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孔通航桥梁营运期桥区航标配布

2020-12-08张晓丹黄燕玲

中国水运 2020年10期

张晓丹 黄燕玲

摘 要:在连续多孔通航桥梁和间断多孔通航桥梁营运期航标配布中,针对桥区左右通航标表达信息易混淆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对比,提出了用不同节律的白色闪光来区分桥区分叉航道以及桥区相邻航路的方法,帮助船舶准确地区分桥区通航桥孔对应水域和非通航桥孔对应水域,保障桥区通航和桥梁自身安全。

关键词:连续多孔通航桥梁;间断多孔通航桥梁;营运期;航标配布

中图分类号:U6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0-0087-03

1前言

桥梁营运期的航标配布应结合其现水深分布和将来的航道演变和发展情况、桥区水流条件、桥跨布置、通航条件及现今船舶驾驶习惯等具体分析[1]。桥区航标配布受到桥区航道条件与通航桥孔相互对应关系的约束和限制,在长江干线径流河段,主要为通航桥孔连续相邻的多孔通航桥梁,在一些特殊河段或分岔河口,也存在通航桥孔间断的多孔通航桥梁。

营运期航标配布的难点:对连续多孔通航桥梁而言,是如何用助航标志准确地区分不同等级的相邻通航桥孔及其对应航路;对间断多孔通航桥梁而言,是如何明确标识通航桥孔,区分相邻的通航桥孔和非通航桥孔。目前,长江干线的桥梁均按规范定义的灯光信号和相关附录作营运期的航标配布。桥区助航标志的遥测遥控等先进的管理机制发展较快,但灯光信号基本沿用现行规范要求。而规范中,存在用一种灯光信号表达两种差异较大的航道信息情况,如用桥区左右通航标标识(白三闪)桥区相邻的航道,而实际上在间断多孔通航桥梁中,同样的航标标识的是桥区分岔航道,因此需改进,采用不同节律的灯光以示区分。

本文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为例,来说明两种情况下桥梁营运期桥区航标配布的差别。本文所涉两个实例,桥区通航流量较大、通航船型复杂,船舶分流行驶要求明确,地理位置和航道条件较为特殊,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2连续多孔通航桥梁——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营运期桥区航标配布

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距上游已建芜湖长江大桥约3.5km,处于长江下游芜湖水道内,桥址所在水道航道优良,两岸码头林立,同一水域内布置着供不同吨位等级船舶航行的航路,还要兼顾上游已建芜湖长江大桥桥区航道及裕溪口进港公用航道,并预留合裕线与芜申运河跨越长江联通工程(以下简称“联通工程”)的航路,通航环境复杂。

2.1航路布置的确定

本桥桥跨布置为:98m+238m+588m+224m+84m,按交通运输部《关于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审查意见》,其中588m主通航孔布置为代表船型(16×3000吨级船队、1万吨级海船和2万吨级江海船)上、下双向通航桥孔,北侧238m和南侧224m辅助通航桥孔布置为5000吨级以下船舶單向通航桥孔,北侧98m小轮通航桥孔作为预留的合裕线与芜申运河跨越长江联通工程航道通航桥孔。近年的航道测图验证了该河段的航道条件稳定且各通航桥孔内水深及通航净空条件良好,北侧98米小轮通航孔因当时桥轴线下游约600米处的化工码头尚未搬迁,产生遮挡,作为预留通航孔。

根据《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9年修订版)[2],船舶遵循“各自靠右、分道航行”的原则,在桥梁正立面,其航路布置如图1所示:

据监测,芜湖长江大桥处的通航流量达约1400艘次每天,高峰时段达每分钟2.2艘次,通航密度较大,应合理规划航线,使船舶安全有序通行。桥梁立面处的航线确定后,长江干线航道船舶按照定线制要求各自靠右、分级分道通过桥区,而联通工程过河航道需要根据航道条件、船舶航行习惯设置。根据航道条件和水深分布情况,主航道行驶船舶按照交通部批复的桥孔和对应吨级行驶。

联通工程中,上行船舶由裕溪河连续通过芜湖长江大桥、芜湖公铁长江大桥后在清弋江口横驶,直行进入清弋江,下行船舶过河航道存在2种相对可行的布置:(1)经过芜湖长江大桥下游的曹菇洲水域横驶入裕溪河;(2)在两桥之间适当水域横驶,经过芜湖长江大桥#4-#5墩之间的通航桥孔后进入裕溪河。根据海事相关通航安全管理要求,船舶在通过桥梁时,不能追越,不能会船,应尽量避免在通航密度较大的桥群河段两桥之间设置横驶区,因此联通工程下行航路横驶区选在曹菇洲水域。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桥区航道布置,如图2所示:

