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镜花缘》以巧妙对比手法探寻理想社会的途径

2020-12-08黄明明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男女平等镜花缘社会环境

摘  要:在《镜花缘》中,作者通过男女性别对比和社会环境对比的巧妙运用,赞扬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反映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对女性的压迫和封建社会的腐朽,充分展现了他反对男尊女卑传统和没落虚伪的社会风气,主张男女平等的观点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关键词:封建社会;男女平等;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黄明明(1979-),女,江西都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2-0-02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清代小说家。青年时期的李汝珍官场失意,一直得不到重用。中年以后,李汝珍一心投入到研究学问之中,整整花了二十年时间写成晚清一大奇书——《镜花缘》。自1818年《镜花缘》出版以来,立即被众多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林语堂、鲁迅、胡适和郑振铎等大家对该书进行了很高的评价。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先生称其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是一部奇书。前苏联著名女汉学家费施曼称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在《镜花缘》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腐朽的世俗观念,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一、男女性别对比,主张男女平等

1.地位对比,反对男尊女卑。在古代中国,如统治阶层用三纲五常等各项制度和要求严格限制了女性行为,将女性依附于男性之下,几无社会地位。在“女儿国”中“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如果说服饰上的变更仅是表象上的改变,那么“男治内事,女治外事”则彻底将“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思想颠覆,反应了作者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

小说提出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并且专开女科,同男科一样。《镜花缘》中的一百余女子都是巾帼英雄,她们或才情敏捷,或侠肠义胆,或深通医理,或长于数字……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从而表现女子的聪明才干都不亚于男子,进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良好愿望。

2.古今对比,反对压迫女子。在《镜花缘》第十二回“双宰辅畅谈俗弊,两书生敬服良箴”中,假借“君子国”两宰辅吴之祥和吴之和两兄弟之口,提出当时社会的十二个不合理现象。其中第十个现象则是关于“妇女缠足”的内容,缠足不仅残忍,而且痛苦,“始缠之时,其女百般痛苦,抚足哀号,甚至皮腐肉败,鲜血淋漓”,而且指出了由此产生的恶劣后果:“当此之际,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种种疾病,由此而生”。随即,作者又假设“试问鼻大者削之使小,额高者削之使平”,表明“人必谓为残废之人”,接着提出疑问“何以两足残缺,步履艰难,却又为美,即如西子、王嫱皆绝世佳人,彼时又何尝将其两足削去一半?况细推其由,与造淫具何异?”然后,从“此圣人之所必诛,贤者之所不取”来表达对妇女缠足的坚决反对态度。胡适称颂说:“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3.才智对比,颂扬女性才能。自明代中期之后,虽然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开始大量产生,但是李汝珍的“女儿国”却是全面赞美才女的集大全。书中的女儿国,是作者中的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不论是在处理国家政治事务方面,还是在从事生产劳动上,女子的聪明才智都完全能与男子相媲美。像博学多识、具有名士风范的老书生多九公曾在黑齿国夸口说知道《周易》一百多注家时,竟被小小年纪的黑女亭亭和红红追问得“汗如雨下”,“抓耳搔腮”,“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而拥有神箭射虎本领的骆红蕖,是一般男猎户远远不能相比的;女中剑侠颜紫绡能飞檐走壁,神出鬼没;林婉如和枝兰音则精通音韵;米兰芬就是一位数学家。就连宫娥上官婉儿也是“学问非凡”,“才情敏捷”,“胸罗锦绣、口吐珠玑”,作诗既快又好,令满堂朝臣无不拜服。

小说在通过歌颂女性的聪明才智时,充分反映了女子也应具有相应的社会地位,提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要求,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观念,表现出了作者尊重妇女地位,主张男女平等的理想。

二、社会环境比对,反对腐朽现状

1.社会风气对比,提出求真反伪观点。作品称颂好让不争,谦恭有礼的风气,提出遇善争先,待人真诚的观点,极力反对假道学、伪君子;小说提倡与人为善,同时容人“改过自新”,大力反对嫌贫爱富现象;并且看透生死,淡名薄利,反对争讼。作者通过“君子国”中的社会风气和现象,来塑造理想中的社会。作为“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君子国”,国都城门上赫然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当朝宰相既谦恭和蔼,又平易近人,而且“脱尽仕途习气”,让人感到可敬可近可亲;国中百姓互相谦让,“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卖主极力少收钱,却尽量售出上等货;买主则要求以高价来取次等货,彼此之间相让不下。和谐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君子国,国君开明礼贤,官吏勤谨俭朴,人们诚信相待,童叟无欺,好让不争,从而把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买卖原则完全颠倒了。小说通过社会风气对比,讽刺现实社会,从而否定当时官场专横独裁、嚣张跋扈、贪赃枉法的现象以及尔虞我诈、苞苴盛行的社会现实。

