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安全目标+量化康复训练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0-12-09周青青
张 玲,吕 婧,周青青
(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肝癌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护理期间受到训练、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康复质量。在常规康复训练指导下,病人依旧处于高风险状态,二次复发率高,针对康复训练采取了诸多措施是比较常见的,但缺少标准化评价体系,以及未建立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造成术后护理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1]。本次研究提出了“3C安全目标+量化康复训练”的综合护理模式,将其用于肝癌术后护理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病例库抽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收录的80例肝癌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35例,女10例,年龄范围37~68岁,平均年龄(54.2±6.69)岁;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范围31-65岁,平均年龄(55.13±6.54)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经诊断符合根治性肝切除标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3C安全目标+量化训练的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1.2.1 3C安全目标
以安全康复为护理目标,确保病人术后得到有效的训练指导,尽量控制病症的复发率,整个康复训练符合护理质量标准,引入洁净(Clean)、舒适(Comfortable)、全面(Comprehensive)等“3C”概念,建立安全可靠的护理平台。
1.2.2 量化康复训练
本次量化康复训练主要从术前1天、术后1-3天等阶段进行指导,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方案,包括:深呼吸、屈肘、屈膝、足跖、抬臀、翻身等。
1.3 评价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量表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2 结 果
GQOL-74评分显示,对照组躯体功能(51.33±6.16)分、心理功能(50.32±6.41)分、社会功能(52.37±6.62)分,观察组躯体功能(66.04±6.52)分、心理功能(69.11±7.32)分、社会功能(64.13±6.48)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物质状态(51.09±5.64)分,观察组物质状态(50.26±5.77)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全球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我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因患肝癌死亡。石春凤指出肝癌患者术后需提供综合干预及日常照顾,这对术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2]。根治性肝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术后康复训练是改善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传统康复训练仅集中于常规康复训练指导,通过深呼吸、屈肘、屈膝、足跖、抬臀、翻身等训练动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少量化标准为指导,病人整体康复效果不理想。王灿认为,肝癌手术护理需要全程保持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具体需求,从心理上给予关怀及呵护[3]。
本研究不仅从护理观念上引入3C安全目标,把洁净、舒适、全面等标准纳入护理要求中,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康复环境,改善了传统护理观念的不足。肝切除手术量化康复训练需考虑免疫功能需求,结合患者体温调整科学的护理方案。
科学全面的术后护理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优选方式,也能为护理人员搭建先进的护理实践平台,全面落实现代化护理措施[4]。针对3C安全目标+量化康复训护理效果的评估,本次研究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对比了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3个维度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充分说明了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作用。术后期康复训练应当量化进行,不能盲目地实施训练指导,以更好地提升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水平[5]。
总之,安全目标+量化康复训练用于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护理思维,把舒适、洁净、全面等理念融入护理实践,为病人提供优越的康复训练环境。另一方面,从护理实践上引导护理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利用量化康复更加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本研究GQOL-74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新型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