2.2航标配布

在船舶航线和航路布置确定后,注意和芜湖长江大桥航标的衔接,遵循简明、经济、合理,便于设置和维护管理的原则,按照《长江干线桥区和航道整治建筑物助航标志》相关规定进行设标。本桥为多孔通航桥梁,用桥区航道左侧、右侧标和桥区左右通航标标识桥区航道边界和相邻航道界限,在桥区航道进口处设置大型航标以增加桥区航道进口的辨识度,加上桥梁通航桥孔桥涵标、桥柱灯相应的协调设置,引导船舶顺利通过桥区。

在径流河段,上行船舶尽可能靠缓流处上行,而下行船舶尽可能沿流速较大的河心乘流下行。工程河段属河心航道,同一航道断面处,中间流速较高,两侧流速较低,相差明显。在本桥的通航桥孔选择上,北侧副通航孔和北侧98米辅助通航桥孔为船舶上行的缓流航道,若具备开通条件则应开通,以为上行船舶充分利用缓流提供便利;而南侧副通航孔为小轮下行通道,其内流速低于主孔流速,下行船舶会习惯性的尽量走主孔。经调研现有船舶的航迹线分布情况,目前通航流量下,下行船舶主要乘流从主孔通过。

根据所开通通航桥孔的情况,本桥营运期航标配布方案如下:

根据开通主通航孔双向通航和南、北侧辅助通航孔单向通航、预留北侧98m通航孔的航道布置,在桥区航道两侧设置侧面标8座 ,桥梁上、下游上各两对(含弋矶山塔形侧面岸标 ),在主通航孔与辅助通航孔之间设置左右通航标5座 ,并与下游芜湖长江大桥桥区航标有效衔接,如图3所示:

尽可能明确地标识所有通航桥孔,在将来船舶通航流量较大时能清晰明确指导各型船舶顺利通过桥区,故以此为桥区航标配布的基本方案,按此方案测算航标器材数量。便于在实际运营中根据航道、航行船舶的实际情况调整航道和相应航标配布。

3间断多孔通航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营运期桥区航标配布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为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航标自1971年设置以来,经过多次调整。由于该水域是江苏以上沿江省市通江达海的必经之路,航运交通十分繁忙,据统计,2018年高峰时日通行量接近3400艘次。随着水运事业快速发展,船舶逐渐大型化,加之南京长江大桥处于南京市中心区域,城市灯光日渐繁复,对船舶驾驶带来不小的干扰,近年来发生多起桥梁触碰事故,影响较大。2018年底,对该桥的水上航标配布和桥梁航标配布进行了改造,主要内容为:

水上航标部分[3]改八号通航桥孔对应的下行航路航标灯灯质为同步单闪(闪动节律0.8s明+3.2s暗)、6号通航桥孔对应的下行航路航标灯灯质为同步双闪(闪动节律0.8s明+1s暗+0.8s明+2.4s暗),通过采用不同的航标灯同步闪节律,突出醒目地彰显桥区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同的下行航路;4号孔船舶上行航路对应航标灯采用同步闪(0.8s明+3.2s暗)。

桥上航标部分[4]通过增大桥涵标牌尺寸,增强桥涵标灯的亮度、通航桥孔灯带显形、标识中间6号通航桥孔序号,来增强通航桥孔的辨识度。

4对比分析

在芜湖公铁长江大桥实例中,桥区航道左右通航浮,表示桥区相邻的航道边界,而在南京长江大桥实例中,“(三)左右通航标”表示分岔航道,直观上看,二者灯质为均为白三闪,闪光节律相同,但代表的意义有明显差别[1,5],可用差异化的灯光信号更直观的区分,如芜湖公铁大桥左右通航标灯质改为白双闪,表示桥区相邻航道,南京长江大桥实例中,其灯质不变,表示接下来为分岔航道,如此,可助船舶通过直观的灯光信号选择正确的通航孔。

5结语

桥区航道属于高度限制性水域,营运期的航标为长期设置,须全面、综合分析大桥水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在通航環境复杂的河段,应以“高于规范、严于规范”的原则,科学地引用新技术,更明晰、直观地表达灯光信息的区分,简明有效的引导船舶安全通过;同时,应对航标进行智能化的动态监测和管理[6-7],以长久保障通航安全和桥梁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干线桥区和航道整治建筑物助航标志》(JTJ 196-10-2019)[S].

[2]长江海事局.《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规定》[S].

[3]李楠,张峰.浮动航标视觉识别技术研究前瞻[J].珠江水运,2019(16):76-77.

[4]王兴华.内河通航桥梁助航标志创新技术研究[J].珠江水运,2019(23):19-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JT/T761-2009)[S].

[6]洪长华,李锋,赵强,江道伟.航标精细化管理[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4(06):437-441.

[7]郑幼鹏.CCTV监控设备在航标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1):101-102.