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西宁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应用与思考

2020-12-09杨发兰

新农民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公益林护林员

杨发兰

(西宁市西山林场,青海 西宁 810000)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自2005年开始,分布在我市范围内的湟源县、大通县和湟中县,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管护、管护设施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及档案建设、工程宣传、森林督查、森林防火建设、公益林数据年度变更、“一地两证”摸底调查等一系列管护工作。中央补偿基金平均补助标准由5元/亩提高到2018年平均补助标准15元/亩.2019年通过对三县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客观地进行评价,总结了各地开展资源管护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森林资源管护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能更好地管护好森林资源。

1 基本情况

西宁市2018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总面积为22.95万hm2,其中湟源县为22.95万hm2,其中国有4.06万hm2,集体和个人18.89万hm2。

2 绩效评价情况

2.1 小班落界

三县建立县级小班落界电子数据库及公益林落界报告,涉及188个林班2182个小班,覆盖44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小班落界图、小班统计表、数据库、落界报告等成果材料齐全,并装订成册归档。落界小班准确率达100%,落界率100%。

2.2 管理能力

成立县、乡国家公益林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市、县、乡、村四级生态公益林年度目标责任书,建立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基础信息档案,签订公益林管护责任合同394份,严格执行管护责任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2.3 保护管理

定期对各乡(镇)护林员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中,按照“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机制,坚持“精准、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年度护林员岗位责任考核机制,定期检查指导护林员巡山记录、值班纪律、履行岗位责任的情况,做到了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事有人管,保障了护林员队伍相对稳定,有效巩固了森林资源成果。

2.4 经营管理

主要建设内容:购置中心管护站燃煤、管护巡查考勤系统、公益林办公室电费、宽带、通讯、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管护人员及时测报森林病、虫、鼠害、有害植物等灾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强化森林资源管护。

2.5 资金管理

三县严格执行《青海省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细则》要求,按照有关财政专项资金拔付程序拔付资金,在规定工作日之内拔付到位。2018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537.0万元,到位资金1537.0万元,到位率100%。

2.6 实施效果

①森林面积及森林质量。通过森林管护及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制止了偷盗乱伐现象的发生,全年无森林火灾及大面积病虫鼠害的发生,森林蓄积得到了增加。

②功能效益。通过公益林监测工作,从收集的监测样地的基础数据分析,反映了各县林分生物种类比往年增加,提高了森林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防风固沙能力及固碳释养能力等。

3 项目绩效评价分析

3.1 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的实施,对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系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有效涵养水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区生态公益林,大多分布于脑山地区,对各县的水源涵养有显著的作用。二是有效保持土壤,经大力宣传,增加了农民爱林、护林的意识,大大减少了对林地的破坏。三是大量释放氧气,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四是维持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野生动植物等物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综合评价

根据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评分,三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绩效自评得分为:湟源县98.3分、湟中县100 分、大通县98分,市林草局评价组对三县的自评情况进行了再评价,对各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三县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

4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从项目实施的整体来看,目前国家重点公益林区的管护基础设施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满足不了管护的要求,如护林点的修建、配套设施的购置等;二是个别乡镇存在有护林员培训但记录不详实、影像资料整理不规范、对公益林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自查整改不彻底等问题;三是公共管护资金核定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护林员待遇过低,影响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公益林办公室重点就各乡(镇)组织领导、资金发放、护林员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安排指导,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督导检查。组织成立县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督导检查组,定期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执行兑现奖惩办法,规范资金运行程序和采购手续,全面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档案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培训指导。整合培训专项资金,委托培训机构组织乡镇长、专职人员、林草局公益林办公室人员及全县管护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政策宣传、依法护林、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交流,同时加大对护林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公益林护林员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