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殡葬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09李笙平覃福容

新农民 2020年31期
关键词:火葬乡风文明

李笙平,覃福容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404100)

1 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乡村振兴的主要核心理念包含五个方面从产业、治理、生态、文明、富裕做出了重要指示。其中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精神风貌,同时也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向。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殡葬改革的具体含义是指废除陈旧的丧葬习俗,改土葬为火葬,倡导节俭办理丧事。但殡葬改革的推行不是完全强制性的,而是通过提倡火葬的方式逐步限制土葬,在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火葬的地方实行自愿原则。由政府统一规划丧葬用地,以乡或者村为起点,在保持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殡葬改革的顺利实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提倡文明,朴素,节俭的丧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保障农村耕地红线。破除农村地区看风水,选墓地,搭灵棚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是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2 农村地区殡葬改革的现状

在我国,人们对于死亡的传统观念是“入土为安”,并且在传统思想中“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如果推行火葬会被人为是没有孝心的表现,更有甚者认为火葬会让人“死无全尸”。因此殡葬改革中的火葬在传统观念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从支持火葬和不支持改革两方面来看。支持火葬者认为推行火葬能够有效减少占用耕地的现象,而且乱葬乱埋不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影响农村地区乡村规划建设。焚香烧纸更是发生火灾的诱因。不支持火葬者认为传统土葬是落叶归根的体现,生于黄土还于黄土。传统棺葬是中国人的情怀所在,提供了精神信仰是增加邻里之间情谊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和对于生命的期望,是人们千百年来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总结,而殡葬改革对于农村地区农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相违背,农民世世代代遵守的规则被打破。所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群众对殡葬改革推行并不支持。

3 农村地区殡葬改革面临的问题

3.1 农民自身对于殡葬改革的不重视

农村地区农民对于殡葬改革的不重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在农民看来殡葬改革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没有切实的利益,从现实层面来讲,殡葬改革确实不会给到农民切实利益,反倒还会因为改革政策的推行使得农民较为反感殡葬改革。但是从长来说,推行殡葬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守住国家耕地红线,保证了农村耕地的不浪费。并且还能够有效杜绝农村地区乱葬乱埋的现象,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良好的基础。

3.2 改革过程缺乏弹性

殡葬改革在推行过程中由于国家的重视,导致地方政府对于改革实行一刀切政策的态度,整个改革过程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农村地区农民对于殡葬改革的接受程度。政策实施过程缺乏弹性使得农村地区的农村对于殡葬改革呈一种回避的态度,并不从内心上接收,反而因为政府的原因会导致农民和当地政府的矛盾加剧,引发农村农民对于殡葬改革的反抗心理。但是当地政府为了追却政策政绩对于不愿进行火葬的农民实行罚款。在这样政策的背景下,会使得农民对于殡葬改革更加不满,而政策的落实必须要是在人民群众支持的情况下,农村殡葬改革过程缺乏弹性,反而会使得推行改革的阻力变大。

4 农村地区殡葬改革面临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对于殡葬改革的宣传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殡葬改革的推行并不顺利,“入土为安”的心理始终在农民心里占很大一部分。并且仍有许多农村地区保留了传统丧葬习俗,在部分地区农民认为葬礼要讲究“排场”,认为葬礼办得越大越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大操大办者不在少数。多数情况下葬礼办得隆重与否关乎自己的名声,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对于殡葬改革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丧葬文化氛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宣传的方式让农民对于殡葬改革改观。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殡葬改革对于农民是有利的,打破原有的畸形丧葬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利用横幅,标语,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对农民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农民选择火葬,并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能够顺利执行。

4.2 因地制宜的推进改革

针对于改革过程缺乏弹性,政府政策一刀切的现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过程中更加人性化更加富有弹性,当地政府应当多渠道修订办理葬礼的政策,优化殡葬改革方案使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推行政策的执行。建立殡葬管理机制,落实到具体,细化管理结构,抓好安葬逝者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接受不了火葬的农村地区实行深埋不留坟头的方法,采取弹性化的政策,让农民对殡葬改革的接受度提高。

4.3 建设公益性公共墓地

建设公益性公墓能够有效防止农村地区乱葬乱埋的现象,并且从源头上制止了因为传统土葬造成的农村耕地的浪费。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建设公益性公墓能够减少农民丧葬办理过程的成本。修建公墓也能够提升乡村形象,有利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公墓能够有效集中安葬,可以提高农民对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能够引领农村社会形成节俭文明的殡葬新风尚。

猜你喜欢

火葬乡风文明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乡风
漫说文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宋朝盛行火葬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