生命献给了为建设独立、富强的国家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的业绩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历史上看,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任务,而这些内容和任务又是与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分不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时代的变化,高瞻远瞩,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吹响了爱国主义的最新强音。2019年底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历史的规律启迪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辩证的,我们需要用历史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的变化,将坏事变为好事,化被动为主动。在国内,这场疫情从总体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征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通过弘扬爱国主义,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共闯难关。
抗击新冠疫情,是我们学习、实践、传播爱国主义的最好素材。
面对经历过这场疫情的青年大学生,我们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讲深讲透爱国主义的新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要通过抗击疫情实践,讲清楚爱党的现实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首先要爱党。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走向胜利的核心,是中华民族面对危难能够化险为夷的中流砥柱。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指挥有方,协调有度,从总体上制定了抗击疫情的时间表、路线图,方向正确,行动果断,成效显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我们国家才成为全世界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为此,我们要通过现实的案例,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爱党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要通过抗击疫情实践,讲清楚爱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这次疫情的发生,是对各国社会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综合检验。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这场大考。无论是我们制度的公平性、人民性,还是我们在社会治理中所体现的高效率和严纪律,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是在无数次的历史教训中获得的,是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诉求中获得的,是在与国外社会制度的比较中获得的。面对这次疫情,美国等西方国家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在治理实践中,都显得乱了阵脚,治理效能十分低下,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我们要通过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国内和国际的比较,进一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在何处、能在何方,让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走向富裕文明之路,任何时候都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要通过抗击疫情实践,讲清楚爱国的现实要求。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紧密相连的。爱党爱社会主义赋予了我们爱国更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当然,爱国主义还有许多元素,包括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如何把握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如何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有机结合的问题,等等。为此,我们通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进程,通过这次疫情防护所激发的爱国主义能量,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为民族复兴而读书,并立足中国大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没有风雨难见彩虹。每一次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将爱国主义的精神厚植在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心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困难
和挑战中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赢得未来的精神法宝,是青年学生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