2.男女角色互换,揭露压迫女性的现实。作者为表现女性与男性社会作用相同,便在《镜花缘》中构造了个女儿国。此女儿国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情况明显不同,吴承恩的女儿国全是女子,李汝珍的女儿国,国名虽称“女儿国”,但“历来本有男子,也是男女配合”;除了统治阶层全是女人外,在风俗上还进行了男女角色互换,一是男子穿衣裙,作为女性;而女子却穿靴戴帽,以此为男人。二是男子要涂脂抹粉,穿耳缠足,打扮一番;然而女子居然不作任何修饰。三是男子以妇人身份主内;女子主外,有男人地位。自有史以来,与他国相比,女儿国一直男女颠倒。所以,外国人看女儿国人的样子感到稀奇古怪,同样外来之人的装束在女儿国人看来也深感别扭。在小说第三十二回中,在女儿国街上,多九公和唐敖看到“老妇人”的穿戴打扮和言谈举止,及其从事绣花等活动,在两个见多识广的唐朝汉子看来,男子汉大丈夫失去了应有的威严,仅仅留存了“妇人”的泼辣行为举止;同样,在女儿国内男扮女装的“妇人”眼中,这两个来自唐朝的“妇人”失去了女性的娇柔,全身散发着男人的粗野。在小说的第三十三回至三十六回中,女儿国王看中了到女儿国贩货的林之洋,在強选他为贵妃之后,对他开展了缠足、穿耳、洗浴、涂唇、搽头油、戴凤冠霞帔等一系列的穿着打扮。由于缠足疼痛难忍,林之洋哀求无果,于是就撕了裹脚白绫,结果遭到“肉绽皮开,血溅茵褥”的处罚,完全是把男性社会中对女性要求反作用于男性,故而唐朝的男性林之洋“只觉得湖海豪情,变作柔肠寸断了”,深深地体会到女性的无奈与感伤,表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3.读书目标对比,反对八股文。作者一直对八股文不屑一顾,也瞧不起八股文中的科举中人,但对贫困潦倒的秀才却富有深深的同情。作者不反对科举考试,但是强烈反对八股文,并提出“或以通经,或以明史,或以词赋,或以诗文,或以策论,或以书启,或以乐律,或以音韵,或以刑法,或以历算,或以书画,或以医卜”这样的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提出不要为了科举而读书,读书是为明晓事理、博古通今的观点,这对当今的教育目标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样这对当今的高考改革也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4.仕子形象对比,揭露儒林丑态。在《镜花缘》中,作者以辛辣的笔法,幽默的笔调,调侃讥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儒生。在“白民国”,自詡学富五车,却又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居然将《孟子》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错”读为“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如此不学无术之人却又视“一钱如命”,是唯利是图、占尽便宜之流。在“淑士国”, “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明正直”等金匾到处竖立,儒生身着素服,头戴儒巾,“张口之乎,闭口者也”,满身斯文,然而却十分吝啬,锱铢必较,而且行为龌龊,举止无耻,酒足饭饱后,竟然连吃剩下的几个盐豆都不放过,还要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那些“明明晓得腹中一无所有,他偏装作充足样子”的没有学识之人是作者极力嘲笑的对象。作品以强烈对比的手法揭露儒林仕子假斯文、真酸腐的面目,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儒林仕子道貌岸然的种种丑态。

5.人物形象对比,提出品质决定价值。在“大人国”,“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脚下登彩云”,而“满腔奸私暗昧”的人却是“足下自生黑云”,“所以富贵之人,往往竟登黑云”,“贫贱之人,反登彩云”等奇特现象的描写,揭示了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身份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品质好坏的深刻内涵。这种不以财富和地位来衡量人的价值的思想,是与传统观念相抵牾的,是作者对新价值观的探索。

三、结束语

在《镜花缘》中,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对社会恶俗进行强烈的批判,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文中塑造的各类才女形象对男尊女卑观点产生了巨大冲击,鼓励女性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同时提倡男女应该地位平等,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作者关于女性地位问题的思考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新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囿于时代的局限,作者仍然没能突破时代的桎梏,文中女性的行为表现只是单纯的套用男性行为,没有足够的典型意义,单纯的呼吁难以起到实际效果,无法突破时代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3]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

[4]李清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思想》[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2.

[5]李剑国,占骁勇.《镜花缘》丛谈[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格.《镜花缘》中女性观的认识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7,(8):79-81.

[7]汪龙麟.20 世纪《镜花缘》研究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60-65.

猜你喜欢

男女平等镜花缘社会环境
镜花缘(视频)
《镜花缘》,果真一番镜花水月?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中国刑法中的男女平等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男女同尊卑:探析江苏常熟两头蹲婚俗中的性别观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失落的中国农村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