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管理及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2020-12-08田宁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小组合作初中化学

田宁辉

[摘   要]我国在经济迅猛增长的今天,逐渐加快了教育事业的改革步伐,从而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更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推动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良好的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基于此,文章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阐述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并对开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进而从课前准备、合作任务、合作方法、合作实际以及课后总结与评估几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开展策略,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管理;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6-0053-02

作为初中教育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对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采取合理的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构建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以往阶段,初中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依然未发生转变,只是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不仅导致教学活动非常古板,而且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略有不同,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学习效果。开展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后,可将学生放置到主体位置上,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讨,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其次,对于学校来说,采用该教学策略之后,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逐渐提升其影响力,加强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吸引力度,从而招收更多基础良好的学生,有利于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形式化较突出

相对于小学课程来说,初中课程数量更多,不仅包括小学阶段常见的课程,同时还有化学、物理等新学科,而学习时间并无较大的变化,导致学生每天都有繁重的学习任务量。同时,作为初中新出现的一门课程,化学并非基础学科,导致大部分教师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在一节课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点,仅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少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即便进行了小组合作,时间非常短,也难以讨论出合理的结论,导致该教学方法并未发挥出最大作用,成为一种形式。

2.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进来,教师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然而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制定的合作任务不合理,采取的合作手段不科学、合作时机不正确,加之课前准备不足,使学生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参与课堂,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其中,从合作任务的角度来说,一些教师不论问题的难易,均让学生合作,但一些简单的内容不需要合作,否则会严重浪费学习时间;从合作时机的角度来说,部分教师随意安排学生合作,导致课堂非常混乱,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会干扰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1.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化学是初中新出现的一门课程,学生之前并未接触过该学科,因而对化学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想要更好地开展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更多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以《溶解与乳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或者是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溶解现象的图片与视频,用于学生在课堂中合作的引导,以确保整个小组的合作活动有序开展。

2.制定科学的合作任务

每项教学活动通常由很多内容构成,从中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度,提升其参与力度,使其通过发散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合作任务,通过合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其学习效率。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一课时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结合课标和教参,加深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了解,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该课程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初步掌握由实验现象推出物质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化学素养。之后,教师以该目标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出相应的合作任务,即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应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初中生可以有效讨论问题,又能接受一定的挑战,如“在实验5-6中b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在实验5-6中c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受热时稳定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之后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寻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3.采取有效的合作手段

目前,我国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较高的重视程度,并利用这一模式完成教学活动。从表面上说,应用这一模式提升了课堂的活跃性,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只是利用合作学习的借口进行其他活动,如唠嗑、打闹等,不仅未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而且還破坏课堂纪律,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干扰。所以,为了使这一模式能够体现出最大的价值,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合作手段。以《酸和碱的反应》一课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掌握教学目标,即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酸和碱发生反应的本质;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之后,教师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完成课标实验8-13,以4~6人为一组,从学生能力水平、性格等角度出发,以优劣互补为原则,创建合作小组。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教师赋予相应的职责,其中,成绩优秀且性格良好的学生为组长,由其对整个小组进行管理并进一步明确组员职责。学习成绩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完成实验活动;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则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如相关信息的记录等。学生通过记录信息,学到相关知识并形成合作理念,最后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能有不同的提高。

4.选取准确的合作时机

一般来说,初中一节课为45分钟,若随意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影响整个教学课堂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情况,选择最佳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即讲解到重点与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利用实验、讨论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参与力度,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这是因为在这一时刻,由于知识点较难,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引导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升探索精神,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基础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传统讲解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一方面加强对时间的利用,另一方面创建出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以《溶液的酸碱性》一课为例,在认识PH等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结合课文讲解的方式,在学习测定物质的酸碱度内容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一部分小组成员做实验,一部分小组成员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等。

5.合作学习后的总结与评价

课堂学习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束,想要使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还应对该节课进行总结与评价,找出本节课存在的良好方面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从而为后续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如当前我国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滥竽充数的问题,影响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加强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出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从合作方式、合作时机等角度出发,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虽然,我国初中大多数学校对这一教学模式有所重视并进行应用,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该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制定科学的合作任务,采取有效的合作手段,选取准确的合作时机,及时做出合作学习后的总结与评价。

[   参   考   文   献   ]

[1]  董娇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16):148.

[2]  艾小翠.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重点分析[J].新课程(中),2018(12):182.

[3]  常明友.初中化學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与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5):185.

[4]  房孝丽.何时,和谁,怎样合作: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浅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3):132.

(责任编辑    黄诺依)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小组合作初中化学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